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移栽的大树     
正俗语:人挪活,树挪死。人挪活,有道理。但树挪未必都死。尤其近些年,总在高速公路上见到运送大树的货车。那些大树通常被剪去分枝,保留根球及泥土,运送到陌生的环境里重新安家。这些移栽的大树,经过园丁的精心护理,百分之八十以上都能成活,然后枝繁叶茂地开辟新疆界。百年树人,十年树木。一棵移栽的大树被挪移到新环境中,起初都会有些水土不服,于是她们会果断地舍弃绿叶,先保证根部的含水量。接下来,当她们立稳根基后,便开始发新枝添新叶。  相似文献   

2.
如果,圣教会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那么主教、神父、修女们就是树林中那一棵棵伟岸挺拔的大树,而我,就是那林中的一棵小草。在同一片蓝天下,我们呼吸着同样的空气、经历着一样的风雨,共沐着一样的阳光。于是,我就在树阴下、风雨中、阳光里一天一天成长。  相似文献   

3.
我与《思维与智慧》结缘,可以追溯到中考的那年。可是,把她确定为学生们的必读书目,却是前不久的事。一直苦于找不到一份精神餐饮给学生,挑来选去,实难定夺。忽见书橱里经年叠摞的《思维与智慧》,眼前一亮:就她了,错不了!因为,这并不是第一印象之下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当鲜花绽放于阳光之下,是绿叶最快乐的日子,当果实成熟于金秋时节,是园丁最欣慰的时刻。我是一片绿叶,一名快乐的园丁,一名平凡的幼儿教师。我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着一棵棵幼苗,在幼苗的根茎上浇人生的第一滴水,在幼苗的土壤里施人生的第一把肥。  相似文献   

5.
乌鸦的警告     
正森林里的一条小河上架着一座老桥,老桥边上长着一棵大树,大树上住着一只乌鸦。一只山羊从老桥上走过时,老桥发出"吱呀吱呀"的声音。乌鸦被惊动了,从巢里探出头提醒山羊:"山羊,别再走这条桥了,它随时都有可能断。"山羊好奇地问:"你怎么知道桥要断了?"  相似文献   

6.
正那棵大树因为修路碍事儿被齐地伐倒,残留的树桩横断面上一圈套着一圈同心圆的年轮,周边有些发白,树心部分的颜色较深,布满了细细密密的纹络,看上去潮潮的,湿湿的,有的地方还凝结成了透明的晶状体。或许这棵大树的根部并不知道它的树干已经被伐倒,仍然在继续努力地汲取着大地的营养,仍然与往常一样在继续努力地给树干输送着能量。树的年轮和人的年龄一样,  相似文献   

7.
九九归一     
久久的渴盼,我们终于盼来了这一年,盼来了九九归一这一天——《思维与智慧》喜改月刊! 感谢广大读者多年来的热切关怀与支持,感谢广大读者不断的鞭策与鼓励,更感谢广大作者的辛勤之笔。你们是《思维与智慧》成长成熟的真正师长,你们是《思维与智慧》全体编者努力工作的推进剂!我们总想以真诚回报真诚,以成绩回报激励。经过一年的准备,从1999年起我们将奉献《思维与智慧》月刊,以此回报读者和作者不尽的关爱,和多年的期待。祝你们月月有智慧,月月有幸福。 让我们共同祝愿《思维与智慧》跨入新纪元,迈向新世纪!  相似文献   

8.
李世波 《思维与智慧》2014,(11):M0002-M0002
在这喧嚣的现代生活里。我们时时刻刻都在面对工作与生活的种种压力与挑战,难免会有身心疲惫的感觉。但我们往往只注重对疲惫身体的调整,而忽略了对心灵的滋养。《思维与智慧》恰似一滴滴心灵的甘露,在无声无息中滋润着心灵的良田。  相似文献   

9.
我从1997年开始订阅《思维与智慧》杂志,先是被刊名所吸引,继而是被刊中的篇篇美文所陶醉,不断地欣赏,不断地回味。前年,我突发奇想:我的学生订了不少作文报刊,但多数都不怎么爱看,有时是做做样子给父母老师看,以示他们态度端正,学习认真。于是,我向他们推荐,订一本《思维与智慧》吧,很好  相似文献   

10.
一种刊物的问世,其宗旨都是为广大读者服务。《思维与智慧》突出思维成就梦想,智慧点亮人生这一主题,坚持三贴近,期期编辑精美华章,以满足广大读者的期盼和需求。我想从报刊转载率的角度评价《思维与智慧》。据笔者跟踪观察,近年来《思维与智慧》已吸引了国内多家名牌报刊的关注,连续转载其精美华章。仅据笔者从个人订购的60多种报刊中  相似文献   

11.
《思维与智慧》2011,(9):M0002-M0002
我与《思维与智慧》杂志相伴而行已经十个春秋了。书在左右,或倾心细读,或反复品赏,所得的都是真意趣、大滋味。因为《思维与智慧》,我们喜极而泣,或忧伤,或愤怒,或惋惜,或莫名地感动,感谢《思维与智慧》伴随我走过这十年的美好时光。  相似文献   

12.
毕业之时,因为工作的原因,男友留在了这座城市,而我则要远赴广州,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打拼。记得离别时,男友拿出两本《思维与智慧》,说,路途遥远,在没有他陪伴的日子里,有《思维与智慧》在身边,我就不会感到孤独。他的细心几乎打垮我心里的防线,可我仍毅然地踏上了旅程,倔犟的我总以为只有有了事业才能拥有一切。陌生的城市,陌生的人再加上陌生的方言,一个人在外打拼,心中时不时会感觉异常孤苦,而此刻,只有《思维与智慧》无声无息地陪在我  相似文献   

13.
《思维与智慧》是我喜欢的刊物,每期篇篇必读,历时三年有余矣同时我也经常浏览文摘刊物目前,文摘刊物品种繁多,而且大都有可观的发行量最近我发现,《思维与智慧》,也堂而皇之地进入了这个畅销群体中,这是一个非同小可的、极其可贵的现象可贵之处在于,《思维与智慧》不是文摘刊物,而是地地道道的原创刊物  相似文献   

14.
几年来,通过订阅《思维与智慧》,使我受益匪浅,不能不由衷地对她三谢。一谢她教我做人。可以这样说, 《思维与智慧》的内容,许多都是教诲人们如何去做人。尤其是“卷首语”、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个15岁女孩子的倾诉,她们是初三的学生。我接到她的电话。她那么迫切地要说出心里话,在大人们的概念里,她们的烦恼无非是一些成长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点点滴滴。也许,正是这样的想法,使我们忽略了她们心中的感受。大人们总是这样,明明是从那个阶段过来的,偏偏对那些经历过的事情处理得并不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16.
试论《周易》的原初意义与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阐述了考察《周易》价值的方法,然后运用这一方法全面考察了《周易》的原初意义与现代意义。作者认为,《周易》的产生标志着中华民族抽象思维能力的关键性跃迁;《周易》的内容折射着当时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状况,记载着古代先民对于当时复杂的自然、社会和人生问题的特别关注与初步思考;《周易》的人生智慧和行为原则,反映着趋利避害和预见未来的价值取向;《周易》的思维方式汇集着当时的思维工具和认识方法,表达着最初的终极关怀和哲学意识。而《周易》所提供的始源性材料,有助于我们从根源性上来把握中华文化及其当代特点;易学史的演变与发展则为我们更好地把握历史文化发展进程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料;《周易》所表达的人生智慧和思维方式对于当今人类把握现实与面向未来也具有极为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农夫和楸树     
正一年春天,一农夫在自己的屋角发现自然生长了两棵楸树苗。因这是成材树,所以他把它们都保留下来。这两棵树似乎一对孪生兄弟比着生长,不经意间都有碗口粗了,且树干端直。农夫见了喜不自胜,便每年都给它们施以大量的农家肥。天有不测风云。一年冬季一  相似文献   

18.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儿子处得到一本《思维与智慧》,没想到就是这不经意地翻看,使我喜欢上了这本杂志。她就像一位人生经验丰富的老人,给你讲述生活的经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她就像智慧百宝箱,包罗万象,给你解决生活中诸多的烦恼和不快。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名高中语文教师。2004年培训时,一位大学教授和一位中学语文教师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了你——《思维与智慧》。大学教授说,当今社会,人心浮躁,常读《思维与智慧》,"可以清心也",通畅思想,激情昂扬。中学语文教师说,刊物中新鲜而有哲理味的作文素材滚滚  相似文献   

20.
黄专华 《思维与智慧》2007,(2):M0003-M0003
从1995年到现在,我年年都订阅《思维与智慧》。订阅11年来,形成了一个无法改变的习惯,就是6个字:订、盼、读、谈、摘、用。订:每年按时订购《思维与智慧》。盼:每月下旬,都到收发室问,《思维与智慧》来了没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