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2 毫秒
1.
以149名小学一年级儿童为被试,进行为期两年的追踪,采用交叉滞后的分析方法考察了儿童汉语语素意识对阅读理解的影响以及字词阅读流畅性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儿童汉语语素意识、字词阅读流畅性和阅读理解随时间均有显著增长;(2)控制一般认知能力、语音意识、快速命名和阅读理解的自回归效应后,儿童汉语语素意识对阅读理解有稳定的预测作用;(3)字词阅读流畅性在儿童汉语语素意识与阅读理解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这些结果表明,汉语语素意识对阅读理解具有重要作用,并能通过字词阅读流畅性促进阅读理解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为了考察汉字识别在语素意识和阅读流畅性之间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对小学一至六年级856名儿童的语素意识、汉字识别和阅读流畅性的测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语素意识在整个小学阶段都影响阅读流畅性;(2)在一至五年级,汉字识别在语素意识和阅读流畅性之间起着中介作用;在六年级,其中介作用不显著。结果表明,语素意识可以促进阅读流畅性发展,且年级越低,汉字识别在其中的中介作用越大。  相似文献   

3.
对416名二(低)、四(中)、六(高)年级(学段)的汉语儿童进行半年追踪,检验了语素意识与快速命名对两类阅读能力(理解与流畅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对于低学段的儿童而言,语素意识与快速命名通过字词识别准确性影响半年后的阅读能力,且字词识别流畅性在快速命名影响阅读流畅性的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对于中、高学段的儿童而言,语素意识与快速命名对半年后阅读理解的间接影响均不显著;字词识别准确性在语素意识影响阅读流畅性的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而字词识别流畅性的作用仅体现在中学段;快速命名通过字词识别准确性和字词识别流畅性影响到阅读流畅性。结果揭示了在小学不同学段,阅读理解与阅读流畅性的影响机制存在一定的共享性与特异性。  相似文献   

4.
以123名小学四、五年级汉语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回归分析、结构方程模型探讨语音意识、命名速度和语素意识在阅读能力不同方面(准确性、流畅性和理解)的作用。结果显示,语音意识、命名速度和语素意识都是影响阅读能力的重要认知因素,但对不同方面阅读能力的作用存在差异:(1)语音意识、命名速度和语素意识均直接影响阅读准确性,且语素意识的贡献相对较大;(2)命名速度除直接影响阅读流畅性外,还通过阅读准确性的部分中介作用影响阅读流畅性,而语音意识和语素意识则通过阅读准确性的完全中介作用影响阅读流畅性;(3)语音意识、命名速度和语素意识对阅读理解均无直接影响,分别通过阅读准确性和阅读流畅性间接影响阅读理解。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年级在汉语儿童阅读模式影响阅读理解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内部机制,对933名小学2~6年级儿童在不同阅读模式(朗读、喃喃自语、默读)下的阅读理解进行测查,并采用三分钟阅读测验考察儿童的阅读流畅性,探讨其在上述调节模型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喃喃自语比默读更有利于小学汉语儿童的阅读理解;(2)年级在阅读模式对阅读理解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二年级儿童朗读和喃喃自语时的阅读理解成绩高于默读;喃喃自语比默读更有利于四年级儿童的阅读理解;五年级时,喃喃自语成为绝对优势,好于朗读和默读;(3)年级的调节作用部分通过阅读流畅性这一中介变量而实现。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验证和补充了维果茨基内化说在阅读发展中的应用,启示不应盲目纠正儿童自然的阅读模式(如阅读中的喃喃自语)。此外,重视儿童阅读流畅性的训练可能有助于促进儿童阅读的内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以149名小学一年级儿童为被试,进行为期三年的追踪,采用交叉滞后的分析方法考察了儿童汉语语素意识、口语词汇知识与阅读能力的关系。结果发现:(1)儿童汉语语素意识、口语词汇知识、阅读准确性和阅读流畅性在小学1~3年级间有显著增长;(2)控制一般认知能力、语音意识、快速命名后,口语词汇知识在儿童早期的语素意识与后期的阅读能力之间起跨时间点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儿童早期的语素意识水平能够提高词汇知识获得的效率,进而促进阅读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对196名小学二年级儿童进行为期三年的追踪测查,使用交叉滞后模型检验了儿童字词阅读流畅性和篇章朗读流畅性等不同层面口语流畅性与阅读理解的关系。在控制了一般认知能力、汉字识别、口语词汇知识、快速命名和自回归效应之后发现:(1)模型比较的结果支持字词阅读流畅性对阅读理解作用的单向预测模型,儿童二年级时字词阅读流畅性对三年级的阅读理解,以及三年级时字词阅读流畅性对四年级的阅读理解均有显著预测作用;(2)模型比较的结果支持篇章朗读流畅性与阅读理解的双向预测模型,前一个测量时间点的篇章朗读流畅性可以稳定地预测后一个测量时间点的阅读理解,同时,前一个测量时间点的阅读理解也可以稳定地预测后一个测量时间点的篇章朗读流畅性。结果表明在排除了自回归效应和其他变量的作用后,只存在字词阅读流畅性对阅读理解的单向预测关系,而篇章朗读流畅性与阅读理解之间存在双向预测关系,这一发现支持了认知资源和自动化理论,并对阅读的交互-补偿模型进行了一定的补充。  相似文献   

8.
对149名小学一年级儿童的阅读流畅性进行历时三年五次的追踪测试,采用潜变量增长模型探索了儿童阅读流畅性的发展轨迹,并在控制相关变量后,考察了阅读流畅性的起始水平和发展速度对阅读理解的预测作用。结果发现:(1)小学低年级儿童字词阅读流畅性呈非线性发展,其中一年级快速发展,二、三年级时进一步发展,但发展速度变缓,起始水平低的儿童其后发展速度快,表现出补偿模式;句子阅读流畅性呈线性发展,儿童个体之间的差异随时间逐渐增大,表现出马太效应;(2)控制一般认知能力、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及相关语言认知技能后,字词阅读流畅性的起始水平和发展速度均可预测儿童三年级时阅读理解水平,而句子阅读流畅性的起始水平不能预测,但发展速度有显著预测作用。结果说明字词阅读流畅性和句子阅读流畅性有不同的发展轨迹和发展模式,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相比句子阅读流畅性,儿童字词阅读流畅性的起始水平对阅读理解有预测作用,且两者的发展速度均对阅读理解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追踪研究考察了124名小学一年级儿童的阅读流畅性对其二、三年级阅读理解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控制了性别、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推理能力、汉字识别、口语词汇及多种阅读相关认知技能之后,儿童一年级时的字词流畅性可以预期其二、三年级时的阅读理解水平,句子流畅性对二年级时阅读理解的变异有独特解释作用,但对三年级时阅读理解的变异没有显著的解释作用。相对于句子流畅性,字词流畅性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对阅读理解的贡献更大。  相似文献   

10.
听写是个体书面语言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语素意识作为阅读认知技能,与听写关系密切。为探究语素意识和听写的双向预测关系,对小学一、五年级共294名儿童的语素意识(同音语素意识、同形语素意识)和听写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追踪研究。在控制了智力、年龄、语音意识和自回归效应后,结果发现:(1)一年级儿童的同音语素意识和同形语素意识对听写具有跨时间点的正向预测作用(解释率分别为7%、8%),而五年级儿童的语素意识对听写的跨时间点预测作用不显著;(2)五年级儿童的听写对同音语素意识和同形语素意识具有跨时间点的正向预测作用(解释率分别为5%、6%),而一年级儿童的听写对语素意识跨时间点的预测作用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汉语儿童的语素意识和听写是单向的预测关系,二者关系随年级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1.
刘霞  陶沙 《心理学报》2007,39(1):118-128
以120名四、五年级小学儿童为被试,探讨汉语儿童英语口语词汇与阅读学习的关系,并检验了英语语音意识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汉语儿童的英语口语词汇与阅读学习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控制一般认知能力和母语口语词汇的影响后,英语口语词汇对阅读学习仍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其中,英语口语词汇产生对于英语单词认读的预测作用更重要,英语口语词汇理解则对英语单词理解的预测作用更重要。(2)英语口语词汇产生既可以直接作用于英语单词认读、理解和假词拼读,也部分通过英语语音意识的中介间接作用于英语阅读;英语口语词汇理解对英语单词理解也具有直接作用,并部分地通过英语语音意识的中介发挥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382名小学一、三、五年级学生为被试,进行为期一年的追踪研究,通过分层回归,探索了词语结构意识在儿童阅读理解中作用的发展性变化。结果发现:(1)在控制了性别、瑞文推理、汉字识别、口语词汇以及快速命名和语音意识之后,在三年级T2、五年级和五年级T2发现了词语结构意识对同期阅读理解有独特解释作用,而在一年级、一年级T2和三年级均未发现词语结构意识对同期阅读理解的独特贡献;(2)在控制了性别、瑞文推理、自回归效应以及其他相关变量的作用后,三年级和五年级时的词语结构意识分别对一年后的阅读理解具有独特的预测作用。结果表明,在小学低年级阶段,词语结构意识在阅读理解中的作用还未显现,在小学中高年级阶段,词语结构意识对儿童阅读理解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3.
In order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various phonological skills and reading comprehension, Latvian children were followed from grade 1 to grade 2 and were tested with a battery of phonological, word reading, and reading comprehension tasks. A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f the phonological tasks revealed three salient factors: a phonemic awareness factor, a rapid naming factor, and a short-term memory factor.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arious phonological skills and reading comprehension, a structural modeling analysis was performed. Phonemic awareness and rapid naming explained approximately the same amount of unique variance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but phonemic awareness had most predictive power indirectly via word decoding. Only rapid naming had a significant direct impact on reading comprehension.  相似文献   

14.
选取256名三~六年级儿童, 采用相关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考察了语音记忆和中央执行功能在不同年级儿童的解码和语言理解中的作用。结果显示, 在低年级阶段, 语音记忆和刷新对解码存在显著预测作用, 转换和刷新对语言理解存在显著预测作用; 在高年级阶段, 只有刷新对解码保持着稳定的预测作用。这表明, 语音记忆和中央执行功能对儿童的解码和语言理解存在不同的影响, 并且这种影响会随着年级的增长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5.
It has been well established that poor reading skills in the first grades of primary school can lead to poor reading skills in all coming years. A reading acceleration program (RAP) known to improve reading skills in adults and children with and without reading difficulties (RD) was tested for its effect on children in second grade with standard reading skills. The influence of the RAP on improving all reading skills—decoding, fluency, and reading comprehension—was examined. Seventy-nine children in second grade were divided into two study groups and one control group. Each study group received a training program that emphasizes reading skills: decoding, fluency, and comprehension were trained at the levels of words and sentences in Version A and at the levels of words and paragraphs in Version B. Both program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reading skill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at was not trained: Group A improved word fluency whereas Group B improved accuracy measures (word, pseudo-word, and text). Both training groups showed significantly greater improvement over tim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on reading comprehension. We conclude that a RAP training that combines words, sentences, and paragraphs is the most effective for improving reading skills.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对八个班的二年级汉语儿童进行了长达一年的追踪,深入探索了朗读流畅性在儿童阅读发展中的作用。结果发现,篇章朗读流畅性与学生的多项言语和阅读能力正相关;在控制了年龄、瑞文推理、汉字识别和口语词汇量之后,只在三年级时发现了篇章朗读流畅性对同时期的阅读理解有独特解释作用,但未能在二年级时找到类似的横断证据;但在排除了自回归效应和其他变量的作用之后,二年级时的朗读流畅性对一年后的阅读理解具有独特的预测作用。这表明朗读流畅性在汉语儿童阅读能力发展中具有重要预测作用,今后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都应对此给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