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现代主义是新时期文学中最早涌现的具有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文艺思潮。新时期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兴起,与改革开放的社会背景、思想解放的时代潮流,以及新时期文学发展自身的需求密切相关。现代主义新诗潮的崛起、新潮小说的探索、现代主义色彩的新潮话剧的出现,是现代主义文艺观念在创作实践方面的重要表现。新时期现代主义文艺思潮改变了现实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深刻影响着中国当代诗歌、小说、戏剧、影视艺术的存在形态和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2.
董宇宇 《管子学刊》2014,(1):114-119
孔子思想以人格本体与天地境界为核心,从内容与审美两层面积极影响了后世文艺,这是长期受到曲解和忽视的。“不言,谁知其志”是从“人”存在发展的高度极端强调了“言”的必要性,引入文艺领域则是鼓励创作;“各言尔志”表明“志”作为文艺本体是内在、审美的,绝非“扼杀个体/个性”;“志”感于物、达于天,都从内容通向审美;“可以兴”与“为乐”的境界即文艺的审美本体,以此为基础的“文质彬彬”才进入本体范畴。惟其如此,孔学才成为华夏美学的主体,从根本上促进了文艺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创办于20世纪的包豪斯学校,自成立以来,就在设计界掀起了一场浩浩荡荡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分析中国建筑设计在包豪斯设计理念影响下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趋势和具体表现,评估包豪斯思想对中国现代建筑设计产生的影响,为未来中国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发展提供意见参考。  相似文献   

4.
经过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统治的短暂"历史间隙",南斯拉夫文艺界在20世纪50年代转而确定了社会主义现代主义的统治地位。官方引导、理论家和批评家的理论思考、文艺创作者的创作实践共同交织建构了南斯拉夫社会主义现代主义美学话语。社会主义现代主义以艺术自治和独立为理论基础,将抽象艺术看作思考和创作的基本形态,在文字的视觉化、几何化、多媒体融合等方面做出了重要探索。  相似文献   

5.
“后哲学”:哲学的俗化?黄文杰(湖北工学院)无疑,哲学进入后现代境域,遭遇了史无前例的困境,现代主义的骚动与浮躁跌进了深渊。或许这种对于哲学的挑战扭转了哲学的视界,包括现代哲学在内的传统哲学无可奈何地抱怨自身的迷惘与尴尬。另一方面,感性此在毫不留情地...  相似文献   

6.
张法 《哲学动态》2023,(9):103-114
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形成的现代型艺术,其核心概念为“艺术哲学即美学”。20世纪初产生了与之不同的艺术科学。到20世纪中期,又回到“美学即艺术哲学”。这两次“艺术哲学即美学”的核心内容不同,前者重在艺术门类体系,后者重在概念分析。在艺术科学的演进历史中,艺术史取得成功,产生了“艺术理论”一词的两种不同内涵,由此造就了“艺术”概念的复杂性。美学—艺术哲学—艺术科学进入中国后,一方面仍以“艺术”为总名,体现在哲学和学科体系当中,另一方面则以“文艺”为总名,体现在体制和学科两个方面。“艺术”和“文艺”的语汇悖论由此形成。进而形成了“中国艺术”(或曰“文艺”)两种总名、三套体系和三套话语的局面。艺术话语在世界与中国均呈现出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内蕴着世界现代性和中国现代性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相似文献   

7.
钟博 《美与时代》2014,(1):92-92
设计源于绘画,绘画为设计提供成长的能量,设计反哺绘画,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从塞尚的艺术开始.油画艺术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现代主义。现代主义绘画艺术运用设计的元素,强化了视觉意识。包括后来的野兽派、立体主义、未来主义等等都具有一定的设计感,从形式构成、色彩构成来解读绘画艺术特质更能发现其设计元素。  相似文献   

8.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开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图案设计领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许多国外的设计理念进入我国,其中现代主义设计理念一直是其中的主流之一。而中国的传统图案是我国数千年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其进行研究是进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研究的有效切入点。本文就传统图案造型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展开探讨,分析了传统图案在现代设计中应用的要点,并就具体的应用展开简要论述,以期为我国现代设计本土特色的创建提供参考,激发设计思维,促进真正中国设计的创建。  相似文献   

9.
陶锋 《哲学研究》2023,(3):56-67+127
反思人工智能技术在文艺生产领域的本质和作用,可以更好地理解人工智能“主体”问题,澄清人工智能威胁论的思想根源。首先,从人工智能文艺的生产者来看,人工智能符合现代“代理”的特性,可以与人类共同构成艺术中的“行动者网络”。人工智能的出现成了挑战传统人类中心主义、主体中心思想的技术契机。其次,从人工智能文艺生产方式来看,艺术进入到了人工智能模拟时代,人工智能加速了文化工业的智能化发展,“真假”判断是人工智能艺术的基本判断。人工智能使得某些艺术门类而非人类艺术被终结,我们应该珍惜艺术生产的非资本化形态。最后,人工智能文艺生产体现了技术对艺术的整合,应该将人工智能严格限制在生产领域,警惕资本对技术与机器的控制,防止人工智能技术的滥用和过度自律,用审美理性来引导技术与艺术的融合。  相似文献   

10.
董颖 《美与时代》2014,(2):30-31
中国传统园林艺术与中国文学绘画同宗同源,一脉相承,对其影响至深的首推中国的文学。中国园林设计思维与西方比较有较大的差异,西方强调理性分析,分析空间的功能、性质、和形态。而中国园林创作的基本理法和设计思维则是遵循着由一部《诗经》确立的“赋、比、兴”的文艺思维体系,并具有着其环境空间艺术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1.
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了文艺工作座谈会,就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文艺的地位、作用,文艺的正确发展方向等诸多问题,和与会代表进行了座谈.作为文艺理论工作者,我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 第一,顶层设计:规划文艺工作的战略地位.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这一论述启示我们,首先,要认清“中国梦”的具体内涵、奋斗目标、总体布局、实现路径.就其精神内涵而言,在众多国内国际场合,他指出“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1].  相似文献   

12.
魏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大变化时期。既然是变化时期,不仅在政治、军事、经济方面,亦会涉及到文艺思想领域。那末,我们怎么去看这魏晋风度的产生呢?占据统治地位的两汉经学的崩溃标志着魏晋社会变迁在意识形态和文化心理上的表现。在经历了秦汉的辉煌帝国中国封建政治已经初步稳固和发展,到了魏晋,疆土的分裂又是如何影响艺术创作的。道儒两家对中国绘画的影响也是从魏晋时期开始博弈,最终,道家的“出世”思想浸入中国画坛。文人士阀无不归隐山林。作画自娱。以山水画的创作理论作支撑,说明宗炳《画山水序》对山水画创作观念的影响和启示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文艺思想及其实践确立了大众化的价值品格,实现了文艺由私人活动到公共事业的转变,并高扬了民主和科学的精神,对中国文艺发展具有深刻的现代转型意义.同时,毛泽东实现了民族化对文艺发展的有效规范,使中国文学艺术在实现现代转型的同时依然保留鲜明的民族风格.当然,文学艺术在毛泽东时代发生的深刻转型,并不意味着现代化的完成.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消费市场的繁荣,具有“中国设计风格”的产品、服饰、以及特色性服务都得到了消费者的普遍欢迎。外国人也对这样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的充满了极大的兴趣,希望通过市场上的产品风格来了解这个国家的特色,并且都在讲着“中国设计风格”。那么,究竟什么是“中国设计风格“呢?它的神韵又是什么模样?一个品牌以及一种风格的形成都有其形成的背景和时间的沉淀,“中国设计风格”什么时候将会以其鲜明的特色展现在世人面前呢?  相似文献   

15.
后现代主义文化美学景观王岳川当历史的脚步在20世纪50年代末跨越现代主义文化而迈向后现代主义文化时,后现代主义以激进的方式扭转了现代精神价值。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现代精神所追求的确定性和明晰性让位于不确定性和模糊性,断裂的文化使断裂的文化话语获得了无价值的渲泄;中心性与秩序性被置换成边缘性和无序性;中心隐遁,主体死亡,作者瓦解,只有本文在言说。一言以蔽之,在后现代文化景观中,那被解释的不再是原初的意义,而是对解释的重新解释;那被消解的不是被摧毁和抛弃的二元对立;而是被重新铭写的。后现代主义的上述理论特征所呈现出的文化逻辑是:体现在哲学上,是“无话语”的失效和中心性、同一性的消失;体现在美学上则是传统美学趣味和深度的消失,走上没有深度、没有历史感的平面,从而导致“表征紊乱”;体现在文艺上则表现为精神维度的消失,本能成为一切。体现在宗教上则是关注焦虑、绝望和自杀一类课题,以走向“新宗教”来挽救合法性危机的根源。后现代主义虽然表面上同现代主义相对立,但实质上它同现代主义相似,是对晚期资本主义制度和人的异化的抗争,是当代西方“焦虑”、“无言”痛苦的畸形表达。后现代主义采取了一种比现代主义更极端的形式,反文化、反艺术  相似文献   

16.
法国唯美主义文艺理论对唯美主义思潮乃至整个现代主义文学都有重要贡献和影响,其理论上承欧洲文化传统,对当时的社会思潮、文艺现状、文艺商品化进程进行了明显的反拔。本文将从法国唯美主义的唯美理想、伦理意识、审美精神几方面对其内在合理性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17.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立足于1940年代中国抗日救亡的实际,充分吸取“五四”以来革命文艺运动的经验教训,针对延安文艺界存在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普遍的启蒙”的哲学命题,使启蒙者与被启蒙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重大转变,开创了一种新的革命的教育哲学,与“声音之道,与政通矣”“礼乐刑政,其极一也”等古典乐教观念有相通之处。《讲话》促进了边区“革命民歌”的大量创作,促进了边区“新秧歌运动”的蓬勃发展,并使当时如火如荼的“新音乐运动”发生了工作作风的转变,边区的乐教面貌为之焕然一新。讨论《讲话》之后边区乐教的嬗变,其问题意识不仅是文艺思想的,也是政治哲学的。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抵达艺术与人生至境的独特修持方法,诗与禅秉持“悟”、“妙悟”而抵达般若妙境。禅宗不藉文字、否弃概念,通过对思维定势的消解而超越对立,以情尘意垢的遣除而洞见自性本心,其进入诗学领域,对诗歌发生的艺术思维与个体审美心理体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自见本性、直指本心的超验意识,与文艺创造活动圆融、会通。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一节,《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一节,《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一节中多次提到“国家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两个概念。那么,这两个概念如何区分呢?  相似文献   

20.
元伦理学在西方崛起的历史原因必须在垄断资本主义的社会现实、现代主义运动和“现代性”中寻找。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是西方现代主义运动爆发的现实基础,而现代主义运动则为西方带来了以“反传统”为基本特征的“现代性”。元伦理学家既是现代主义运动的受影响者,也是该运动的直接参与者和推动者。元伦理学具有显而易见的现代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