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在一二十年前,“忧郁症”这个名词恐怕还没有多少人听过,然而时至今日,社会环境与人际关系复杂的程度已非当年可比,人们所需承受的各种压力也和以前大大不同,困罹患“忧郁症”而酿成的自杀、暴力等事件也层出不穷,让生存在21世纪的我们不得不去正视这个困扰着现代人的精神文明病。忧郁症就是精神病吗?许多人可能会认为,“忧郁症又没有外在的病痛,只要适时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不让它失控,对个人健康并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抑郁症作为一种情感性精神障碍自古有之,该病的命名不仅是疾病分类的基础,也是医学经验交流的起点。通过对抑郁症的西方医学史文献进行梳理,从社会文化角度分析抑郁症的病名改变因由,在对抑郁症的病因缺乏科学系统的认识时期,医学从业者以某一医学理论模型或社会文化类比阐释该病,在由忧郁症转变为抑郁症的过程中,病名的转变不仅体现了医学知识的逐渐丰富与对于疾病认识的持续深入,更能反映出当时哲学思想导引与社会文化变迁。  相似文献   

3.
一位女士顶着张布满痘痘粉刺却完全没上妆的脸庞,来到心理诊所看诊。她骨瘦如柴,苍老的脸庞让人无法联想到她的实际年龄。她已经暂停工作1个月了。在心理医生的引导之下,她开始慢慢地倾诉心事。约3个月后,她的心情逐渐好转而且回到了工作岗位,也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会上淡妆了。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她的妆容也益显自然,脸庞开始散发光彩,愈变愈美丽了。人一陷入忧郁,会慢慢因为嫌麻烦而不想上妆,男性也会忘记剃胡须或整理头发。后来,甚至会把洗澡视为一桩苦差事。会让一般人感到轻松愉快的打扮与入浴,实际上,对忧郁症患者而言,却可能是一大折…  相似文献   

4.
抑郁症是一种发病率较高、治疗困难、危害较大的现代社会“流行病”。抑郁症的产生有复杂的社会原因与心理机制,认知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证明了习得性无助的产生机制,这对了解忧郁症的形成与忧郁症的治疗有很大的指导意义。要有效地减少忧郁症的危害需要社会、教育、医疗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5.
一、忧郁症的特征在临床上,不应当把忧郁症混同于忧伤。每个人都有过情绪低落的时期。其原因是显而易见的:亲人的故去,职业的失落以及婚姻的破裂。但大部分人都能从中解脱出  相似文献   

6.
前几天,朋友叶子打电话来,告诉了我一个十分震惊的消息:阿欣不知什么原因,在家里割腕自杀,幸亏被其男友及时发觉,送进医院抢救才免于一死,因此邀我去医院探视。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邪教的孳生和蔓延不是偶然的,而且有其深刻的国际根源、社会根源、文化根源或思想认识根源以及历史根源的。深刻认识当代中国邪教孳生和蔓延的种种根源,无论对于邪教的“治本”工程和“治标”工程,都是绝对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80年代以前,我国偏僻乡村的孩子大都起着土得掉渣的名字:铁柱、二牛、三丑、狗娃、傻蛋……80年代后则变成:婷婷、莉莉、东东、露露……虽然还是土,但毕竟是朝气蓬勃的“土”,不至于土得那样“没文化”.但是奇怪得很,我们有知识有文化的作家  相似文献   

9.

从特伦巴赫的忧郁症类型者理论出发,基于特伦巴赫的文本,对忧郁症(即重度抑郁症)患者的病前人格和发病情境进行探析。患者病前人格的典型特征是秩序感的固着,即强烈地保持秩序井然的倾向与极高的责任感。此外,梳理了忧郁症的两个病因要素,即封闭和剩磁。忧郁症类型者会将其实存封闭起来,并认为:如果跨越实存的边界,秩序就会受到威胁。剩磁是一种很接近“无意义感”的感觉,而它很容易使忧郁症类型者产生内疚感和罪责感。最后,阐明了在后规训社会中的绩效崇拜如何孕育抑郁症的种子。

  相似文献   

10.
陈寅恪在谈到宋代文化时曾经这样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宋之世。”陈先生的这个说法,已经是当代学术界的共识。宋朝一转唐朝的恢宏气象,收敛锋芒,静心修为,开启了一个与唐朝截然不同的文化盛世,造就了中国文化史上新的高峰。  相似文献   

11.
我所在的单位也算是比较大的企业,这些年,看着一拨又一拨的高校毕业生走马灯似的来了又去了,长则数月,短则十几天。这是个职场激流潮涌的年代,他们或者承受不了这里的风大浪大而退避,或者寻求更广阔的用武之地而奔离。大多都已逐渐淡忘他们的样子,只记得他们稚嫩的睑上泛着的青涩迷茫。他们像海滩上的沙,  相似文献   

12.
当城市的伤痛浮现于繁华,当女人的幸福脱离于享乐,你是否发现一种属于城市的“心”流感正在蔓延……症状一:同居的越来越多,爱情却越来越少描述:小区的高楼大厦栖息着一对对故作老成的小鸳鸯,似乎每个人都心满意足地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我们可以和许多人有感觉,然而却越发恐惧婚姻,不能踏实笃定、心甘情愿地只爱一个人;有能力营造千万种浪漫,却没有信心营造一份平实的生活;可以肆无忌惮地同居,却不敢用心用情地谈谈爱情……分析:“只爱一点点”的现代爱情宣言一下子把甜蜜局限在情窦初开的青春岁月,有了情、有了性、有了模拟的婚姻——同居,…  相似文献   

13.
“我们必须彼此爱戴,否则死路一条”。———W.H.Auden,1939.9.1.癌症仍是本世纪“令人恐惧的疾病”,不过艾滋病可能会在这个世纪结束前取代它的位置。既然婴幼儿的感染性疾病已基本上从美国社会中消失,我们也就没有了流行病和蔓延的集体记忆。对于...  相似文献   

14.
曾几何时,“早恋”是洪水猛兽,“早恋”一词让人讳莫如深,让人谈之色变。时至今日,“早恋”一词已经隐退,代之而风起云涌的是“拍拖”。校园内外,拖手的,两人共骑一辆单车的,兄妹相称的,暗地里过起“两人世界”的……已成为了随处可见的风景。当前,一种名为“情流感”的病毒正在袭击各校园,患者与日俱增,已经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情流感”的病症1.朦胧的暗恋阶段——精神恍惚,幻想联翩。2.正式进入暗恋阶段——情绪低落,忧心忡忡。3.情侣吵架——厌食,失眠,头痛,流泪,耳鸣等。4.恋爱初始阶段——发低烧,觉得一切很美只因有他。5.…  相似文献   

15.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国际标准,一个国家每10万人中高于20人自杀的,为高自杀率国家。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卫生部在北京联合召开了“高层精神卫生研讨会”,在这次会议上,世界卫生组织公布调查结果:中国的自杀率为10万人中的22.2人。也就是说,早在10年前,我国就已经迈入高自杀率国家的行列。另据我国卫生部2004年发布的统计数字,我国近几年来每年至少有28万人死于自杀,另有200万人自杀未遂。本文认为,构建和谐社会应该特别关注这一社会问题,目前还应该特别关注自杀未遂现象,这不仅仅是因为自杀未遂10倍于自杀,也是由于它所折射出来的社会问题纷繁复杂,其中还包括争议颇多的“自杀秀”现象。学术界、管理层对此都不应该持回避的态度。  相似文献   

16.
罗超华 《孔子研究》2019,(4):120-129
宋初,统治者通过一系列礼制建设,重构了思想和信仰体系,并间接导致文学风气发生转变。晚唐五代以来因道德沦丧而逐渐缺失的儒家"尚雅"观念,重新成为了文人的审美追求。同时,随着礼制建设过程中儒道文化精神的复苏,礼中"正"的属性开始凸显,"尚正"也成为一种社会风气。由此,宋初文人在归复"尚雅"传统的过程中,还尤为强调"雅"中之"正",甚至将"正"视为"尚雅"的内在旨归,从而使当时的文坛呈现出"尚雅崇正"之风。  相似文献   

17.
一、祝寿辞——祈主佑她进入21世纪以皈依天主教为题材,出版了1929年的自传体长篇小说《棘心》的作者苏雪林(笔名绿漪女士)教授,是名闻教内外、国内外人尊称为“五四”国宝级的文学大师,也是我教的文坛人瑞。  相似文献   

18.
19.
20世纪80年代以来,邪教在农村不少地区禁而不止并呈曼延之势,其原因主要在于:1、中国传统的多神信仰民俗,为异端邪说的滋生蔓延提供了深厚的社会土壤;2、中国传统的灾难信仰制度与灾难信仰心态,使邪教的"劫变"观大行其道,并极大限度地增加了邪教的煽动性和扩张力;3、社会转型时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薄弱、基层政权控制能力的疲软、文化娱乐生活的匮乏、价值信仰的失范,都给了邪教以可乘之机;4、农民物质生活的相对贫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欠缺,是邪教在广大农村扎根与发展不可忽视的物质因素.对农村邪教问题的治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主要包括:1、加强相关的法律建设和制度建设;2、建设农村基层组织中的斗争机制;3、加强宗教理论研究,普及宗教知识;4、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5、发展经济,建立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0.
电视相亲节目已经成为现今充斥电视荧屏的一类重量级的电视节目形态,作为以婚恋为题材的电视节目,既不同于以往的电视节目,也不同于现实中年轻人恋爱交往的方式。将相亲这一在中国文化中带有特定目的性和一般适用于私密场合的社交行为搬山电视荧幕,许多本应处在后台的话题被搬上前台,往往难以避免各种人性中和社会生态以往力求避免的因素的冲突。举办方电视台安排演员、编造剧情、参与者出言雷人、各种火爆话题频出,随着各类相亲节目的泛滥,表演胜过真实,各类作秀是否让以往定位于社会服务类的宗旨已经名存实亡?场由广告商和电视台联手制造的搏出位秀是。否也印证了消费主义时代赤裸裸的金钱动机蔓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