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国家的宗教教育非常活跃,并行使某种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西方国家的宗教教育在对国民进行道德熏陶和政治控制,培养公民的民族精神和社会信仰,调和阶级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以及解决公民日常的思想问题和精神困惑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宣传思想工作是全党的工作。宗教理论战线担负宣传思想工作责任,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宗教工作的意识形态维度,高度重视宗教领域意识形态矛盾,结合宗教治理方略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加强宗教领域意识形态工作,关键是抓住无神论和有神论、中国化和去中国化两对矛盾,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大原则,坚持宗教中国化大方向,把现实问题搞清楚,把思想道理讲明白,把理论政策宣传好。 相似文献
3.
宗教院校是培养爱国宗教人才、正确阐释宗教教义、培训在职宗教教职人 员的主要阵地,也是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的重要基地。浙江作为全国宗教院校工作重点省份之一,宗教院校众多,办学历史悠久。近年来,浙江各宗教院校以努力培养“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的宗教人才为目标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强调政治引领,将思想政治教育、法治教育和中国化教育贯穿院校建设始终,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办学之路。 相似文献
4.
5.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历史文化现象,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道德和行为,进而影响到人类历史、文化、国际政治、社会生活。文章立足新疆开展无神论教育的地位作用以及教育环境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指出在新疆这样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地区开展无神论思想宣传教育时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7.
马克思恩格斯对宗教问题的论述主要是作为其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部分来展开的。他们思想的发展均以宗教批判为起点,恩格斯更因少年时信仰的背景而经历了个人思想上的激烈挣扎,而他一生对于宗教问题也投入了相对马克思来说更多的关注。本文将以恩格斯为对象,简要梳理其宗教批判思想的演进轨迹。这位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第二创始人"对宗教的认知和态度完全可以作为我们当前审慎的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的宗教批判思想,实质上是19世纪以来越来越鲜明的世俗化过程中反叛宗教神学的一种极端形式。不能从唯物主义世界观直接推出信仰层面的无神论,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以及唯物史观形成,同时也是对无神论的明确的扬弃。马克思对宗教持激进的批判与否定态度,至于把这样的态度解读为宗教精神的再度复活,其实是引伸开来的思想,同马克思本人的宗教批判思想无关。马克思的宗教批判从宗教产生的经济与政治关系入手展开对宗教及其社会现象的意识形态批判,也是一种宗教社会学。马克思的社会概念以及社会主义,意在通过从哲学到共产主义实践的转变成为无神论时代社会共同体的新的信仰,但涂尔干与韦伯则以不同的的方式证明了现代性社会的信仰及其认同依然是诉诸于宗教理解方式。如何面对现代世界宗教现象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是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思想面临的难题。 相似文献
9.
10.
普通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根据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教学大纲和指定的教材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教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除了具备与普通院校政治课教学的共性,还具有特殊性。其特殊在于:宗教院校培养的是具有一定政治觉悟和相当宗教学识的宗教教职人员。 相似文献
11.
对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进行无神论教育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应有之义。党中央已经下发一系列文件,要求在大学加强科学无神论教育。当前我国大学校园中有神论发展迅猛,而大学教育中科学无神论教育十分匮乏,表现为宗教知识通识课不足,有的还缺乏无神论的立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相关内容太少,且收效甚微;科学文化类课程基本无相关内容,无神论教育难以凸显;校园文化充斥大量有神论内容,难觅科学无神论的踪影。要在大学加强科学无神论的教育,首先应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包括开设专门的科学无神论课程,在已有的课程中增加相应的内容,开设专题讲座等等。此外,还应当拓展多种途径,包括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体现和增强科学无神论思想等。 相似文献
12.
2001年11月6日至8日,福建省宗教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在厦门召开。省民族宗教厅厅长林文斌,副厅长余险峰,厅党组成员、厅机关党委书记陈希超,厦门市宗教局局长吴在庆以及各有关设区市宗教局、省级各有关爱国宗教团体、有关宗教院校负责人、班主任、政治教员等共50余人出席了会议。陈希超同志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13.
习五一教授的新书《科学无神论与宗教研究》提出了当前科学无神论研究的三大板块:科学无神论、宗教研究以及邪教与膜拜团体研究,并极力倡导科学无神论的学科建设。本文就该书中引起笔者共鸣的两点内容——“西方新无神论思潮”和“宗教研究中的跨学科视角”进行了一个简要阐释。西方新无神论思潮近几年才兴起,但其社会影响已不可小觑,非常值得我们的无神论研究积极关注。价值无涉原则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石.更是宗教学的分支学科宗教社会学的立身之本:在宗教研究过程中坚持价值无涉可以得出客观公正的研究结论.不仅有利于相关社会政策的制订,而且能够推动科学无神论与国内外宗教研究的交流和对话.从而壮大这一学科的声音。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理论及其对当代无神论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人们正确认识宗教的发生、发展、消亡,提供了基本的原则与方法。在此过程中,也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的若干观点,这些观点让我们认识到:(1)无神论的宣传教育应与宗教发生根源的分析结合起来;(2)无神论的推广应与宗教学研究结合起来;(3)坚持无神论应与坚持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结和起来。 相似文献
15.
高校大学生群体中有一部分人信仰宗教,宗教在高校的蔓延和渗透有扩大的趋势,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何在高校中禁止宗教的传播和影响,当务之急是要开展科学无神论教育,但是教育应遵循反复性、协调性、实效性的原则,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唯有如此,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才能得以真正落实,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思想才能牢固树立。 相似文献
16.
《神学政治论》是斯宾诺莎一生中最具社会影响的著作;这与他对当时传统宗教迷信的批判很有关系。本文拟揭示:这一批判即在于从理论上说明宗教与迷信的区别,论证真正的宗教不是迷信。 相似文献
17.
18.
基督教传教和文化神学进入大学和研究机构是近30年中国宗教发展态势中的重要现象,它突破了中国教育的传统,同西方宗教与教育分离的历史趋势相背离,在海外的某些势力的特别关注下,也值得全国瞩目。 相似文献
19.
20.
2001年11月,福建神学院几位负责人参加省民族宗教厅在厦门召开的“福建省宗教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会上,大家认真学习了国家宗教事务局关于加强宗教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文件。林文斌厅长和余险峰副厅长都作了重要的讲话。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