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天风》2010,(10):23-23
<正>在正方形的木板上,以砖红色为底色调,以象征纯洁的白色表现画面中一个大大的篆书"爱"字,将"爱"字上面的笔画设计成"十字架",中间是胸怀,将"国"字设计在胸中的红色心形图案上面,"教"和"爱"字中的心形紧密相连,预示中国广大的基督徒是用心在爱国、爱教。  相似文献   

2.
爱的诗歌     
我们有一首赞美诗,题目叫“爱的诗歌”,第一句歌词是:“爱从上帝而来,爱本就是上帝。”我想就用这句话作为这篇文章的题目。 基督教的精髓就是一个“爱”字,爱神爱人。今天我要讲的是一位姊妹的事,她是1987年在  相似文献   

3.
正名字是一个人的标志和符号。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使得中国人对名字格外重视,通过名字寄托希望、趋利避害、留存记忆。正因如此,不经意间,名字就会泄露你的很多秘密。泄露在兄弟中的排行。我们常用伯、仲、叔、季区分一二三四,此法常被用在区分兄弟排行的顺序上。在兄弟排行中代表老大,以"伯"字入名的如:陈玄伯、刘伯温、林伯渠、张伯义、刘伯承。在兄弟排行中代表老二,以"仲"字入名的如:张  相似文献   

4.
今天不够好     
“今天不够好”。这是我一个朋友书房墙上贴的一幅字,第一次看时,首先吸引我的,是那5个字,每一笔都颇见功力,特别是“天”字最后一捺,直欲破壁而出。我知道他的书法曾获过大奖,不过现在他却很少写字,只是偶尔自娱一下。  相似文献   

5.
《太一生水》存在一个以物之名字为中心的概念词语序列,"名""字"二字对文本解读至为关键。"名"与"字"依据有无的不同情形分为若干逻辑层次与意义层级,名字序列构建文本结构,名字的无有与物之生成以及生成之弱强、尊卑等相对应并依次展开。太一非名,实属强名;道亦非字,应为强字。名字从无到有,万物由生到成,名字的界限即生成的界限。只有从名字的有无出发,对名字定义以及名字关系进行分析,才能理解《太一生水》中万物生成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6.
我是从繁体字开始阅读的。时常地,我会怀念起第一次遭遇那一个繁体字时的少年心跳。我说的,是一个繁体的爱字。爱就一个字,我只说一次,恐怕听见的人勾起了相思……在我的阅读体验中,最深切的爱情记忆,恰恰不是来自纯粹的爱情作品。那是一个被爱情彻底遗忘的年代,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三缄其口,不谈爱情,从阿庆嫂到江水  相似文献   

7.
理爱与情爱     
苏佐扬 《天风》2005,(3):41-41
耶稣对西门彼得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比这些更深吗?彼得说:主啊,是的,你知道我爱你(15节)。第二次又对他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吗(16节)? 耶稣头两次问彼得所用的"爱"字,原意为"属神的爱","理智的爱","不改变的爱"。神爱世人,耶稣爱属它的人爱到底,你们要彼此相爱,均用此爱字。 但彼得两次回答主耶稣的问题时,说:"主啊是的,你知道我爱你。"这个"爱"字,原意为"朋友的爱","情感的爱","会改变的爱","父母的爱子女的爱",转意为"热情","喜欢","爱好"。  相似文献   

8.
在过去的20年里,我嫁给了 3个完全不同的男人,他们的名字都叫罗德尼。大学毕业后,第一个罗德尼找到了我的爸爸,说他喜欢我,要娶我为妻。虽然我和他已经谈了几年的恋爱,但是他却不直接向我求婚。他是一个大男子主义者,认为向恋人单膝下跪求婚为男人所不齿。我虽然因为爱  相似文献   

9.
爱的真谛     
张合安 《天风》2005,(9):26-27
爱本是世界上最美的一个字,爱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字。爱被称为自然界的第二个太阳,爱是社会和谐的粘合剂,爱是人际关系和睦的催化剂,爱是化解矛盾、仇恨、隔膜的一剂良药!爱更是基督教中最重要的一个字,因为爱是神的最大属性,是律法的总纲,爱就完全了律法,爱是最妙的道(参林前12:31),爱是命令的总归(参提前1:5)。世界需要爱维系,社会、教会、家庭都是如此。有神的形象和样式的人需要爱,万有也同样需要爱。这个世界若没有了爱,我不知道人类还能否生存?这个世界若丧掉了爱,我不知道它会变成何等光景?  相似文献   

10.
学会尊重     
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商人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铅笔推销员,顿生一股怜悯之情。他不假思索地将10元钱塞到卖铅笔人的手中,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开了。走了没几步,他忽然觉得这样做不妥,于是连忙返回来,从卖铅笔人手中取出几支铅笔,并抱歉地解释说自己忘了取笔,希望不要介意。最后,他郑重其事地说:“您和我一样,都是商人。” 一年之后,在一个商贾云集、热烈隆重的社交场合,一位西装革履、风度翩翩的推销商迎上这位商人,不无感激地自我介绍道:“您可能早已忘记我了,而我也不知道您的名字,但我永远不会忘记您。您就是那位…  相似文献   

11.
远方有多远     
正妈妈给我找了好几个起名字的"大师",有的是村里有威望的长辈,给我取名"梁志",又请教村里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给我取名"梁若涵",最后找到一个按照生辰八字取名的算命先生,最终给我定名为"梁远方"。在弟弟还没有出生的时候,我是家中独女,万千宠爱集一身。从上小学起,我就对学习不感兴趣。可以说整个小学,记忆中我从没翻开过一本作业本,那时村里老师少,一个人承包所有的学科,像我这样不  相似文献   

12.
爱就是侍奉     
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若望神学,多数人会毫不犹豫选择一个“爱”字。若望作为基督的爱徒,不但写下了爱的文章,也留下了他那彰显爱的生命;他不但用著作讲解什么是爱,更用行动来阐释爱的真谛。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赐。爱本身是抽象的,一个爱的主体不只是用言语来表达,乃是用行动将它活现出来,叫人明白、经历并实践爱。如果有人让我将若望福音(著作)删除得只留下一句话,我就会说:“天主竞这样爱了世界,甚至赐下自己的独生子。  相似文献   

13.
天主教的道理可以总结为一个字,那就是爱。天主教的法律即天主十诫,可以总结为一个字,仍然是爱。 天主十诫的总纲为:上爱天主,下爱世人,即爱主爱人。 圣若望宗徒说:“天主是爱”。天主因为爱才创造了宇宙和人类,人是天主的肖像。所以,爱在天主教会中是至为重要的。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天主教的爱德观。  相似文献   

14.
慈善源于爱     
<正>慈善,是以一颗慈爱之心,去做一些帮助困难人群的善举,而慈善的核心是一个"爱"字。爱从哪里来?有人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因此,爱是天生的。其实不然,人之初,性本无善恶,一切都是后天育成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便是。所以,爱和其他一切学科一样,也是教会的、学会的。只有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从小洒下"爱的种子",长大了才可能生长成一颗慈善之心。  相似文献   

15.
叶汝贤先生是我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本文就他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唯物史观的发展趋势和创新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等方面的学术思想作挂一漏万的心路展示,以凸现叶汝贤先生几十年来在精心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所张扬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论精神和"爱吾师更爱真理"的学术风范.  相似文献   

16.
买纸     
买纸?稀罕啊,不是办公无纸化了吗,你岂不是反其道而行之!昨天我去城隍庙买纸,在省博物馆门口,遇到一位名字常常前缀"著名"二字的朋友,他表现出来的惊诧,也让我惊诧。这几年,买布的人少了,据说市场上服装的存量,足够中国人穿50年的,  相似文献   

17.
正毕业前的最后一节课,我微笑着走上讲台让学生随意写一个最难写的字,有的写"夔"字,有的写"赢",有的写繁体字。我笑着摇摇头,在黑板上写下了大大的"人"字。教室掌声雷鸣。我慢慢地说道:"世间最难写的是这个‘人’字,有些人终其一生,却并没有写好这个字。""人"字的一撇代表骨气,一捺代表底气。骨气是人的立身之本,徐悲鸿说:"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有了骨气就有了自尊,有自尊的人就会有  相似文献   

18.
弘道 《天风》2022,(9):41-43
在《天风》2022年第6期上,笔者发表了一篇题为"'以色列'这个名字含义的演变"的文章,目的是想要说明"以色列"这个名字在圣经中有几种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用法,既可以作为雅各这个人的名字,也可以作为对整个以色列民族和分国之后北国以色列的称呼,还可以指被掳归回以后的犹太人、上帝的圣民.有读者阅读后回应称:讨论"以色列"这个名字的含义的演变史很好,如能说明圣经中的以色列是如何预表教会的,可能会更完备.因此,我想就此话题谈谈以色列与教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章妮 《福建宗教》2002,(6):27-29
“惟有在爱里.我才知道自己的名字,知道自己的位置,并且惊喜地发现自身的存在”的作家张晓风.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集作家与基督徒双重身份于一身,是20世纪中国文学作家中绝少的现象。张晓风作为台湾第三化散文创作群体的杰出代表,借助自己的基督教思想.用“腕挟风雷的淋漓健笔”的诗性和神性阐释着生命与生存本体,她用如明矾入井的爱心,“令浊物沉淀,水质复归澄莹”,  相似文献   

20.
忍难忍之事     
人可能最难做的事情就是一个"忍"字。但令我吃惊的是,很多有作为的人,恰恰都很能忍。唐朝宰相娄师德为官几十年,在矛盾重重的中枢机构中从未有过帮派之争,也未有大起大落的经历,始终受到重用。名相狄仁杰本来是他举荐的,但狄仁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