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信用的价值     
著名财经女作家苏希·奥尔曼少年时,在一家小餐馆做侍员,在那儿,她经常见到一位叫弗雷德·汉斯布鲁克的老顾客,他是一名电器销售员。弗雷德每次来,总是要一份火腿、蒙得利干酪加煎蛋卷作他的晚餐。每一次,奥尔曼看见他走进来,就会早早收拾好他的桌子,给他送上一成不变的晚餐。当然,奥尔曼还不忘给他送上一个灿烂的微笑,这是做侍员最起码的要求。 奥尔曼当时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个自己的小餐馆,她对父母亲说了,但他们告诉她,他们没钱资助她。第二天,奥尔曼带着失望的心情去上班。弗雷德见到她,便问:“怎么了,阳光?你今天一点笑容都没  相似文献   

2.
提起理查德·瓦格纳这个名字,可能有些人并不太熟悉;但如果说起《婚礼进行曲》,就可能无人不知、没人不晓了。理查德·瓦格纳就是著名的《婚礼进行曲》的作者。他1813年出生于德国的莱比锡。五个月时,生父病逝。他的继父是一位演员兼剧作家,从小就培养他对戏剧的  相似文献   

3.
谈谈祷告     
王勇 《天风》2002,(3):26-26
我曾听一位牧师这样说:如果你是一个基督徒,你就一定常常祷告,如果你要做一个基督徒,你就应当祷告。这话说得很实在,祷告是神给我们信徒的权柄,离开了祷告,我们将一事无成。一个祷告的人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大布道家司布真每天祷告两个小时,他讲道大有能力;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每天祷告3个小时,神与他同在,就连德国皇帝查理五世也惊讶他的刚毅。但是许多信徒却将祷告当作一种重担、负担,所以在祷告时只了了数语以贿赂他们自己的良心,求得是否祷告让内心的平衡。  相似文献   

4.
心态与命运     
有一个人,他22岁做生意失败;23岁竞选议员失败;24岁重入商海再次失败,而且 赔得一无所得;29岁再次竞选国会议员又再次失败;46岁竞选参议员失败;47岁竞选副 总统失败;49岁再次竞选参议员又再次失败。而他的生活信念是:永不言败。他始终相 信他终有一天会成功的。最终,他在51岁时竞选总统成功,干成了一番永垂史册的伟 业,成为美国历史上与开国元首华盛顿齐名的伟大的总统。他就是亚伯拉罕·林肯。 有一个人,立志献身科学,一生专心致志在实验室工作,试验了千百次,也失败了 千百次,她用了20多年时间,坚定不移地探索下去,终于发现了镭,为人类作出了划时 代的贡献。她,就是约里奥·居里夫人。  相似文献   

5.
要是提起美国新闻集团董事长鲁伯特·默多克的赫赫战绩,广大读者恐怕已是能够如数家珍了。其实在美国,另一个名叫大卫·霍华德·默多克的人所造就的传奇,一点也不比这位媒体大亨逊色。大卫·霍华德·默多克1922年4月出生于美国堪萨斯市,由于其父没有固定收入,只读完初中的他就不得不辍学打工。但大卫从小就怀有远大抱负和强烈的责任感,因此他很能吃苦耐劳,甚至不怕牺牲。大卫少年时曾对别人说:"如果我的一条腿陷入困境,为了脱身,我会毫不犹豫地把那条腿弄断。"颇有自知之明的大卫,深知自己的家庭条件不允许自己有更多的机会在学…  相似文献   

6.
一个人,如果没有梦想,注定只会平庸,如果没有专长,梦想也只会永远停在那个梦里。沙拉·伊麦斯有一个梦想,开一家福利院。但她是一个女人,且已经41岁;她有一半西方血统,可风华正茂时候却生活在10年动乱的中国;她只有初中文化,而且有3个10岁上下的孩子。她拿着的是这样一手底牌。如果是你,女人,41岁,初中,让你去一个陌生的地方重新生活,你去吗?那地方无依无靠,语言不通,还要拖上3个孩子,你去吗?而且战乱不断,随时都会发生爆炸,甚至会整个月呆在防空洞里,你去吗?她去了,因为她有这个梦想。沙拉·伊麦斯的父亲,犹太人,“二战”中受德国纳粹的迫…  相似文献   

7.
现在很多很多的人都相信贞德;如果她想让太子到兰斯加冕,人们会帮助她的。对于她,这是她的使命,她“为之而生”的使命,以后她将多次说明这一点。“少女”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她确信自己认识真理,就在于她做“天主愿意的事”。博德利古,这第一个给她提供机会的人总是逢人就说:“从她身上看得出来自天主的真正的凭证”。但是国王左右的人却向国王陈述危险,要他等待,要他谋求跟勃艮弟派讲和,最好别打仗。兰斯城还在英人手掌之中,还有特鲁瓦以及其他几个城市。贞德和她的军队,充满胜利的信心,轻而易举驱除了敌人。军队开进了孟城,开进了波壤西、雅尔各、巴德。英将达尔博被俘了。这敌将说:“现  相似文献   

8.
林静宜 《天风》2016,(10):53-54
正导语:切莫把一个人的处境说得太差,"有压力才有动力,,误导了多少人……如果你想纠正一个人的错,先花2 0倍的力气去夸他的好……如果你想帮助你爱的人,请这么做……一位嘴拙的朋友E发现自己的朋友F有抑郁症,好心开导她,还特别注意不说刺激的话。可是那位朋友F却觉得他在批评她,反而给F增添了焦虑。还记得你年少时父母叨过的那些碎碎念吗?你明明知道他们是好意,可是你幼小的心灵还是受伤过、委屈过、叛逆过。E的  相似文献   

9.
正清朝大学士纪晓岚自幼聪明伶俐,才思敏捷。他的叔叔纪容雅对他特别疼爱,常在课余教他对对子,内容都是他所熟悉的人和事物,时间一长,屋内屋外的东西几乎都对到了。一天,他到叔叔家学对对子,叔叔一时想不起新题,就说:"你在屋内自己找吧,看有什么还未对过,就以什么为题。"纪晓岚找了好久,最后看到婶婶坐在炕上做针线活,小脚没有遮住,那双绣花鞋十分惹目,便指着说,只有这还未对过。  相似文献   

10.
奥古斯特·孔德1798年1月19日生于蒙彼里埃(Montpellier)一个信奉天主教而效忠于王室的家庭。幼年在家乡的学校里住读,他从小就特别热爱数学和思辩科学。1814年他考进了巴黎的高级理工学校,并且名列前茅,那时他还只有十六岁。1816年学校被解散,他离校后無事可做,就在巴黎卜居,以教育工作维持生活。  相似文献   

11.
不知不觉中,查理现在已不再是孤单脆弱的人了;这个懂得什么是希望的小女孩已经给他增添了一分勇气。他决不会有很大作为的,却还能够去从事法兰西有待于他的事业-加冕为王。我们将看到不久以后他就将她忘掉,他仅仅把她当作一件工具而已。贵族们、士兵们开始相信她了。贞德从人众中辨认出查理,认他为王,而且她还要从英国人手中把法兰西夺回来呢!就连多芬吧,他的话音已经变得清楚有力,目光也不廻避人了。大家都很惊奇;他有了命令,人们就遵行。於是他才觉得自己真是国王了。不过他内心深处却依然如故,在我们看去,他只不过象一个训练有素的  相似文献   

12.
孔子 是非 假道学——李贽思想散点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是非·假道学———李贽思想散点论析王承丹李贽坚决反对把孔子神圣化的做法,他力图还孔子以本来的面目,即孔子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求道圣者,他同常人一样有情有欲有私心。他十分激烈地指出,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是错误的,并进一步提出了“人之是非人也”的观点。对...  相似文献   

13.
一哲 《思维与智慧》2004,(11):32-32
·别人欠我的钱可以少收一些;我欠别人的要一分不差地还。因为欠别人的钱往往会变成欠别人的人情。·富有时将钱看轻一些;贫穷时将钱看紧一些。·有钱时保持朴素的作风;没钱时保持踏实的作风。·宁愿将巨额财产捐给社会,也不要留给孩子。因为孩子最需要的是赚钱的本领,一个没有赚钱本领的人突然拥有用不尽的财富,那是一种灾难。·懂得一个人的尊严比金钱远远重要;懂得一个人的价值和财产多少无必然联系。·可以用金钱去扶持别人,但从不用金钱去收买人心。·如果关系到名誉和尊严,愿意花一万元钱去打赢1元钱的官司。·还没有到手的钱,永远不…  相似文献   

14.
一、油漆未干一个小女孩第一次到动物园去游玩。当她看到豹子笼旁挂着“油漆未干”的牌子时,不禁惊奇地叫起来:“噢,我还以为豹子身上的斑点是真的呢!” 二、蝴蝶结七岁的女儿对肚脐很好奇,问妈妈肚脐是作什么用的,妈妈于是把脐带连着胎儿与母亲的道理深入浅出地讲了一下,说婴儿离开母亲之后,医生就把脐带剪断并打一个结,成了肚脐。女儿似乎懂了。可又有些遗憾地问道:“医生为什么不打蝴蝶结?”三、我的上帝小彼得自豪地对他的朋友说:“我叔叔是神父,所有的人都称他尊敬的神父。”小保罗说:“我叔叔是主教,谁跟他说话都称他…  相似文献   

15.
丽萨·弗莱同保拉·特纳从小一起长大,她们从未怀疑过这友谊将会永远保持下去,但弗莱结婚后,搬到了另一个城市并且生了孩子,她给特纳的信突然没了回音。“你觉得是不是我什么地方得罪她了?”弗莱问丈夫。同时,特纳也相信,自己对弗莱已不再重要。“她现在成家了,”她对自己说:“我们现在不一样了,不查能再像以前那般亲密了。”最后,弗莱鼓足勇气给特纳打电话。开始的时候,交谈很尴尬。不久,她们就都意识到,她们都很想念对方。一个月之后,她们又回到了从前的老样子一起开怀大笑,互相鼓励。“感谢上帝,我最后采取了行动,”弗…  相似文献   

16.
孩子如果考试不及格或遇到其他挫折,家长应持什么态度?费莹小学毕业,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宁波有名的效实中学。假期内,妈妈让她预习一下功课,她不予理睬,疯狂地玩了一个暑假,结果初中第一次考试,她居然没考及格。费莹垂头丧气回到家里,妈妈问她怎么了?她支支吾吾。妈妈得知真相后,并没有责怪她,还带她出去吃饭,对她说:“妈妈从没有到五星级饭店吃过饭,今天妈妈带你到五星级饭店开开胃。”费莹有些不解。妈妈接着说:“考试对你来说是一件很大的事,但对大人来说,它实在是小菜一碟。一个人从小到大,要经历无数个挫折,等事情过去,你再回头看,这些都…  相似文献   

17.
正我相信,每一个人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来,一定有一个对于他最合宜的位置,这个位置仿佛是在他降生时就给他准备了的,只等他有一天来认领。我还相信,这个位置既然仅仅对于他是最合宜的,别人就无法与他竞争,如果他不认领,这个位置就只能是浪费掉了,而并不是被别人占据  相似文献   

18.
爷爷和奶奶在父亲18岁那年相继离去了,丢下4个未成年的叔叔姑姑。父亲咬着牙吃尽千辛万苦,既当哥又当姐把叔叔姑姑们拉扯成人。叔叔姑姑们各自成家后,父亲才和母亲组成新家。也是因为爷爷奶奶过早去世,父亲被逼着学会了许多农村妇女的活儿。父亲的针线活儿堪称村里的一绝,插秧、烙饼更是不落后于村里的婶娘。在父亲所学的农村妇女活中,包粽子还让他赢得了母亲的爱情。母亲是一个下放知青,所有的农活她都生疏。而父亲却是村里远近出名的心灵手巧的大龄青年,也曾有好心人给父亲说过媒,但都被他谢绝了,因为父亲不忍心丢下未成家的弟妹不管。当…  相似文献   

19.
强迫自己     
美国著名作家亚历克斯·哈利成名前曾经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他从小的目标就是要成为一名真正有实力的专业作家。一天,他接到了一个可以改变他一生的电话,打电话的人曾经借过15块钱给他。 “亚历克斯,我什么时候才能拿到那15块钱?” “我下次卖出稿子的时候。” “我有个好主意,”他说,“我们这里需要一个公关职员,年薪6000美元。如果你愿意,可以立即来上班。” 6000美元!在60年代,那是很高的薪水了。这预示着亚历克斯可以找间好的公寓,买辆旧车,把债还清……就在他满脑想着钱的时候,他突然想起了自己的梦想──…  相似文献   

20.
幸福宝石     
从前印度有个叫阿里·哈罗德的农民,为了寻找埋藏宝石的土地,他变卖了家产,出外旅行,终于因贫困而死。可是他死后不久,人们就从他卖出的土地里,发现了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石。 这个富有哲理的故事告诉我们,人们踏破铁鞋无觅处的东西,恰恰就在自己手中。 生活中人们对幸福的追求,几乎是一种本能。虽不至于刀光剑影,却还是有人成功,有人失败:有人充实快乐地生活了一辈子,也有人穷其一生精力追求,却从来没有过幸福的体验,成为终生难以释怀的遗憾。就象易卜生的戏剧《培尔·金特》中的主人公培尔·金特一样,一生追求名利,甚至不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