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别对大、中、小学生被试进行IAT、EB、CFII测量,以探索是否存在内隐自卑.结果表明,大、中、小学生的三种测量都表现出显著的内隐自卑效应,备年龄学生都存在内隐自卑.  相似文献   

2.
为考察自卑在大学生社会比较与成就动机中的中介作用,研究采用爱荷华-荷兰比较倾向量表(INCOM)、Flemimg和Courtney修订的自卑感量表、叶仁敏修订的成就动机量表,对安徽某高校4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收回有效问卷350份。结果显示,学生自卑与社会比较显著正相关(r=0.426,p0.01),与成就动机显著负相关(r=-0.186,p0.01);自卑在大学生能力比较、观点比较与避免失败因子之间均起着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分别为32.77%和31.35%。可见,自卑在大学生社会比较与成就动机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使用IAT(内隐联想测验)对攻击训练时间和频率存在差异的106名警校大学生的内隐暴力态度进行测量,研究攻击性训练对警校大学生内隐暴力态度的影响,探讨不同攻击性训练量对警校大学生的内隐暴力态度影响的差别。研究发现:(1)整体上,警校大学生对暴力持有消极的评价;(2)不同攻击性训练时间和频率的警校大学生,其内隐暴力态度存在差异,随着攻击性训练时间和频率的提高,警校大学生内隐层面上对暴力持有的消极评价程度降低。  相似文献   

4.
每个人身上普遍都存在着自卑感,适度的自卑是正常的且具有一定的动力作用,它可以推动个体去追求补偿,在某方面获得成功。可是,凡事都有度的限制,一旦这种自卑感无限蔓延下去,就会把人搞得心灰意冷、万念俱灰,原本正常的自卑感也就演化成了严重的“自卑  相似文献   

5.
自卑(inferiority)心理学上自卑指一个的自我评价偏低一按照个体心理学派阿德勒(A.Adler)的理论,自卑感在一个人心理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有先天的生理或心理缺欠,这就决定了人们的潜意识中都有自卑感存在。每个人解决其自卑感的方式影响他的行为模式。许多精神病理现象的发生与对自卑感处理不当有关。按照精神动力学派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6~11岁是决定一个人的心理倾向是勤奋向上还是自卑、自暴自弃的关键阶段:自卑感也是阿德勒的《个人心理学》中一个基本概念。他认为人对“优越性”的渴望是起源于人的“自卑感”,而人的自卑感是肇端于在.幼年时的无能。儿童对自卑感的对抗叫“补偿作用”。补偿作用是推动一个人去追求卓越目标的基本动力。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内隐竞争心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该研究探讨大学生的内隐竞争倾向,考察内隐竞争与外显测量结果的一致程度并探讨男女学生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实验1考察了被试对竞争图片与非竞争图片的潜在反应倾向。实验2考察被试对竞争词与非竞争词的潜在反应倾向。结果发现:外显竞争与内隐竞争的表现具有一致性。竞争测量中高分组大学生的内隐竞争倾向明显地高于中低得分组,中分组大学生的内隐竞争倾向也明显地高于低分组。同时,内隐竞争倾向还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男大学生的内隐竞争倾向比女大学生的内隐竞争倾向强。  相似文献   

7.
外显与内隐自尊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通过运用内隐联想测验和量表法对111名大学生进行测试,在确认自尊结构的基础上,考察外显和内隐自尊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结果发现:(1)大学生自尊结构是双重的,存在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两种成分;(2)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都可以显著预测大学生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8.
职业刻板印象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通过外显报告和内隐联想测验,发现在外显和内隐层面,大学生存在明显的职业刻板印象,对某些职业评价很高,有些则很低。工作岗位所在不同地域对大学生职业刻板印象产生较大影响,隐藏着加工机制的深层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就业观存在某种偏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探讨了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C-IAT)测量大学生感恩的可行性,并分析内隐感恩与外显感恩的关系。方法:采用inquisit3.0.2.0编制SC-IAT感恩测量程序,测量了大学生的内隐感恩;采用青少年感恩量表(AGS)测量了大学生的外显感恩,并运用相关技术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采用SC-IAT测量大学生感恩的内隐效应显著,内隐感恩不存在性别、生源地和独生与否等人口统计学指标上的显著差异,大学生的内隐感恩与外显感恩之间相关不显著。结论:(1)大学生整体上存在着积极的内隐感恩;(2)内隐感恩与外显感恩相互分离,是两个不同的建构。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心理素质水平与正性负性情绪的外显和内隐相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大学生心理素质水平与正性负性情绪之间的关系,采用问卷调查和实验验证分别从外显和内隐的层面对心理素质水平与正性负性情绪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一调查了6所高校1685名大学生,结果发现,心理素质水平与正性情绪显著正相关,与负性情绪显著负相关。研究二以71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简式内隐联想测验考察不同心理素质水平大学生对积极和消极情绪的内隐态度。结果发现,高心理素质水平大学生存在自动化地把自我词和积极情绪词相联系,把他人词和消极情绪词相联系的倾向,高心理素质水平大学生有更强的内隐正性情绪态度。且内隐测验和外显测试的相关不显著,是两个不同的建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内隐自尊心和责任心之间的关系。方法:问卷法和内隐联想测验相结合。结果:(1)大学生内隐自尊心强弱程度和责任心高低水平呈弱相关(r=0.051,p0.05);(2)不同性别、不同地区大学生的内隐自尊心、责任心水平差异均不显著。结论:(1)进行大学生内隐自尊心和责任心之间关系的调查是很有必要的,虽已取得一定成果,但还存在许多问题;(2)大学生内隐自尊心和责任心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社会和家庭都应该为促进大学生内隐自尊心和责任心的培养,提供有效帮助。  相似文献   

12.
有自杀意念大学生的内隐态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结合Greenwald开创的内隐联想测验,自编IAT程序,对有自杀意念大学生的内隐态度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有自杀意念大学生较无自杀意念大学生的内隐态度对自杀类词语敏感等。家庭所在地为农村对有自杀意念大学生的内隐态度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人格类型与专业认同间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胡志海  黄和林 《心理科学》2006,29(6):1498-1501
本研究对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进行了MBTI人格测验,并采用问卷调查与内隐联想测验(IAT)两种方式了解被试的专业认同状况。研究发现样本的专业认同存在显著的外显—内隐分离,在内隐层面上缺乏足够认同。性别、人格类型与专业认同之间存在一定关联,部分人格维度可作为判断大学生专业认同状况的有效变量。  相似文献   

14.
自卑情结,作为个体心理学的最大发现,已经驰名于世了。我们都有某种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处于想改善的处境中。事实证明也科学验证了这些自卑感对个体发展利大于弊。就如同一定程度的外在压力能转化为内在动力而催促人摆脱那种压力甩掉那份自卑而不断运动一样,  相似文献   

15.
基于职业的内隐年龄偏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针对119名大学生,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IAT)和相应的外显报告法,考察大学生针对不同职业的内隐与外显年龄偏见。结果表明,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基于职业的内隐年龄偏见;职业年龄偏见是双向的,即有的职业偏好年轻人,有些职业偏好年长者;而且有些被试的内隐和外显态度存在不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创造性内隐观的调查研究——关于高创造性者的特征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本研究采用社会效度的方法,对大学生的创造性内隐观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大学生的创造性内隐观所涉及的范围广泛,涵盖了认知、人格的许多方面;2.经因素分析把大学生的创造性内隐观可以概括为十二个因素,分别是:道德品质、才情、异常人格、独创力、探究、自主敢为性、思维发散性、知识经验、勤勉、问题发现、智力、自强,其中道德品质和勤勉为中国大学生所特有。3.不同专业和性别的大学生在上述诸因素上内隐观总体差异显著,并且二者交互作用总体显著,在各具体因素上内隐观有些也存在不一致。  相似文献   

17.
战胜自卑     
长相有缺憾的人,很多人都因此有自卑感。这种自卑感,压抑了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上进心,甚而会影响人生一辈子。但是,有缺憾的人并不是一无所长、一事无成的傻子,有时,恰恰是沉重的自卑感压抑着他们,妨碍人的成功成才。如何正确对待自卑呢?首先,正确认识自卑,适度自卑并不是坏事。有点自卑感,你就不会计较应该属于你的报酬,帮你挣脱名疆利锁,你就会在较高层次上获得立身行事的自由,但问耕耘,莫问收获;有点自卑感,你感到比别人差,你就会有一种危机感、紧迫感;有点自卑感,你就会看见别人更多的长处,看到别人比自己强的地…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采用IAT测量两类人群(即普通高校大学生与专业运动员)的内隐攻击性并且比较其内隐攻击性在程度上是否存在差异.研究发现个体在攻击性行为倾向上表现出自动化的特征,并且两类人群间内隐攻击性在程度上差异显著,普通大学生和专业运动员的内隐攻击性在性别方面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索亲子关系在经济压力影响下的差异以及亲子关系对贫困大学生内隐与外显自尊的影响,本研究抽取67名贫困大学生和65名非贫困大学生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1)贫困大学生对父母持积极的内隐态度和显著的高内隐自尊;(2)非贫困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比贫困大学生的更积极,但贫困大学生比非贫困大学生对父母的内隐态度更积极;(3)贫困大学生父母的积极教养方式对外显、内隐自尊以及自尊的分离有显著的预测作用,非贫困大学生的内隐父母态度对三个因变量预测作用较好。因此,亲子关系中相对薄弱的方面对自尊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自我概念对主观幸福感预测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郑全全  耿晓伟 《心理科学》2006,29(3):558-562
从内隐社会认知的观点出发研究自我概念和主观幸福感的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自我概念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在中国大学生样本中(1)自我概念是双重的,存在外显自我和内隐自我两种成分;(2)主观幸福感结构是双重的,存在外显幸福感和内隐幸福感两种成分;(3)自我概念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模型为:外显自我预测外显幸福感,内隐自我预测内隐幸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