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的基本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卫生改革的深化与卫生事业的发展,迫切要求优化卫生资源的配置,做为利用市场机制的基础。从而,既能提高效率与效益,又能贯彻公平原则,保证基本卫生服务,实现人人享有健康的社会目的。为此,在思维方式上,要增强通过宏观调控,优化增量,盘活存量,提高整体效益的观...  相似文献   

2.
和谐的社会心态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基础.企业公民观的确立,是企业社会责任承担的内涵要义和逻辑起点.在塑造和谐社会心态的过程中,企业具有其他社会组织无可比拟的地位和作用.企业在树立企业公民观、构建社会支持系统、完善EAP制度等方面,均可塑造和谐社会心态.  相似文献   

3.
生命伦理与制度伦理冲突的终结--"非典"事件的伦理学审读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SARS事件可以为生命伦理与制度伦理历史冲突的终结提供佐证;公民享有的健康权必须平等。应大力矫正医疗与预防的关系,必须重视发展公共卫生事业;应重新思考中国的卫生事业改革,中国医疗改革不能实行市场化,卫生经济伦理学的研究证明,中国的卫生制度改革重点在农村,“适者生存”的原则不适用于卫生事业。创构灾疫伦理学是生命伦理学的一项使命。  相似文献   

4.
首先界定了健康发展战略与卫生服务体系.健康发展战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家政治层面的健康观,发达国家往往通过立法的方式固定下来;二是国家健康行动纲领.健康观是项层设计,行动纲领是整体规划,卫生服务体系是布局设计.我国目前在健康发展战略和卫生服务体系两者之间缺乏协调和整合的种种表现及其原因,主要在于健康发展战略的不完善.要根据"科学发展观",抓住改革的契机,建立和完善国家健康发展的顶层设计,并连贯性地制定健康行动纲领,有计划地设计和变革现有的卫生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5.
卫生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卫生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卫生法制建设需要确立科学的认识观和发展观,需要构架现代化发展战略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务实地推进国家与地方区域的卫生法制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研究讨论21世纪初卫生立法面临的新任务,进入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时期,卫生事业发展、医学科学战略规划,人人享有健康权益目标实现,应有法律规范,并提出新世纪初卫生立法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立法特点,提供了一份卫生立法框架构思。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有着丰富的关于和谐社会的思想。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共产主义的描绘中,可以了解他们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质特征的描述。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要实现这一阶段,最根本的条件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观中的内容主要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发展。深刻理解和把握好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论述,将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SARS是由一种变异的冠状病毒(Corona-virus)所致的极为危险的传染病,给我们这个世界带来了一次严峻的考验,从政府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全力投身于这一次疫情抗击活动。疫情暴露了我们在卫生改革与发展过程中战略与战术上的缺陷与失误,也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政府必须正视公共卫生,必须建立一个拥有处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能力的疾病控制系统,为居民健康服务;尽管这次SARS危机挑战的是国家的公共卫生系统,但是对我国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已经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宽容:现代政治的伦理内蕴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杨楹 《哲学动态》2005,(11):3-7
[编者按]现代多元异质社会自身蕴涵着分化与整合的逻辑,如何整合并使之协调有序地发展已成为一项重要的理论课题.宽容作为一种价值观、文化观,乃至世界观,具有其丰富的内涵与巨大的现实张力.对之进行深刻的学理分析与理论反思,一方面对于甄别不同语境中的宽容思维与宽容理念,超越传统、建构当代宽容观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另一方面,对于当下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真切的现实意义.鉴于此,华侨大学五位学者分别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宽容"进行了剖析,表达了他们对宽容的解读,以及他们建构当代宽容观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0.
“批判正义”与人的自由和解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恩格斯的正义观是一种"批判正义".这种"批判正义"大致包括以下三个主要方面的内容:一,批判蒲鲁东(主义)、杜林等人"永恒正义"理念,确立正义理解的生产方式基础;二,批判资产阶级抽象人权理念,确立人权范畴的"过渡正义"性质;三,批判资本主义现实私有制度结构的非正义制度安排,确立未来正义社会的根本实现原则--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他们的目的是要摒弃资本主义财产关系下的狭隘的、片面的正义观念,确立一个每个人得以自由发展和全面解放自身与个性发展的正义社会.对于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而言,马克思恩格斯的"批判正义"理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董仲舒的易学哲学思想是他的整个哲学体系的核心内容.其内涵丰富而深刻,主要表现在董仲舒赋予<易传>中的"元"以逻辑在先和价值根源之意义,表明"元"是一个价值本体范畴;他把<易传>的"继善成性"论改造为"天止人继"说,反映了人类在宇宙万物中之地位与意义的一种自觉精神;又把<易传>"人文化成"的思想观念发展为一种"人文宇宙观",从宇宙观高度审视人类文化,又从人类文化角度看待宇宙,观与文化观合二为一,表明了宇宙是人类文化创造的本源和基础,而人类文化是宇宙的发展和完善.这就从宇宙观的高度肯定、突出了人文价值的崇高意义.  相似文献   

12.
社会风气·荣辱观·羞耻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善社会风气是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目标。愈益泛滥的不良社会风气表明,荣耻不辨,耻感消解已成群体性的现象,出现了一种“去羞耻化”(实质是“去道德化”)倾向。“耻不从枉”,知耻而后正;要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关键在于“知耻”、“有耻”,在于要激发和培育“耻感”。耻感或羞耻心是人之为人的底线,是人格的基本点,人有耻感,是保持做人尊严的自因。因此,在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前提下,尊重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尊重人格,保护和激发全体社会成员的耻感,培育公民的自尊心,是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从而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关于健康公平现实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公平是全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然而由于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因素又造成了健康的极大不公平。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满足人们对健康的需要,实现健康公平,揭示了健康公平的内涵,以及现实中健康不公平的表现形式;同时,提出健康公平的现实选择应从我国的现实国情出发,解决目前健康不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14.
The general and deep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present-day status of health care is of such intensity that one speaks of a health care crisis. What is most disturbing to the physicians is that society directs its accusation mainly at the health care professional for being responsible for this crisis. If we want to abolish the crisis we must try to get a renewed look at its source, i.e.,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where did health care go wrong primarily?” and “with whom lies the ultimate responsibility for health care?”. In the following discourse these questions are discussed.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that every human being is a free rational agent the ultimate health care responsibility is assigned to the citizen. Of course, whether such an approach will in fact solve the problems inherent in present-day health systems cannot be predicted.  相似文献   

15.
毕业生走向社会,适应与否,会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而作为其影响因素——人性哲学观的不同会对大学生的社会化尤其是就业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使用Wrighsman的人性哲学量表调查了苏州部分学校的大学生和社会一些参与工作的人员,发现大学生与参加工作的社会人员在独立性、人性的理性与意志力、人性的复杂几个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这可能是我们在大学生走向社会前给其辅导的内容之一。大学教育者在大学生走向社会前应该对其进行社会化方面的辅导,了解作为学生与社会可能存在的差异,提前做好心理准备,以减少其由于社会化不良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Health is certainly a valuable asset in the life of every human being and of particular relevance for a flourishing childhood. As empirical research concerning the 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 shows, its distribution can, at least to a certain extent, be influenced by the way a society is arranged. Many philosophers now acknowledge that a fair distribution of health has to be a central part of a just society and they discuss to what extent a right to health can be justified. However, they do not typically distinguish between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nd neglect the special problems arising from these distinct, though related, perspectives. In this paper, we argue in favour of such a distinction and ask whether a minimally just society ought to include mental health among the goods that are to be distributed in a fair way among its children. Furthermore, we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ntal health and happiness and ask whether making mental health a subject of justice implies that children are entitled not only to a healthy but also to a happy childhood. Despite the positive impact of happiness on the lives of children, we conclude that happiness cannot be incorporated into a functional theory of justice, since it does not fully meet the criteria of objectivity, measurability and influenceability.  相似文献   

17.
环境伦理学中的"生态化"人生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其实践要求和理论品性来看,一种完整的环境伦理学理论必然包含着一种关于人生观的理解。本文主要探讨罗尔斯顿环境伦理理论和深生态学关于人生观的主张和见解,从而指出环境伦理学理论包含着一种“生态化”人生观。相对于现代社会盛行的人生观来说,“生态化”人生观是基于人生之生命层面的,尊重自然的,后物质主义的人生观。它作为一种新的人生观理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微创医学是一个新的医学理论体系。在具体临床医疗决策过程中如何运用微创医学理论是一个必须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微创医学人文观、科学观、技术观和社会观是医疗微创化决策思想的主要内容,在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尤其是对于微创手术最佳适应证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现代健康观是文明进步的产物。让公众走近现代健康观,是追寻人类理想,建设和谐社会,管好国家核心资源,全面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需要。按照现代健康观的基本精神开展健康教育,是当今社会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王杰 《周易研究》2005,(1):58-67
本文对<易传>之成书及学派归属问题得出自己的结论后,从人类社会演进图式与"三材之道"、<易传>与理想人格塑造、<易传>与主体价值的实现三个层面对<易传>儒道结合的政治思想特征做了深入剖析,指出<易传>思想是以儒家思想为基本价值观,在吸收和借鉴道家思想及阴阳家思想的基础上,把它们与儒家思想结合起来,为儒家思想注入了新的思想内容,在更高层次上建构了儒家的天道观和人道观,从而达到为儒家思想寻求形而上价值依据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