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990年i月26日至同年2月25日)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研完马克思、恩格斯与社会史研究王先明光明日报 1990·2一21马克思早期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演变孙昌育涂 赞唬武汉大学学报(社)1990年第1期马克思的实践反思规律陈志良社会科学战线 1990年第i期马克思唯物主义基本含义探析王南提南开学报 (社)1,90年第1期论马克思“全面地发展生产力,的思想朱奎保 苏州大学学报(社)199。年第i期正确理解“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王成稼经济 研究199。年第1期论马克思历史观的本质郝立新教学与研究 1990年第1期西方关于马克思晚年a人类学笔记”主要观点论析 …  相似文献   

2.
一鲁克俭同志在《哲学动态》2007年第4期发表的《“古典古代”等于“奴隶社会”吗?———重新解读马克思的“古代生产方式”》(以下简称《鲁文》)一文中,谈到我“把‘古典古代’与‘奴隶社会’划了等号”,并指出“这是对马克思思想的误读”。事实上,不是我误读了马克思的思想,而是鲁克俭同志既误读了马克思的思想,又误解了我的思想。我在与段忠桥教授讨论的两篇文章(《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发表的《对质疑“五种社会形态理论”的质疑》;《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6期发表的《关于五种社会形态理论和三种社会形态理论的讨论》)中,确实把马…  相似文献   

3.
在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中,“全面”的思想实质究竟是什么?其含义又是什么?特别是研究马克思的这一思想的方法论前提又应当如何确立?一句话,我们究竟应当如何看待与理解马克思的这一学说?对此,韩庆祥同志在同笔者商榷的论文中(见《哲学研究》1990年第6期。以下简称“韩文”),提出了如下的结论性意见:(1)马克思对人本质问题的认识达到  相似文献   

4.
<正>一些国外的生态哲学家,包括部分"生态马克思主义者",多次提出历史唯物主义与生态思想是否相容的问题。笔者认为,环境(生态)危机无疑不是马克思那个时代的问题与挑战,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和《资本论》等文献表明,唯物史观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学思想,马克思将其具体贯彻到了对资本主义的分析和批判中。因此,发挥和发展马克思的生态学思  相似文献   

5.
邹诗鹏 《哲学研究》2012,(5):3-13,128
<正>青年马克思思想发展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即《德法年鉴》时期(1843年夏至1844年2月),这是一个马克思本人告别古典自由主义以及浪漫主义传统,转向激进民主主义思想,进而孕育共产主义思想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马克思集中撰写了几部政治哲学著述,即《〈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  相似文献   

6.
马歹lJ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面临新的挑战白东明·齐齐哈尔师范 学院学报(社)1987年第8期马克思早期无神论思想的演变及与费尔巴哈的关系 趁仲其人文杂志1987年第4期对马克思完成两大转变性质的再认识—与金羽等 同志商榷焦坤理论探讨1987年第4期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国家学说的发展蔡定剑政 治学研究1987年第4期青年马克思资本概念的起源和异化劳动谢霖河 北学刊1057年第4期恩格斯自然科学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作用孙纪成 社会科学(上海)19云年第7期论新时期内在矛盾型悲剧—对马克思悲剧理论的 再理解傅书华当代文艺探索1987年第4…  相似文献   

7.
(1984年5月26日至同年6月25日)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研究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形成过程及其理论结构 张曙光社会科学战线198召年第2期马克思的哲学与历史方法论〔美〕麦克伦 南文摘1984年第4期马克思的四种历史观:马克思思想发展的探 讨〔美〕亚当森文摘1984年第4期卡尔·马克思和马克斯·韦伯〔英〕刘易 斯文摘1984年第4期马克思与社会分析:对方法论的探索〔印 度〕萨利克沃尔文摘1984年第4期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观点 〔美〕吉尔明斯特文摘1984年第4期马克思的异化和人剥削人的概念是对资本主 义的科学批判〔苏〕科索拉波夫文摘,19…  相似文献   

8.
(1990年6月26日至同年7月25日)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研究应该从国际交往的作用理解“跨越,问题一一与叶 险明同志商榷洪承得昊起云哲学研究 1990年第s期评所谓“第二代马克思主义刀洪奇相求是 1990年第1峨期马克思的实践唯物论与恩格斯的辩证唯物论穆瑞 智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1990年第3期音年马克思与费尔巴哈陶富源哲学研究199。 年第8期论青年马克思的主客体思想池超波厦门大学学 报(社)1990年第2期马克思论异化(中)厂南〕马尔科维奇现代外 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0年第6期马克思论法哲学的叙述方法公王祥江海学刊 z。。o年第4期对“重建…  相似文献   

9.
(1990年9月26日至同年10月25日)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研究对马克思恩格斯“两个必然,理论的探讨程思进 王洪楚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1990年第5 期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发展的主线董仲其社会科 学研究1990年第6期马克思对传统哲学“本体论,的辩证扬弃孟宪忠 天津社会科学1990年第5期马克思“人类学笔记,中的方法论原则马润青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199。年第5期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与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一一 与甘建民同志商榷启良理论探讨1990年第 6期评西方学者对恩格斯晚期哲学本体论思想的理解 靖建瑞深圳大学学报(社)1990年第8期关于列宁真…  相似文献   

10.
书讯二则     
《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陈先达、靳辉明著,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1月版,28.8万字,定价1.25元。这是一本研究马克思早期思想的专著。书中论述了马克思从黑格尔经过费尔巴哈,走向历史(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过程,阐述了马克思从自身世界观的转变到创立科学社会主  相似文献   

11.
<正>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的社会历史观,是正确把握历史的锐利思想武器。与唯物史观同时提出来的世界历史思想,在马克思对历史的把握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长期以来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却被淡忘了。由于世界历史思想首次完整地表述于1846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而这本书一直到1932年才得以问世,普列汉诺夫、列宁等许多权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终生都未读到这本书,所以在他们对唯物史观的阐述中,很自然地就出现了世界历史思想的空场。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证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12月27~2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与清华大学哲学系联合主办的"首届全国马克思哲学青年对话会"在清华大学举行。来自全国部分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6名青年学者参加了对话会,并围绕马克思与黑格尔哲学关系中的三个重要理论问题展开了讨论。一、如何理解马克思与黑格尔思想中经济学与哲学的关系对这一主题,与会对话者分别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南京大学哲学系孙乐强副教授认为有必要系统梳理黑格尔思想中的经济学思想,以便拓展我们理解马克思思想中从哲学向经济学转变的理论与现实的  相似文献   

13.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清算(上)萧灼基求索 1982年第4期青年黑格尔运动与马克思早期思想演变的关系蒋申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1982年第4期存在主义对马克思思想的解释——评《辩证理性批判》 [法]R·阿隆哲学译丛  相似文献   

14.
冯锋 《现代哲学》2000,(4):37-41
从1842年的《莱茵报》时期到1846年8月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完成的4年间,马克思完成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一次深刻的革命。标志着唯物史观创立的《形态》无疑是这一时期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中的制高点,其中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首次论述,我们称之为表述Ⅰ。13年后,马克思在1859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对唯物史观又作了经典式的论述,我们称之为表述Ⅱ。我们认为,马克思关于唯物史观的这两次表述之间,既相互联系又存在着差别,是认识上的深化过程。下面我们试图从这种认知出发,来重新探讨一下马克思关于唯物史观科学内涵的基本观念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5.
(1981年4月26日至同年5月25日)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与实用主义的根本分歧李英 《社会科学研究》1981年第3期学习马克思恩格斯论述党风的思想牛甲 英等《人民日报》1981年6月8日论马克思和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关系 〔东德〕W·毕雅拉斯等《哲学译 丛》1981年第3期马克思思想的形成〔英〕R·博尔基 《国外社会科学动态》1981年第6期论青年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关士勋《学 习与探索》1981年第3期再谈马克思的不断革命论—答徐经泽同 志辛仲勤等《文史哲》1981年第 3期也谈马克思论“人化了的自然”张帆 《哲学研究》1981年第4期毛…  相似文献   

16.
(2990年3月26日至同年4月25日) 马列主义经典作字思想研究评《当代中国的文化难题》对马克思历史观的“补 正”李鸿烈哲学研究1990年第2期关于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几个问题江丹林哲学 研究1990年第2期论马克思主义者阐释马克思美学思想的两种方向 聂运伟湖北大学学报(社)199。年第2期马克思学说的一体化及其实质衣俊卿天津社会 科学1990年第2期论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精髓一一兼与佘树声同志 商榷赵馥洁人文杂志199。年第2期论马克思的“感性世界”理论王永昌文史哲 1990年第2期必须正确理解马克思关于“重建个人所有制”的论 点刘光杰江汉论…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与马基雅维里(NiccolòMachiavelli)对待道德的态度是双重的,而不是矛盾的。研究马克思与马基雅维里之间的思想关系,有助于解决卢克斯所提出的、马克思对待道德的矛盾态度问题,有助于理解和反思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特别是葛兰西与阿尔都塞对马基雅维里思想的借用。马基雅维里既批判道德为"对事物的想象",又要求复归"古代的德性"。马克思批判道德为意识形态,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仍具有道德谴责意味。马克思与马基雅维里既批判道德又实现道德,这正是黑格尔"伦理生活"之义。同时,马克思与马基雅维里之间也存在很大的思想差异:第一,他们对伦理生活内容的理解不同,马克思的伦理生活是消除民族差异和消灭阶级的共产主义,马基雅维里的伦理生活是统一的民族国家、为共和国奠定基础的君主国;第二,他们所认为的伦理建构所需的客观条件是不同的,马克思强调经济条件,马基雅维里更加关注政治秩序。  相似文献   

18.
(1986年12月26日至1987年1月25日)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研究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不同层次原理的时空界限 段若非学习与研究1987年第1期马克思主义“国家消亡”思想的实践意义—兼论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指导思想侯惠勤张 凤阳南京大学学报(社)1987年第1期论马克思的社会人类学思想俞吾金复旦学报 (社)1987年第1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与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发展卢 忠仁社会科学(上海)1987年第1期马克思论亚洲国家封建社会长期停滞不前的原因 —与徐咏祥同志商榷张振国马仲良理论 探讨1987年第1期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人道主义吗?—论马克思…  相似文献   

19.
(1983年10月26日至同年11月25日)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研究马克思的哲学—历史观念中人与大自然的 关系问题〔苏〕r.A·达维多娃哲 学译丛1983年第5期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辩证法〔苏〕H·H· 拉宾哲学译丛1983年第5期从马克思的博士论文看他的异化观〔苏〕 H·H·伊万诺娃几·B·克留契柯夫 哲学译丛1983年第5期对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光辉思想 的探索武可熹吴晋生社会科学〔}: 海〕1953年第9期马克思是怎样使用异化概念的?杨洛甭 庆日报1953.12.5关于“出发点”和“空白点”问题的对话 金守庚光明日报1983.11.7“异化”概念和马克…  相似文献   

20.
(1989年12月26日至1990年i月25日)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研究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还是反对和否定马克思主 义?—对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几个论点的剖析 初雪中国青年论坛1989年第6期马克思论古代亚洲社会经济形态与家长制家庭公社 问题苏凤捷扬州师院学报(社)1989年第 4期马克思论美感的特殊性柴德屠辽宁师范大学学 报(社)2959年第6期马克思的艺术主体意识论与弗洛伊德的潜意识柴 自生。学习与探索199。年第1期列宁的反映论原则与发生认识论的贡献周和岭 安徽省委党校学报1989年第4期谈谈学习《哲学笔记》的几个问题谷景华内蒙 古师大学报(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