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4 毫秒
1.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简单生活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农村居民的需求,他们渴求更丰富的夜生活环境。近两年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直是重中之重。城市已经逐渐亮起来,农村景观照明却一直处于落后状态。文章通过研究寒冷地区农村的现状,分析了夜景照明对寒冷地区农村景观的作用以及意义,得出景观照明是寒地农村景观中最适合且最便于实施的景观改善手段,并提出相应的夜景建设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城市建筑夜景照明设计能够反映城市总体经济水平与城市建设,夜景设计是城市建筑夜景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于城市总体夜景内。在夜景设计时引进先进技术应用在夜景环境中,照明成为城市建筑夜景设计主要内容,结合环境美学进而达到独特效果,烘托某种环境氛围,凸显建筑风格。对此,以建筑夜景设计案例为例,就城市建筑夜景照明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发展和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在我国大城市的核心地段,街道地下空间设计也得到了急速发展,并与传统的街道空间相结合,取得了空前的进步。贵阳在各项政策的支持下,街道地下空间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重视。不同区域的街道地下空间,在自然光线、指示标识、功能分区和城市文化等方面的配套设计都在逐渐完善。因此,了解贵阳市现有街道地下空间现状并对其未来设计提出一些见解,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柏林是一个充满活力又平静、满怀热情又深沉的城市,这些内在的气质在其街道空间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整个城市洋溢出一种深沉又有活力的气息。柏林街道艺术是街道空间艺术最顶尖的表现,它完美阐释了空间艺术的美好,走在德国柏林的街头人们能从内心感受到幸福和愉悦。柏林街道的绿化元素、私人园林、街头艺术等不再是僵化的符号,而是完美地与柏林街道融为一体,为城市中的人们提供了美轮美奂的艺术空间,柏林的街道空间设计也给予了全世界街道空间设计的灵感和方向。文章分析了德国柏林街道所蕴含的艺术元素,并且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德国柏林街道空间艺术的启示,提出相应的街道空间建设的策略,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我国街道空间的艺术感。  相似文献   

5.
城市街道空间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生活、交往、活动的重要场所;街道是城市的骨架,是连接城市各生活区的纽带,另外它还是反映城市风貌特色的重要窗口,展示着城市的活力,代表着城市的形象。文章主要研究了上海市安远路主要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人性化的解决方式。首先通过对上海市安远路街道概况及周边居民需求进行调研,通过大量的调查分析,以人的需求为主,并结合人性化设计相关理论知识,对研究得出相关数据加以分析利用,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改进措施。通过对安远路道路的调研,进一步发现当代街道空间所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深思。  相似文献   

6.
城市自建立之初就是通过街道空间来彰显其品性。伟大的街道创造伟大的城市。传统中国城市街道空间以自然主义、等级主义和人本主义的伦理精神造就了许多伟大的城市。当代都市生活日益普遍化、精致化和审美化,街道空间却相反,其文化精神、场所精神与空间正义的缺失,使它失去了滋养与培育人们精神的功能。美丽城市与美丽中国的建设,应该从美丽街道建设着手,构筑立足传统、引领时代精神的文化街道空间,立足绿色、共享理念的"后人本主义"街道空间,立足协调发展理念的公平公正街道空间,是街道空间最内在也最根本的伦理建构和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7.
街道家具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构成元素,在人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关系中起着协调作用。与城市的发展建设相比,街道家具出现了整体散乱、缺乏特色与文化内涵、欠缺维护等诸多问题,与城市公共空间的互融性较差。文章结合相关理论,探究街道家具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设计要点,重点突出其功能作用,与城市公共空间互相衬托,相互融合,以此达到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和提升城市空间魅力的目的,同时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王亚静 《美与时代》2023,(4):100-102
城市街道是人们对城市的第一印象,是城市地域文化和人文涵养的体现途径,亦是城市文化的重要体现方式。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街道逐渐丧失地域特色和文化温度,亟待改善。以金华市街道景观为研究对象,结合金华市地域文脉,从街道景观现状追根溯源,探讨如何提取金华市地域文化要素融入街道景观,寻找当今时代金华市街道景观的更新和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9.
很多时候城市景观是人对一个城市的第一印象,而街道空间是城市景观重要的组成部分,街道空间的品质直接取决于各种地景设施,比如人们对上海的印象除了摩天大楼还会有令人回味的历史街道,法国街道家具研究者、巴黎大学教授卡蒙纳(Michel carmona)说得好:“街道家具设置的目的,是在协助市民重新发现与重新认识街道”。凯文·林奇在《城市的意象》一书中列出了构成城市印象的五个要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林奇认为,人们用这五个要素就可以画出城市的印象图。道路的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街道是城市景观中的绝对主导元素。因此街道家具与城市景观有着看似无关实则紧密的关系。然而在现有的一些对街道家具的研究文献中,主要还是倾向于对街道家具的定义、分类及功能使用等方面,通过对上海街道家具的调查着手研究上海城市景观的进步状况。解放之后至今,上海街道家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梳理上海街道家具发展的历程的同时,探索了上海街道家具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街道是城市活力的体现,街道不仅可以丰富城市的空间,同时也反映着多彩的人文环境。街道不仅仅需要承载着交通运输的功能,同时也是居民赖于生存的空间,街道是伴随着那里的建筑而存在,正是由于沿着建筑物,它才能成为街道。通过对武汉中山大道的改造变迁,分析如何将城市街道社会功能和美观问题有机结合,街道美学如何运用在街道空间设计中。  相似文献   

11.
张灵 《美与时代》2023,(3):67-69
随着旅游产业的升级,夜景观光活动日渐活跃,极大地促进了夜游产业发展。但部分城市夜游景观设计依然停留在传统的夜景照明、主题灯会等传统设计方式上,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夜游体验创新问题。现阶段,在进行城市夜景设计时,除了要不断挖掘旅游资源,打造旅游IP,还应引入前沿科技,融入新媒体艺术,不断丰富城市夜间旅游项目。新媒体艺术是科技进步与艺术观念更新的产物,与城市夜游景观相结合已经成为城市景观发展的主要趋势,能够推动城市景观升级与创新。  相似文献   

12.
以体现人文特性的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为探讨对象,针对城市街道中城市公共设施建设中所表现出的一系列特征进行研究,尤其是在人文特性的表达层面上,梳理总结出街道中的设施在人文特性展现上的优缺之处,根据对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的理解与思考针对不足的情况提出改进方向和方法。这样不仅对当前城市公共设施设计方面的问题解决具有积极的作用,而且对其他城市的公共设施设计的问题及时发现以及改进具有推动价值。通过本次设计研究能够改善城市的公共设施的行业发展以及城市当中空间和谐氛围的营造。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幸福指数的要求逐渐增加,在此基础上,人们对所生存的环境要求也逐渐提高,并且对环境产生了忧患意识与不断思考。景观空间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被人们重视起来,同时也成为人们工作之余舒缓身心、减轻压力,与人交流必不可少的公共空间。这对于景观空间的完整度、体验度以及配套设施就提出了更高的需要和追求。长春市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其景观空间改造不仅关系到城市形象的塑造,还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长春市冬季漫长严寒,降雪量大,夏季短暂而凉爽,这种气候特点对城市景观的规划与设计提出特殊要求。因此,探究长春市的景观空间改造,不仅有助于提升长春市的城市环境质量,而且能为其他寒地城市提供宝贵的参考和经验。  相似文献   

14.
正一、当前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存在的问题(一)文化性设计的缺失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发展的组成部分,不仅是人与城市融合存在的重要场所之一,也是城市文化传播的媒介之一。因此,城市公共空间中包含了诸多发展的文化内涵。而在现实设计中,不少城市注重城市经济的增长,而忽视城市文化性的设计;注重建设的规模,而忽视城市特色的体现,大规模而缺乏文化的城市广场、城市公园、城市街道层出不穷。如不少城市热衷于搞"形象工程",而忽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社会的物质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工作环境的需求亦有较大的改观,从传统的只注重办公需求开始逐渐转向关注人文办公的需求,对办公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性化的城市办公空间景观设计是城市总体景观规划设计的一部分,近些年流行的"绿色办公"、"生态办公"的实质,就是创造优美舒适的空间环境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办公活动需求。因此在应对城市当中的办公空间这一设计问题上,我们需要通过探索与实践致力于通过整合科学和设计,来改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城市化发展步伐逐渐加快,城市发展对于复合化和集约化空间的需求越来越高,很多城市开始将城市综合体的建设提上日程。现阶段,商业综合体在我国大中城市快速发展,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活动空间,带给了城市大众新的活动参与和体验。文章简要分析了城市商业综合体的相关概念,探讨了城市商业综合体外部景观空间环境设计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的作用,又对现阶段我国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环境设计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作出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关改善措施,希望对城市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环境设计能有更好的认识,也期待城市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在环境设计下更加的人性化、合理化,更加具有城市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7.
李斯宇 《美与时代》2014,(10):12-12
创造美的城市是景观设计的目标,而历史地域文化则是城市美的源泉。在具体的延续文脉设计方法上,以保持历史和空间的连续性为原则。四种具体的设计方法是修缮、调和、对比和转化,它们都是对城市记忆“象”的把握。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当前现代城市的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也逐渐成为了限制和影响人们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立足于现代城市居住区的外部空间设计现状,首先介绍了外部环境空间组织的基本原理,然后分析了现代城市居住区外部环境的绿化设计策略,最后则是结合上述内容对于人的行为需求对于现代城市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设计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判断与阐述,也希望能够为我国外部空间环境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创设条件。  相似文献   

19.
王莉 《美与时代》2007,(12):86-8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建设发展很快,一幢幢各具特色的建筑物拔地而起,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紧随其后的城市夜景照明也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刘玥  马辉 《美与时代》2024,(2):46-48
在四川省宜宾市老年人口不断增长的背景下,宜宾市滨江路生活性街道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在老年人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又因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所以老年群体对滨江路生活街道的适老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近年来,适老化改造多集中于老旧小区,街道的适老化并未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滨江路在适老性上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因此,有必要对滨江路生活街道的适老改造进行探讨。适老改造不能仅凭直觉这一主观因素,还应考虑客观因素。空间句法理论能从定量的角度反映空间使用关系与空间结构状况之间的关系。因此,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空间句法参数的分析,从多个层面深入探讨生活性街道的适老化设计,以提高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及其对生活性街道空间的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