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罗国杰先后主编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伦理学教程》《伦理学》以及撰写的数百篇学术论文,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全面研究社会生活中的道德现象,在对一般的道德理论问题研究的基础上集中阐释了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规范体系,落脚于社会主义新人的实践养成和人格修养,阐发和论述了一系列伦理学的基础理论范畴、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建构了一个融理论伦理学、规范伦理学、美德伦理学和实践伦理学于一体的教材体系.这一教材体系既契合道德生活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目标追求的理论意蕴,又凸显出了新中国伦理学教材体系和学科体系应有的原则、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此后伦理学教材体系建设提供了基本的框架遵循、理论模式和发展方向,其贡献尤当被人们铭记.  相似文献   

2.
江西省伦理学研究会于今年4月16—17日在南昌召开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伦理学及德育和研究工作者共45位代表。 会议期间,省伦理学研究会会长张海仁同志总结了本省近年来伦理学的教学、理论研究方面的情况。到会代表认真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伦理学研究会第五次年会于1987年12月11日至16日在三明市举行,会议认为,十三大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我们学习、宣传、研究伦理学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社会中的道德结构,具有四个层次。最高层次是共产主义道德;第二个层次是该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道德即社会主义道德;第三层次是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最后一个层次是社会公共生活准则。每一高层次的道德都包括了较低一层次的道德的内容。道德层次不同,体现的道德境界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4.
伦理学的研究,近年来不断的深化。这种深化的趋势,表现之一是理论水平、学术思想日益提高。学者们自由他研讨问题,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思想、新结论。例如,关于道德权利的认识,关于道德特殊本质的探讨,关于社会主义分配公正问题的研究,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究竟应当实行何种道德等等,都有新的进展。 表现之二是伦理学的应用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有的学者,依据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基本方法原则即理论联系实际,踊跃探索现实生活中的伦理道德问题。例如,权力与道德、经济改革与道德、企业文化与道德等,并且已经发表,或即将出  相似文献   

5.
罗国杰是新中国伦理学事业的奠基者,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开拓者,他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德性伦理学体系。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中,他以集体主义为核心,构建了一个包括道德基本理论、道德规范体系和道德品质构成的完整理论体系。他的集体主义思想坚持集体利益至上的原则,以集体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强调在实现集体利益的前提下保障个人正当利益。罗国杰集体主义思想直接影响了党中央把集体主义确立为社会主义道德基本原则,对于推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道德与文明》已经创刊十周年了。她诞生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改革、开放和学术繁荣的社会环境里,顺应中国伦理学的振兴与发展的历史性需要而创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在高速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而社会主义道德文明的建设需要有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理论的研究和指导。《道德与文明》十  相似文献   

7.
从伦理学的视角考察社会角色,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着伦理秩序、道德应当、角色责任等伦理意蕴.就角色理论和伦理学的逻辑延展而言,角色伦理是以社会学与伦理学的交叉为学理依据,以伦理学为视角,研究社会角色的权责关系、角色道德及其伦理行为模式的一种理论维度.就社会角色实践意义而言,它是与角色的身份地位相契合的权责伦理定位、道德规范和伦理行为模式.角色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吁求为角色伦理提供了实践基础,角色伦理为角色实践提供了价值导向和理论支撑,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伦理基础.  相似文献   

8.
<正>作为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伦理学家,新中国伦理学事业的奠基人,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开拓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理论的创建者,罗国杰先生把毕生的教学研究与社会主义伦理学事业与国家前途结合起来,在伦理学理论创建、研究以及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卓著成就。罗国杰先生逝世后,备极哀荣,党和国家领导人、学术界及社会其他各界都对之表示了深  相似文献   

9.
重庆市伦理学学会为努力宣传十三大精神,促进重庆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从1988年5月初开始,在重庆人民广播电台《理论与实践》节目里举办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建设”专题广播讲座。讲座共16讲,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们进行道德建设的出发点为中心,密切结合实际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道德、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的特点、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经济体制改革与道德、政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3月9日,罗国杰教授与世长辞,伦理学界沉痛哀悼。罗国杰先生是著名的哲学家、伦理学家、教育家。他不仅是新中国伦理学事业的奠基者、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开创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理论的重要创建者,而且是中国第一份伦理学专业期刊、中国伦理学学会会刊《道德与文明》(原名《伦理学与精神文明》)的主要发起者、创办者,并先后担任主编、编委会主任。罗国杰教授也是在《道德与文明》上发表文章最多的  相似文献   

11.
天津伦理学会于12月召开1987年伦理学年会,参加会议的代表60多人。此次年会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状况、集体主义原则如何体现、商品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生产力标准与道德标准等四个专题进行了讨论。会长温克勤同志对国内伦理学理论方面的问题作了介绍。副会长商志安同志对天津市1987年伦理  相似文献   

12.
2011年5月7日至8日,由中国伦理学会、天津社会科学院《道德与文明》编辑部、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哲学系共同主办,《道德与文明》编辑部承办的"文化‘三自’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研讨会在天津如期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伦理学研究会第二届年会,于1987年6月2日至5日在衢州化学工业公司召开,与会代表三十五人,收到论文十七篇。会议围绕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这一中心议题,展开了热烈的探讨和交流。大家认为,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和对外开放不断加快的新形势下,伦理学理论的研究必须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而职业道德建设在整个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又具有突破口的特殊地位。因为职业道德可以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的原则、规范同社会各成员的职业利  相似文献   

14.
基本理论道德建设是两个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李奇 哲学研究11道德建设的大纲许启贤学习与研究12浅论中国特色的道德文明樊浩南京师大学报4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宋惠昌 理论 月刊lO共产主义道德的八对范畴李光耀高等学校 文科学报文摘5关于伦理科学体系的一点思考俞晓阳 国内哲学 动态ll伦理学基本问题之管见陈楚佳郑洲大学学报8再论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兼与谭维克、陈平等同 志商榷壬兴洲东北师大学报4《“伦理学基本问题之争”外议》质疑夏伟东 国内哲学动态12伦理学研究方法新探魏磊等学习与探索4伦理学现代化的思考李抗美江淮论坛…  相似文献   

15.
自中共中央十二次代表大会强调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大意义以来,关于共产主义道德的一些理论问题,一直是国内学术界比较关注的课题。近两年来,伦理学界在研究共产主义道德的内容、共产主义道德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提倡共  相似文献   

16.
后苏联时代俄罗斯伦理学研究的路径演变及范式转向反映了社会道德意识形态的变化,研究呈现出可以纵向探究和横向考察的理论空间。历时态变迁中的后苏联时代俄罗斯伦理学,其研究的实践进路体现在伦理学研究的整体裂变、社会适应、理性转变和价值传承上;共时态视野中的后苏联时代俄罗斯伦理学,其主要特征之一就是政治伦理学、生态伦理学、经济伦理学、宗教伦理学等伦理学分支学科研究的范式转向。后苏联时代俄罗斯伦理学研究的路径演变及范式转向是社会生活对道德意识形态建构提出的具体要求,它既反映了俄罗斯社会从社会主义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转变,同时又在道德层面持续指引和反映着俄罗斯社会发展的演进历程。  相似文献   

17.
陕西省伦理学研究会于1990年12且22日在西安举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会员们围绕着“如何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现就讨论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2013年11月10日至11日,由中国伦理学会会刊《伦理学研究》杂志社、中国经济伦理学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伦理学研究》创刊十周年暨第七次全国经济伦理学学术研讨会"在湖南师范大学隆重召开。《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哲学动态》、《光明日报》理论部理论版、《道德与文明》等学术报刊的主编或编辑应邀出席会议。来自全国  相似文献   

19.
探寻政治生活的道德合理性与正当性,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提供理论支持,是政治伦理学研究的主旨和核心,也是当代政治伦理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20.
动态资料     
中国伦理学会第五次理论 讨论会将在长春召开 为了发展和繁荣伦理学研究,进一步发挥道德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中国伦理学会决定于今年7月15日——20日在长春市召开中国伦理学会第五次理论讨论会,并进行第三届理事会的改选工作。会议由全国伦理学会与吉林省社联共同发起主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