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是临床关注的重点与难点问题.术前准确分期、评估,选择合理治疗方案和术式,是防治局部复发的先决条件.手术遵循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原则,保证断端切缘和环周切缘完整、无癌细胞残留是防治局部复发的关键.新辅助治疗可降低T3、T4期直肠癌局部复发率.发挥直肠癌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优势对防治直肠癌局部复发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经直肠超声以其准确、价廉、无创、无辐射等优点被广泛推荐用于直肠癌术前分期和术后随访中。术前传统经直肠超声T分期准确度可达84%,术后使用经直肠超声介导活检可显著提高准确性并具有诊断早期无症状复发的独特优势。未来的研究将重.最关注直肠癌多模式术前评估,以及新型超声技术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3.
经直肠超声以其准确、价廉、无创、无辐射等优点被广泛推荐用于直肠癌术前分期和术后随访中.术前传统经直肠超声T分期准确度可达84%,术后使用经直肠超声介导活检可显著提高准确性并具有诊断早期无症状复发的独特优势.未来的研究将重点关注直肠癌多模式术前评估,以及新型超声技术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4.
探讨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T1期肾细胞癌时肿瘤周围组织的安全切缘,并评价术中评价(IE)肿瘤切缘方法的效果。T1期肾癌根治术标本50例,连续组织切片检查包膜完整性及多中心病灶。回顾21例肾部分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IE方法为切除肿瘤后从顶部到肿瘤基底部沿最长轴切开,肉眼观察。肿瘤直径和包膜完整性为多中心灶的显著相关因素(P〈0.05)。21例肾部分切除术患者切缘范围为1mm~10mm均阴性,随访12个月~118个月(平均35个月),均无瘤存活。IE评价术中切缘情况安全有效,对于IE观察假包膜完整者,切缘3mm~5mm即可,如观察假包膜不完整,切缘应达到5mm~10mm。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寻求中医药治疗的目的、体验、信念.采用目的抽样的办法,选取18位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进行个人深入访谈.发现结直肠癌术后的患者,选择中医药治疗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减轻放、化疗的不良反应,使身体尽快恢复,提高生活质量,防止复发转移等.随着治疗的进行,患者对中医的认识逐步提高.中医药的疗效主要体现在各种症状及客观指标的改善上,近期良好的治疗体验使患者对实现远期目标更具信心.  相似文献   

6.
评价吸痰管灌肠治疗经腹会阴直肠癌术后肠梗阻的可行性与临床疗效。一次性吸痰管经结肠造口灌肠或肛管经结肠造口灌肠治疗38例经腹会阴直肠癌术后肠梗阻。结果20例吸痰管灌肠治疗组均安全放置或减压,其操作成功率为100%(20/20)。吸痰管灌肠治疗组大部分患者腹痛、腹胀明显缓解,并腹围、X线肠管最大直径、C T肠管最长液平明显小于灌肠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痰管灌肠治疗组明显优于肛管灌肠组。一次性吸痰管经结肠造口灌肠治疗经腹会阴直肠癌术后肠梗阻的操作技术是安全的、可行的,并吸痰管经结肠造口灌肠是治疗经腹会阴直肠癌术后肠梗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严格选择适应证的条件下,经肛直肠癌切除术是治疗早期低位直肠癌的可选术式之一。相比于直肠癌前切除术和经腹会阴切除术,经肛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特点。关于经肛切除术后的局部复发率以及综合治疗对经肛切除术治愈能力的影响尚存在争议。本文将对经肛切除术做一系统的回顾。  相似文献   

8.
在严格选择适应证的条件下,经肛直肠癌切除术是治疗早期低位直肠癌的可选术式之一.相比于直肠癌前切除术和经腹会阴切除术,经肛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特点.关于经肛切除术后的局部复发率以及综合治疗对经肛切除术治愈能力的影响尚存在争议.本文将对经肛切除术做一系统的回顾.  相似文献   

9.
评价复方泛影葡胺在直肠癌Miles术后低位小肠梗阻治疗中的作用。选择直肠癌Miles术后低位小肠梗阻患者3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16例对照组经造口置入一次性吸痰管灌肠治疗,其余16例研究组在吸痰管灌肠治疗基础上联合经口服用复方泛影葡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腹围变化、肠梗阻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及影像学肠管直径变化,并观察其疗效。研究组直肠癌Miles术后低位小肠梗阻缓解率为100%(16/16),并成功接受了保守治疗。研究组患者的腹围缩小程度、肠梗阻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及影像学肠管直径缩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随访6个月无一例肠梗阻复发或再手术治疗。经造口置入一次性吸痰管灌肠治疗联合经口复方泛影葡胺治疗直肠癌Miles术后低位小肠梗阻是安全、经济、有效的方法,不仅能缩短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也能避开接受手术之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我国直肠癌发病率逐年升高,随着近年来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和新辅助放化疗的开展,保肛率和手术切除率明显提高.近10年来开展的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弥补了治疗方式上的不足.综合分析国内外文献,结合我院临床资料和实验结果,运用矛盾分析原理,得出125I粒子植入治疗主要是针对晚期直肠癌、手术切除困难或伴有残余病灶、术后复发和高龄有手术禁忌证患者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1.
复发转移是乳腺癌常见的生物学特性。发生复发转移后,疾病常常不可治愈,主要治疗目的是减轻症状,改善生存质量,尽可能延长生存期。复发转移性乳腺癌被认为是一种全身疾病,局部治疗常不受重视,对于复发转移病灶的手术切除是否需要争议较大。但复发转移性乳腺癌也是一种复杂的异质性疾病,对某些亚组的转移病灶进行手术切除,与单纯全身治疗相比,可能进一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探索手术治疗单一局部复发或唯一远处转移病灶乳腺癌的临床价值。收集2006年6月至2013年6月湖南省人民医院乳甲外科收治的64例局部复发或术后远处转移乳腺癌患者,其中28例为单发病灶病例。根据是否采取了包含手术的综合治疗,将其分为手术组与非手术组。回顾性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和随访数据,分析手术治疗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乳腺癌有无临床意义。结果28例都采取了含化疗的综合治疗,8例局部单发病灶与9例远处单一脏器转移病例进行了手术治疗。手术组的局部缓解率与控制率明显优于非手术组,均为100%。两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和总生存时间(()S)比较,手术组明显长于非手术组;但在单一远处脏器转移手术组中0S没有优势。2年生存率方面手术组与非手术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对于术后单一局部复发病灶或唯一远处脏器转移的乳腺癌患者,采取含手术的综合治疗方案能带来明显的PFS优势,若有手术机会和条件成熟,手术仍是不应放弃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回顾直肠癌手术的发展史,追求根治与功能相互对立统一的发展过程。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经历了长时间的对立、演化、发展,如今已经不再是手术技巧的问题,而是如何掌握保肛原则的问题。只有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用于实践,才能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直肠癌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4.
晚期乳腺癌包括局部病变较晚、无法直接手术的患者和初诊时已有远地转移M1及手术后的复发转移患者。目前,我们国家对于这些患者的处理非常混乱,往往初始治疗与首次接诊医生的专业范围大有相关。孤立病灶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全身播散背景已成定势,全身药物治疗才是最重要的治疗手段。对于已经全身转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来讲,是否加用局部病灶切除,需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而定。任何一种治疗的选择及安排都应按照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原则进行,以期最大限度改善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直肠癌术式选择存在的问题和争议进行思考,探讨保肛手术的原则,淋巴结的合理清扫,分析保留盆腔植物神经和侧方淋巴结的清扫的意义,指出应辨证看待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直肠癌手术的发展史,就是人们追求根治与保存机能相互对立统一的发展过程,对于每一例直肠癌病人,都潜在一个恰如其份的手术根治的方案,这正是术式选择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6.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循证医学证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低位直肠癌是否行保肛手术的主要依据是病人的全身条件、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转移的范围以及距齿状线的距离而个体化对待。对于低位直肠癌是否行保肛手术、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后是否行结肠贮袋吻合术、直肠癌术前是否新辅助治疗以及是否行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这些方面都需要依据循证医学证据,不能凭个人主观意愿,这样才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直肠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