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色彩基础课程是艺术类各专业必修的一门学科,该课程作为艺术学的基础主干课程除了培养学生用正确科学的方法掌握色彩基础知识、色彩规律与表现技能外,也对学生创作意识的培养和审美意识的提高起到关键作用。地方性高校由于客观教学条件和主观教学理念等问题,在实际的本科基础教学环节中往往存在着美术色彩课程教学目标较模糊、教学实践课程设置不太合理以及对于学生在美术色彩课程的兴趣点启发不够完善等问题,如何合理有序地实现艺术类专业学生对色彩学习的迫切要求,从学生实际情况和色彩基础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探索地方高校美术色彩基础教学方法和实践,正是研究的初衷和目的。  相似文献   

2.
建筑学是以学习建筑设计为主,同时学习相关基础技术课程的学科。从广义上来说,是研究建筑及环境的学科,是一门横跨工程技术和人文艺术的学科。"素描"作为建筑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其基础性地位毋庸置疑。A校建筑学专业"素描"课程主要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设计素描的基本理论和技法,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设计思维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和概括表达能力。为后续课程打下造型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专业的美术教学或者非专业的美术教学中,色彩都是主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首要的造型要素,也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通过培养学生色彩方面的审美、造型表现、情感表达和创造力、想象力,进而提高对色彩知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并通过色彩进一步认知世界。文章对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的色彩课程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小学教育专业中色彩课程教学的重要性,总结概括了小学教育专业目前色彩课程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点教学思考和建议。进而提高小学教育专业色彩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和向往也与以前有所不同。因此,美术教育中艺术设计课程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欢迎,关于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研究也变得更加重要,其中色彩教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更是目前研究的重点。文章从美术教育中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色彩教学研究现状出发,分析了现阶段色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5.
动画专业的色彩构成课程是直接探讨色彩的物理、生理以及心理特征,通过对比、调和、统一等方式以达到色彩组合的一门学科。动画专业的色彩构成教学能够培养学生丰富的设计思维,并且提高审美的判断力。色彩教学的成败直接关系着学生今后在动画设计作品中创意水平的高低。由于动画专业在中国的历史还很短暂,各个方面的基础相对来还说比较薄弱,动画专业的色彩教学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主要从动画专业色彩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入手,进行深入解析。  相似文献   

6.
张会宽 《美与时代》2003,(12):71-72
在色彩的基础设计教学当中,主题性的色彩构成训练,是探索情感色彩表现力的重要基础,是如何灵活地掌握和创造性地运用色彩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装饰人物色彩是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课程。目前,装饰人物色彩课学习中存在学生对装饰性认识缺失、综合材料滥用等问题。因此,装饰人物色彩课程教学必须强化专业知识、拓展材料属性、融入民族性和地方性特色。  相似文献   

8.
工笔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以及工笔花鸟画艺术创作的不断创新,工笔花鸟画色彩语言不断变化,色彩风格也呈现出鲜明的个性化、多元化发展特征。色彩教学是高校工笔花鸟画教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在工笔花鸟画课程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工笔花鸟画人才培养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文章对高校工笔花鸟画的色彩教学进行了相关探索,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设计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色彩课程更是要注重学生的创造性。优秀的设计作品,其色彩的运用与配置至关重要。因此,在色彩教学中,不能仅仅只停留在基础知识和模仿色彩的传统思维模式上,而是要重点培养学生感知色彩、规划色彩、设计色彩的能力和主观创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美术色彩构成教学活动,是当前中职美术教学中最基础的课程,而情感色彩教学属于色彩构成中的重要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开展有效的情感色彩教学,对增强学生色彩表现力和设计应用能力有极大帮助,而且也能增强学生的创作灵感,为中职美术专业未来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因此,文章主要针对情感色彩内涵进行探究,并针对中职美术色彩构成中情感色彩教学的改革进行思考,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探讨,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明确应对策略,从而提升中职情感色彩的教学质量,更好地促进中职美术生未来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高校美术教育中,色彩是美术学科大类的一门基础必修课程,该课程对学生色彩审美、造型能力及创造意识等方面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现有的色彩课程教学方式较为传统,难以满足当下学生美术教育的发展需求。鉴于此,从高校美术专业色彩基础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入手,以高校油画专业为例,结合高校油画专业色彩基础课教学的实际情况,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优化路径,旨在强化高校美术专业色彩基础课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与专业素养水平,推动我国油画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建筑学是一门涉及领域庞杂的学科,建筑艺术也是艺术门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色彩课程是建筑基础学科的必修课,将造型和色彩作为诠释建筑的三维空间表现语言,将原本具有文、理思维的学生与艺术连接,将逻辑转化成对空间和形体的塑造,使学生具有更好的美学修养。建筑从业人员需要具备美学色彩的基本知识和鉴赏能力,这表明美术色彩教学在建筑及相关学科中具有不可或缺性。  相似文献   

13.
随着美术教育水平的提高,在美术基础教学中,学生整体意识的培养显得愈加重要。从总体上讲,美术基础课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素描、色彩和速写。这三个部分直接影响着美术基础教学的主要方向,也使学生有了对基础性美术学习的认识。在这些美术教学课程中,对学生整体意识的培养表现在不同的方面,但无论是哪一种教学策略,都对画面深度、艺术层次具有重要的作用。针对美术基础教学中学生整体意识的思想内涵、常见问题、培养策略进行探究,供同行业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对于艺术设计专业而言,很多人脑中都会冒出美术生的印象。诚然,因为美术基础是学习设计专业的重要前提,在美术课程中素描、色彩、速写分别锻炼了学生对于光影、结构、空间的认知和表现力,能够将视觉识别到的物体从感性的观察上升到理性的认知、提炼,再通过手中的画笔准确地表现出来,并且主观能动地突出有意着重表现的主体,弱化次要表现对象。这样的学习是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才能完成的,然而,在本人任教的职业院校学生中,  相似文献   

15.
艺术基础课程是美术学习的基础,只有在掌握了艺术基础课程的一些知识之后,才能进行更加深入的艺术课程的学习,才能进一步提高艺术修养。水彩技法是艺术基础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色彩应用水平、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增强学生的创造力等方面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文章主要对水彩技法在艺术基础课程中的应用进行一些探讨研究,从而了解水彩技法的一些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6.
美术基础教学在整个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认清美术基础课程的地位与作用,明确美术与文物修复专业的关系,贯彻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方针,有助于开展文修专业美术基础教学工作。美术基础教学在高职文物修复专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深入分析文修专业美术基础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对于健全人才培养体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文化产业管理是一门跨专业应用型新型学科,在教学中实践课程的设置显得尤为重要。湖北美术学院近几年一直专注于本专业的实践课程的探索,以其实践课程改革成果为例,研究文化产业管理实践教学体系问题,并提出了优化课程设置:以人文课程为学科基础,丰富专业结构,大幅提升实践课程比例。采用"以学生为主体,项目为导向"的实践课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四年学习中形成阶梯状的学习模式,形成别具特色的一体化的实践型课堂,同时探讨实践型教师队伍建设与实践平台的搭建等问题,用以培养宽阔文化视野、掌握现代产业理念和经营技能的复合型文化产业人才。  相似文献   

18.
在高校美术教学基础课程中,色彩人像的教学是十分重要且难度较大的,学生们也往往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暴露出较多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在高考前对此缺乏专门的训练,基本功还很薄弱.面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应着重从四方面入手,系统地解决教学课题,全面实现教学目的,进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当下出版媒介设计基础课包括设计素描、色彩、构成基础等课程,这些是较为传统的课程类别,内容联系相对不太紧密,无法通过项目实践来巩固所学知识,更无法充分发挥基础课程应当具有的作用。基础课程体系创新首要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审美能力,注重学生基本的设计表达,除了令其掌握平面媒介设计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理论,还应遵循对本专业学习体系的认识,使学生在创造性转化基础系统中,更加热爱出版媒介设计专业。  相似文献   

20.
色彩是造型艺术的重要基础,主要培养学生认识色彩、观察色彩及表现色彩的能力。色彩教学以示范性教学为手段,从教学观念、教学实践形式等方面对学生加以引导,不断拓展色彩构图、色彩表现及材质语言的训练。以人为本、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来优化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审美能力及创造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