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自2008年以来,我国中小学开学的第一周被媒体称为"开学自杀周"。08年,开学仅四天的时间,4名中学生因不堪忍受某些压力相继跳楼自杀。09年,开学第一天,一位五年级女生从学校六楼走廊坠落身亡。第二天,一位来自安徽  相似文献   

2.
正一、春秋战国时代的神祇信仰要介绍春秋战国时代的无神论思潮,首先要明白春秋战国时代人们都信仰着哪些神以及如何信这些神。春秋战国时代的中国人,普遍信仰着天神、地祇(地上的神)和人鬼(即人死后所成的神)三大类为数众多的神祇。天神最重要的是"帝"或称"上帝""天帝"。大约由于帝在天上,所以帝又往往被称为"天",就像当时把泰山神称为"泰山",把黄河神称为"河",后世把韩愈称为"昌黎"  相似文献   

3.
<正>真德秀《大学衍义》一书,向被称为"帝王之学"。真德秀在《大学衍义序》中说:"为人君者,不可以不知《大学》;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大学》。为人君而不知《大学》,无以清出治之源;为人臣而不知《大学》,无以尽正君之法。"其实,历史上被称为"帝王之学"的,不只是《大学衍义》,如唐太宗所撰的《帝范》、吴兢所撰的《贞观政要》、范祖禹所撰的《帝学》等也属于"帝王之学"。《大学衍义》一书同其它讲"帝王之学"的书,究竟有何不同呢?  相似文献   

4.
<正>信仰之路犹如登阶之途,陡峭而蜿蜒,但沿途风景奇幻而美丽,惊险又异常惊喜。信仰之路是一条寻求超越之路,是不断探索心灵深情之路。信仰者既要超越就不得不俯下身子向上攀爬,有时甚至需要匍匐前行,所以,信仰之路又是一条谦卑的上行之路。《诗篇》中有一类诗被称为"上行之诗"(参诗120-134),又被称为"登阶之诗"。"上行"的原文是"向上走"的意思。"上行之诗"是以色  相似文献   

5.
他们的思绪总是被那些未能完成的工作所困扰,心理上的紧张压力难以消失。这种因工作压力所致的心理上的紧张状态即被称为"齐加尼克效应"  相似文献   

6.
<正>最近,北京四中道元班高二学生齐麟致要休学一年办公司了。这个被同学老师称为"小乔布斯"的编程高手的"惊人之举"迅速引来了众多关注。与之一同进入人们视野的,还有专门培养在某一领域具有浓厚兴趣的"超常少年"——四中道元班,为他们创设完全不同的学术支持和学习环境,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正是四中道元班的初衷。  相似文献   

7.
<正>梁启超曾称近代思想界"有一伏流,曰佛学",此"伏流"的引领者,即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杨仁山居士。佛教界将居家修道、信佛学佛之人称为居士,杨仁山是近代中国佛教史上一位大居士。他以居士身广弘佛法,促进了中国近代佛教的复兴,被尊为"近代佛教复兴之父"。  相似文献   

8.
立心     
正最近的阅读中,遇到两个有趣的人。他们的人生,让我在不惑之年拧着眉头,再次思考起人生这个严肃的话题。不管上帝是不是正在暗笑,我都被引领着,兀自深陷了进去。这两个人,一是北宋的诗僧道潜;一是被我们称为"驴友"  相似文献   

9.
赫尔德的语言理论常被人们称为是一种"语言构成主义"(linguistic constitutivism).因为赫尔德认为,思想依赖于语言,语言是创造性的而不仅仅是描述性的.  相似文献   

10.
<正>张金涛:净明忠孝道的主要教义体现着一种大爱道祖老子、孔子、墨子等大思想家,他们的"爱"始终是由一根红线维系着,与人类文明同步,是人类理想的极致,同时又是一种内驱动力,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前进。净明忠孝道,以忠、孝、廉、谨、宽、裕、容、忍为主要教义,被称为"垂世八宝"。如果仔细品读这  相似文献   

11.
《原道》2010,(0)
<正>生活在中国北方的鄂温克族是国内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与达斡尔族和鄂伦春族被并称为"三少民族"。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鄂温克族人口数为30,505人。鄂温克族的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的满一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主要居住在内蒙古东北部和黑龙江东北部的东北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草原等地,在辉河流域、额尔古纳河流域、莫日格勒河流域、雅鲁河流域和嫩江流域繁衍生息。其中莫日格勒河流域鄂温克人曾被称为"通古斯"人,额尔古纳河流域鄂温  相似文献   

12.
生活在我国呼伦贝尔地区的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被称为"三少"民族,其民间美术具有浓郁的民族地域特色。呼伦贝尔"三少"民族民间美术是呼伦贝尔"三少"民族人们与自然相亲近,热爱生活的美好见证,是他们对于自身生存环境的一种态度,是他们对于美的价值的另一番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13.
正瑞典的拉普兰地区每年10月进入冬季,一直要到第二年的5月份才开春,被称为"北欧最后的旷野"。最近,这里新开了一家浮在冰上的漂浮酒店——一座如鸟巢状的木屋,凝固在冰河之上,人们不禁为之惊叹。每年冬至前后,拉普兰地区的吕勒河会结上特别厚的冰。站在冰面上,人们可以亲身感受到极夜,看到24小时不灭的星光。  相似文献   

14.
慈悲的叮咛     
正两千多年前,在南接秦岭,北邻黄河的函谷关,人们常常会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时而骑在牛背上仰天凝望,时而席地而坐奋笔疾书。这书不长,只有短短五千字,却浓缩着对宇宙与生命的参悟。这位老者叫李耳,后来被尊称为老子。这本书则是人类文明史中的不朽经典——《道德经》。可能老子不会想到,他仰望过的那片天空,会在两千多年后,时常被一层称为"雾霾"  相似文献   

15.
《法音》2017,(4)
<正>佛教文化博大精深,饮食文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到达一个文化核心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通过它的肠胃。"(张光直语)考察佛教饮食文化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内涵,可以加深对佛教文化及佛教中国化等议题的理解。一、佛教饮食文化的主要内容(一)饮食结构1.食物禁忌宗教禁忌被称为是"宗教的最小定义",其中  相似文献   

16.
父爱三部曲     
《天风》2020,(6)
正"相离还远,他父亲看见,就动了慈心,跑去抱着他的颈项,连连与他亲嘴。"(参路15:20)经文:路15:11-24《路加福音》15章记载了大家耳熟能详的三个比喻:失羊、失钱和浪子回头;特别是第三个浪子回头的比喻,更可以说是信徒熟知的;但大部分人在讲解这个比喻的时候都会趋向于讲浪子而忽视父亲。其实这段经文看似在讲浪子回头,其实重点是在讲父亲,讲述他的慈爱、怜悯和恩典,所以有人说这个比喻不应被称为"浪子的比喻",而应被称为"慈父的比喻"。父亲节快到了,今天就让我借这一段经文,和大家一起来思考"父爱三部曲"。  相似文献   

17.
<正>在伊斯兰教历史上的伍麦叶王朝时期,伊斯兰世界内部兴起了一场非常神秘的运动,这个运动被称为苏菲主义。苏菲(sufi)这一词汇来自阿拉伯文的suf,意思是"羊毛",表示苏菲派是穿着羊毛做的衣服的人。苏菲主义起源于亚洲和  相似文献   

18.
<正> 琵琶,藏语称之为扎年琴,是藏族地区普遍流传的一种弹拨乐器。"扎"即音,"年"为悦耳。"扎年"原意为悦耳动听的声音,或悦耳的乐器。由于藏区不同的方言,也有记成"扎木念"、"扎木聂"的。有些地方也称为"拜翁"、"拜帛"、"归布"等。因张有六弦,汉语又称为"六弦琴",早期文献中称为"琵琶"。  相似文献   

19.
<正>基督教有一部被称为"神圣经典"的圣经。从信仰及神学的角度看,圣经是"上帝的话语",而从现实的角度说,它只是一本由人写成的书,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一套"66卷(天主教、东正教的卷数较多些)连在一起的书,这就是拉丁文"tabiblia"及英文"bible"的含义。公元5世纪初君士坦丁堡主教克利索斯顿以拉丁文阴性单数名词Biblia指称圣经,意思是"唯一的书",从此Biblia或TheBible便成为基督教经典的专称。  相似文献   

20.
正早些年,看美剧《别对我说谎》时,就了解到人的微表情、微动作会彰显内心的真实意图,刑侦专家便可据此推测人们是否作恶。事实上,人的微动作不但会出卖他们的"恶",也能透露他们的"爱"。朋友小琼和她丈夫王先生被称为模范夫妻,恩爱非常,但我从未亲眼目睹,直到我去南宁拜访小琼。本以为被封为模范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