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探究的是客家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景观设施设计当中的应用问题。文章有效梳理了我国的客家传统文化元素,将元素背后的内涵进行了有效的分析,并以形态和内涵为基础,结合景观设施的功能,创新设计客家传统文化元素,不仅可以使客家传统文化元素和景观设施得到更好的结合,还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我国的客家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
城市公共设施中的视觉艺术在现实生活中可以说已经成为了城市文化的一个象征,一个在设计整体上视觉元素突出的城市公共设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时尚简约的设计方法,新颖的颜色搭配,舒适的感觉体验,都为公共设施的设计带来了新的生命。公共设施要从整体上进行配套设计,从城市文化中发觉设计灵感,将会为城市文化的发展带来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古代先人智慧的结晶。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也能够提升城市公共设施的艺术性建设,可谓是一举两得。文章将主要阐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简介、中国传统文化在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以及提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城市设施建设中的建议,旨在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与提升城市建筑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4.
李博 《美与时代》2015,(1):63-65
每座城市所具有的独特的城市地域文化是城市公共设施设计者的重要灵感源泉。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可以从地域历史、地域民俗、地域建筑、地域材质四个角度,巧妙地运用地域文化元素,使公共设施不仅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还能反映城市的历史文化风貌。成都市的公共设施设计就是其中的典范,值得我们研究借鉴。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城市公共设施设计思路的研究,提出地域文化的重构策略。从地域文化与公共设施设计的关系出发,分析实现城市公共设施地域文化重构的主要途径,提出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中的应用策略,总结未来城市公共设施与地域文化相融的合理途径。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公共设施已经成为一个城市的名片,作为城市的文化符号,公共设施设计应该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结合城市建设的文化内涵,探讨在设计过程中融入地域化的文化特色,能够有效反映整个城市的文化和品质,这成为城市精神的重要载体。文章主要研究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中的应用,并借助于实例探讨其与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的融合,希望相关设计人员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常熟市公交候车亭现状问题剖析,指出地域特色的塑造是城市建设的核心所在,提出通过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特色文化与元素,营造地域特色公交候车亭,塑造鲜明的城市形象。并结合具体设计案例,结合我国公共设施建设要求,力求为城市公共设施建设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与思路。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经济水平快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对城市公共设施有了更高的追求,这促使着城市公共设施的完善。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当前城市公共设施设计过程中也会运用环保元素。文章针对当前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综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对新的城市公共设施设计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9.
城市公共设施是城市空间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它是提升市民生活品质、体现城市品位的重要内容。目前,国内城市公共设施在设计上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其一,设计形式比较单一;其二,细致的人性化设计不够;其三,系统协调性有待提升。在"宜居城市"、"生态城市"理念的推动下,城市公共设施建设也出现了一些新趋势、新导向,可以遵循安全性原则、功能性原则、人性化原则、协调性原则,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1.挖掘地域文化与各种艺术元素,彰显城市特色;2.依照城市各功能区域,进行模块化的系统设计;3.结合当地大众需要与大众审美需求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0.
城市文化形象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大众对城市活力、实力、魅力等文化要素的感知与评价,它包含了城市文化形象的理念、行为、感知三个层级。公共设施作为城市文化形象感知层级的重要载体,相比较体量庞大的标志建筑、公园、广场景观等,更符合城市人性化、情感化、体验化的社会大众需求。文章从公共设施与城市文化形象相关性出发,提出城市公共设施系统化设计策略,并以龙口市徐福街道公共设施系统设计为案例,阐明公共设施系统化设计对于提升城市文化形象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章研究客家婚俗文化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寻传统客家婚俗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表达方法,对其内涵进行提炼、整理与归纳,创造性地与城市景观相融合,在保护传承客家婚俗文化、维系客家族群的同时,也为城市地域文化景观构建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三门峡市位于我国河南省西北部,西可望古都陕西省西安市,北与黄河相隔,可与山西省呼应,是豫、陕、晋三个省份交界的经济、文化中心。三门峡市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文化底蕴极为深厚, 2017年12月荣获中央电视台评选的"十佳魅力城市"之称号。三门峡地区的传统文化元素有着悠久而又绵长的历史,是中原古代先贤智慧的结晶。推动三门峡地区的传统文化元素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是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体现,亦是提升三门峡地区城市公共设施艺术价值的重要举措。文章结合三门峡地区重要的传统文化元素,系统阐明这些元素于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中的重要应用,以便为传承和弘扬中原地区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王婷 《美与时代》2014,(4):62-62
在景观设计中,公共设施是户外空间环境中非常重要的构成元素,它不仅是连接人与环境的重要文化要素,也能展现不同城市文化底蕴和地域特征。通过以郑州城市公园中的公共设施为研究对象,调查城市公园公共设施的现状,分析其现存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4.
城市公共环境设施作为城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与城市建筑、城市环境共同诠释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城市的特色风貌。因此,城市公共设施必须与城市文化形象相和谐,以城市文化为导向来进行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泰州市三水湾景区作为代表城市形象的核心景区,在环境设施设计中应在造型、材料、色彩等方面结合泰州市文化符号,使设施与泰州文化相融合,塑造具有泰州文化、景区特色的环境设施,促进景区的文化内涵,彰显泰州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5.
城市公共环境设施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便利的同时,也是承载城市特色文化的物质载体。民俗文化具有地域性,也是城市性格的基础。把富有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元素应用到现代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中,从现代审美的视角重新演绎民俗文化,不仅可增强城市环境设施设计的内涵,体现大众审美情趣,也是民俗文化再生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传统建筑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如何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当下一个热门的话题。文章基于设计《围龙山廊———基于城市社区的空间可变性重塑与新生模式探索》而延展出来进行相关理论探索研究。设计是以广东地区的客家围龙屋这一传统民居为基础,对其中传承的优秀传统文化加以提炼和重构,形成新的构筑形式,以适应现代的生活方式,在使用中形成对传统文化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解析岭南传统民居建筑"客家围龙屋"的建筑构造,提炼客家围龙屋特色建筑形态产生、形成的历史缘由及思想理念,通过工夫茶盘设计案例的实践,探索了岭南文化元素"客家围龙屋"与现代创意设计的跨界融合和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8.
重庆的文化在重庆历史的浪潮中沉淀形成并不断提升为新的意识形态,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重庆独特的大禹文化、陪都文化、西南风情使得重庆在西南片区形成自己独树一帜的文化风格,在公共设施的设计中,我们能够将这些文化情怀与现代科技材料相结合,并从文化底蕴中抽取出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与传统图纹,进行现代化的公共设施设计,这样在具有现代工艺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公共设施的设计上体现出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与传统文化的融合。这是新旧时期的碰撞,使现代设计绽放文化底蕴的火花。  相似文献   

19.
以体现人文特性的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为探讨对象,针对城市街道中城市公共设施建设中所表现出的一系列特征进行研究,尤其是在人文特性的表达层面上,梳理总结出街道中的设施在人文特性展现上的优缺之处,根据对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的理解与思考针对不足的情况提出改进方向和方法。这样不仅对当前城市公共设施设计方面的问题解决具有积极的作用,而且对其他城市的公共设施设计的问题及时发现以及改进具有推动价值。通过本次设计研究能够改善城市的公共设施的行业发展以及城市当中空间和谐氛围的营造。  相似文献   

20.
王天亮 《美与时代》2023,(1):104-106
在现代城市发展趋于国际化的今天,传统文化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中国作为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大国,海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中乃至国际交流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且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具有独具一格的艺术美。随着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以及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地域文化元素的应用备受大众的关注与推崇。在智慧城市建设的背景下,以智慧路灯为设计载体,结合实例进行地域文化元素的应用与设计方法的研究,希望可以提高人们对地域文化元素传承、应用、发展的重视,同时希望可以完善智慧城市中智慧路灯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