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2 毫秒
1.
基于网络效应理论研究国内三大数字云音乐平台发展进程和方向,可以发现虽然国内三大数字云音乐平台发展策略各有异同,但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平台用户规模扩大,使平台增值,三大平台发展进程都是通过云音乐App中多个功能模块设置和音乐人才扶持计划来实现网络效应。三大云音乐平台通过各种机制设置,满足用户多层次个性化需求,推动平台生态圈正循环发展。这个过程中产生经济效益的过程,就是实现网络效应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曹灿 《四川心理科学》2014,(15):155-155
识谱是打开音乐大门的钥匙。中国有句俗话:“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几年的音乐教学实践,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工作中,我不自觉的运用了它。小学生喜欢音乐课,他们求知欲强,可塑性强,但理解力差,理论实践知识较少,我针对小学生的这个特点,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形式和手段,由浅入深,又简入繁,循序渐进地进行音乐识谱教学,制定教学计划,确定音乐教学进度中识谱的内容,有的放矢的进行识谱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流行歌曲进入校园,走进课堂这个现状,它既是时代的产物,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根据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在音乐教学中灵活的运用流行音乐的元素,将是对新时期音乐教师教学技能和教学观念转变的一次考验。  相似文献   

4.
音乐课是一项综合课,如何把这门课与美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值得我们音乐教师探讨的课题。本人就这个问题谈几点认识。 首先,谈谈在音乐教学中美育的作用。音乐教学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学音乐不仅是为了学习音乐知识,更是为了净化人的心灵,美化人的品格,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启迪人的智慧促进大脑均衡发展,增长人的聪明才智,促进人的身心健康。音乐教学要从思想内  相似文献   

5.
为弘扬道教文化,展示道教音乐的动人魅力,并通过道教音乐这个平台,在两岸之间搭起情感沟通和心灵沟通的桥梁,中国道教协会和台湾中华道教会经过协商和认真的筹备,于2005年7月底8月初在台湾举行以“蓬莱仙韵颂太平”为主题的海峡两岸道教音乐会。在中国道教协会的组织下,大陆道教音乐赴台演出团由江苏苏州姑苏仙乐团、江西龙虎山天师府道乐团、湖北武当山道教武术音乐团、四川青城山道乐团和成都青羊宫道乐团等5个道乐团组成。演出团由国家宗教事务局郭伟司长担任顾问,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担任团长,副团长有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黄信阳、…  相似文献   

6.
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音乐的创作、表演、传播、接受的方式都已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方式已经越来越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数字信息环境下,高中音乐鉴赏课程需要进行相应的变革,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媒介素养,精选教学内容、补充贴近时代前沿的作品,开放教学方法、加强课堂的自主互动,丰富教学手段,重视数字技术运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领教学方向,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审美观念.  相似文献   

7.
为弘扬道教文化,展示道教音乐的动人魅力,并通过道教音乐这个平台,在两岸之间搭起情感沟通和心灵沟通的桥梁,中国道教协会和台湾“中华道教总会”经过协商和认真的筹备,于2005年7月底至8月初在台湾举行以“蓬莱仙韵颂太平”为主题的海峡两岸道教音乐会。在中国道教协会的组织下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相声小品节目因其幽默性、通俗性、互动性、主题鲜明突出等特点,在当前高校综艺晚会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在这个平台上延伸出了相声小品队学生团体.如何加强这个团队的建设,使其在整个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作用?笔者作为学院艺术团曲艺队的指导老师,在长期的实践中一直摸索和总结,并针对当前大学生相声小品队伍的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做如下思考.  相似文献   

9.
<正>“体验”是初中音乐教学的核心。初中音乐体验性教学从学生的已有音乐知识、经验等出发,关注学生的知识体验、表现体验、文化体验。体验性教学促进了学生的音乐理解,激发学生的音乐建构、创造。在体验性教学中,学生的音乐知识、音乐情感、音乐审美、文化精神、品质修养等融合为一个整体。初中音乐教学不仅是知识、技能的教学,更是体验的教学。“体验”应当是初中音乐教学的核心。所谓“体验”,是指“对当下所经历事情的感知、判断、期待与表达”。  相似文献   

10.
在交互产品开发领域,本科层次的学生组成开发团队,进行项目开发实践,是教学中的必需环节。学生团队和职业团队之间存在诸多的不同点,要掌握、利用这些不同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团队加以引导、鼓励、管理,让学生团队的组织与建设呈现良性发展,最终使得学生在此类实践中能够切实得到锻炼。  相似文献   

11.
音乐教学由于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在与美学"交流"的过程中别具一格,逐渐形成了学科特有的特点。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就是一种有益的尝试,营造多审美通道的音乐课堂应当成为音乐教学的追求。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这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里,音乐一直都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文化形式,从六代的乐舞、隋唐的大曲、明清的曲艺到现代音乐,无论在表演还是理论上都有令人瞩目的成就。从音乐美学角度来看,早在先秦时期,先人就已经将目光从音乐的表现移开,透过现象寻求音乐的本质,故有了“无声之乐”的理论。“无声之乐”即没有声音的音乐,人的听觉器官无法感受的音乐,必须用心去聆听的音乐。历史上,儒家、道家、佛家都有“无声之乐”的观点,但在内涵上却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13.
地方高校音乐院系要充分利用自身在教育、学术、人才、科研等方面的音乐教育资源优势,努力构建服务社会的有效机制。湖北文理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在服务社会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社会服务意识有待增强;人才培养模式亟需创新;社会服务保障机制有待健全。对此,可通过"构建音乐教育平台,提高音乐师资质量;传承民间音乐文化,培养特色音乐人才;开展社会艺术实践,丰富地方音乐文化"等有效途径实现地方高校和社会的"双赢"。  相似文献   

14.
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的室内设计专业是艺术设计大类下的主要专业之一,其实用性很强。中等职业学校室内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根据建筑结构基本情况与功能需求,结合美学、力学、工程学原理,为建筑进行室内设计的能力。但是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方面却存在着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教学内容缺乏整体性、缺乏将知识转换为技能的平台、缺乏能力提高的空间等主要问题。据此文章探索了基于工学结合课程模式下的教学改革,具体包括: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团队改革、教学方法改革、培养平台改革。  相似文献   

15.
刘建坤 《美与时代》2003,(11):68-69
乐理课与视唱课都是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乐理是一门系统讲授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共同基础课,它的学习对于正确演奏、演唱,起举足轻重的作用。视唱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基础课,它的学习为音乐基础理论、和声等音乐理论的学习奠定基础。在实际的学习中乐理和视唱能互相促进,互为基础,必须加强这两门课在教学中的联系。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却发现这两门课在教学中缺少联系,造成了教学内容上的重复,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有必要加强这两门课在教学中的互相渗透。一.当前高师乐理、视唱课教学现状分析当前高师音乐专业的办学普遍受音乐学院的…  相似文献   

16.
目前大多数高职生不具备音乐基础知识,高职高校音乐课的功能徘徊在美育和德育的边缘,音乐真正的美很难让学生有所领会。小集团合唱教学法有利于打破目前高职高专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相似文献   

17.
音乐欣赏课一直是小学音乐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具体到课堂教学来说,音乐欣赏课更加体现着音乐教育的深层。而新课改之后,音乐欣赏课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小学音乐教育里面的音乐欣赏课,对培养学生感受音乐、欣赏音乐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马克思说过,“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这说明,如果学生缺乏岿要的音乐欣赏能力,那么对美的音乐学生也不尽能感受,音乐本身也就会黯然失色。由此可见,音乐欣赏对学生们的重要,那么在音乐课堂中,欣赏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相似文献   

18.
正音乐教学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职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使学生通过积极探究掌握所学内容,加强对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提高音乐技能。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设计多样化的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主动思考,提高学习效率,使中职音乐创新教学高效进行。一、以学生为主体,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在中职音乐教学中,学生从被动的学习状态  相似文献   

19.
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运用真实项目教学,引进"项目设计"课程为主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开设具有较强针对性的专业实践课,抑或是组织学生参与实践课题,以学生为本,从学生需要出发,以项目为驱动,将真实项目融入教学,可以更加贴近企业形式,从而更好更快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更强的团队合作理念。这种教学实践体系,更有利于保证并提高环境艺术设计的实践性教学。  相似文献   

20.
只要我们换另一种思路,在音乐课堂上给流行音乐以应有的地位,我们就能期望音乐教育教学有较良好的效果。有些音乐教师虽然也认可流行音乐教学的意义,但课堂教学内容往往只局限于教科书所提供的音乐材料,而事实上,流行音乐教学的内容可以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