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克里姆特绘画的中国情结 19世纪下半叶,西方世界的哲学、科技、文化、艺术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照相技术的产生使艺术家传统的模仿自然的艺术观念发生了改变.这时中国的绘画艺术作品、日本的浮士绘等东方艺术作品大量出现在西方,使得西方一些大胆的艺术家开始借鉴东方的艺术观念和形式,引发了西方绘画从写实向写意的转变.德国和奥地利的新艺术运动诞生了象征主义的绘画流派——"分离派",它强调的是艺术的独创,追求的是强烈的艺术表现功能.作为"分离派"领军人物的克里姆特,他的绘画就受到了中国民间美术及东方绘画很大的影响,当时他对中国画情有独钟,收藏了大量的中国卷、轴画,戏曲人物画等.他巧妙地把欧洲绘画的人物与中国民间美术的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绘画风格.  相似文献   

2.
无论是从东方还是西方,凡是稍有从事过美术相关行业的人,都不会对印象派感到陌生。西方艺术19世纪最后30年,印象派成为法国艺术的主流,并影响整个西方画坛。当今在中国的学院教育里对于印象派绘画的分析,关注的大多是技法、题材和历史背景等,这些无疑是欣赏和评价印象派绘画的重要方面。但除此之外,从印象派绘画观念发展的过程来看,最为吊诡的一点是它从追求极端的真实起步,最终走到了真实的虚妄。本文通过对西方艺术经历印象派绘画的前后过程进行分析解读,指出人的视觉思维观念是如何从西方传统绘画中以"借物说事"为原则转向表现事物的客观面貌——"追真"为原则再发展到了以表现艺术家自身的主体原则的变化过程,这种转变源于印象派艺术家自觉的艺术实践精神。印象派的存在对于人类对于客观真实的认识来讲,正所谓是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3.
束翠菊 《美与时代》2016,(10):60-61
保罗·高更作为象征主义的创始人,在他的绘画中完美地诠释了"原始"这一符号的象征意义。从高更的塔西提之旅出发,结合他早期的童年经历,探析使他跳出了印象主义的枷锁、创造出属于他独特的象征性色彩和装饰性构图的源头。  相似文献   

4.
崔军  马文斌 《美与时代》2003,(11):48-49
19世纪产生的印象画派,是顺应历史潮流而诞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绘画流派。印象派艺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就像一枚重磅炸弹,引发了艺术创作的大革命,并在后续的艺术年代产生影响,可以说印象派绘画出现的同时也就宣告了古典艺术大时代的完结。直到今天,独具魅力的印象派绘画依然散发出奇光异彩,引起人们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丹纳在《艺术哲学》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三因素理论。西方后印象派绘画艺术的出现是现代艺术史上的伟大革新。后印象派的出现,与当时西方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文章结合"种族、环境、时代"三因素理论尝试进行后印象派绘画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汪一 《美与时代》2023,(3):12-14
20世纪以来,欧美各国纷纷出现了与西方传统美术理念不同的美术流派,如野兽派、后印象派、超现实主义、象征主义等。这些流派被统称为现代主义,其在发展进步的过程中,给艺术界造成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基于此,探究现代艺术对当代绘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古塔斯夫·克林姆特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具个人风格的绘画大师之一,从被称为"历史画的继承人"到成为维也纳现代主义艺术的开拓者,其绘画理念的创新性与开放性对东西方绘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绘画画面以极强的装饰性和象征性而闻名于世,由于画面中的某些隐喻太过引人深思,也有人称他为象征主义大师。文章分别对克林姆特早、中、晚期的代表性绘画作品进行赏析评论,探讨他在不同阶段创作中个人绘画理念的差异以及绘画风格的演变,以期对他的绘画语言做出更深入、更具有创新性的阐释和解读。  相似文献   

8.
在西方艺术史中,印象派开始了现代艺术的思潮,而后印象派发端于印象派却又有别于印象派。主要研究后印象派与其代表画家,以塞尚、梵高和高更为代表,论述了他们的艺术语言及绘画风格,最后简要说明他们对现代艺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别从"印象派、古典与塞尚"、"画面的形式构成"、"色彩的表现性"三个方面出发,阐述和论证了塞尚如何在绘画中摆脱客观物象的束缚,以绘画画面的独立为目标,以新的构成手法表现形体的真实感和画面的结构,并形成了属于自己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10.
对于油画作品来说,色彩是油画的灵魂.色彩主宰着整幅油画作品的构成元素,具有统帅作用.不管是现实主义油画,还是古典主义油画,色彩的魅力均不可替代.印象主义在19世纪中期法国登上历史舞台,提倡户外写生,把光和色彩作为绘画的目的,开启了色彩革命的先河.印象派画家大胆抛弃了传统模式的束缚,在油画形式和技巧上进行革新和探索.印象派是传统艺术的终结,是现代艺术的开端.印象派绘画影响着我们一代又一代,更给我们当下的艺术教学以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11.
罗杰·弗莱是英国著名艺术史家和美学家,更是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批评家之一。他将现代主义理论引入绘画,策划了两次后印象派画展,还满怀情感地对塞尚等后印象派画家进行了艺术评论和辩护,为现代主义艺术的发展和后印象派的推广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修拉是19世纪法国新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他用科学的态度从事绘画研究,表现色、光,创造了艺术史上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他继承了印象派的绘画成果,在绘画形式上将古典绘画的精神和科学发展的时代观念相融合,创造出了新的艺术形式,对绘画本质的探索进入了崭新的世界.  相似文献   

13.
乔舒亚·雷诺兹是英国18世纪后期极负盛名且颇具影响力的历史肖像画家和艺术评论家,他在英国皇家美术学院的演讲中多次提到“绘画中的模仿”,即追随大师的风格,从他们的作品中受益.这一理论的阐发是建立在古希腊“模仿论”基础之上的,16世纪意大利画家、建筑师和艺术理论家乔尔乔·瓦萨里对此观点也有所解读.雷诺兹进一步认识到通过模仿能产生多样性与新颖的创意,具体表现在模仿自然、模仿大师、学会借鉴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绘画作品有了全新的理解与认识。石涛绘画艺术作品在当今仍然有着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与创造生命力,体现了"四王"作品的核心与精髓。石涛的绘画主要以生活为创作元素,其师法自然,打破了墨守成规的传统绘画方法,创造出新颖独特的绘画艺术品,被世人参考模仿。从石涛的艺术创新精神入手,并对其艺术创作精神的产生进行简要分析,通过对其绘画艺术中的创新精神体现进行深入的了解与分析,阐述了石涛山水画中创新精神对未来艺术发展的现实意义,促进了绘画艺术中的创新精神得以进一步延续。  相似文献   

15.
戴惠  孙晨 《学海》2006,(5):161-166
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诗坛较有影响的诗人,作为创造社的成员,他们属于以郭沫若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诗人群。他们的诗歌主张吸纳和借鉴了法国的象征主义诗歌,较早揭开了现代主义面纱,探索将现代主义诗歌艺术与中国诗歌传统相结合的途径。他们的诗歌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一、具象油画的解体 印象派之前的几百年,是油画产生和成长的阶段,其大致的面貌是具象的、写实的.19世纪后半叶的"印象主义"从科学的角度对光和色作观察和阐述,以一种有异于传统的、单纯的绘画程序对写实油画进行解构,把速写的技法融入绘画中,加强笔触的效果,大大地丰富了油画的语言.  相似文献   

17.
纵观美术史,印象派扮演着承前启后的关键角色,是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其创作手法和风格丰富多彩。文章通过解读沃尔夫林的艺术风格学理论,从画面构图、用色、笔触三个方面对印象派绘画的形式风格进行研究,来探析印象画派中光影、色彩、笔触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8.
克洛德·德彪西是法国音乐最富于创造性、最杰出的大师之一.他熟悉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迷恋肖邦和瓦格纳,热爱拉莫和法国古钢琴音乐家,继承了古诺、马斯涅为代表的法国音乐传统.他在文学、音乐上的修养不仅在广度上而且在深度上都达到了惊人的程度.由于受法兰西艺术美学(文学上的象征主义、绘画上的印象主义、抒情歌剧和舞剧)的影响并在青年时代同俄罗斯音乐家巴拉基列夫、鲍罗丁、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和穆索尔斯基等人创作的接触,以及1889年在巴黎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上听到的国外艺术,为他打开了新的音响世界加强了自己对音乐的认识,摆脱了浪漫派的影响,开创了被称作"印象主义"的音乐学派.该学派在音乐史上独树一帜代表着19世纪的音乐和现代音乐之间的一个最重要的桥梁.  相似文献   

19.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和现代美育的奠基人,刘海粟将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印象派艺术合二为一,西为中用,开创了近现代中国绘画的"写意"精神,特别是其突出中西融合、提倡创新自由、强调民族气节、强调全面修养的绘画思想,在中国近现代绘画美学思想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郭锐 《美与时代》2005,(6):37-38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在于发展,在于有独特的个性.高更,即是一位有创造、有发展、有独特个性的艺术巨匠.他的绘画发端于印象派,并且几次在巴黎参加过印象派的画展.当印象派的大师们沉湎于纷繁的色光变化之际,高更的绘画在巴黎的舆论界未能引起任何反响.他的老师毕沙罗甚至认为他的艺术离经叛道,不会为人们所接受.这个时期的高更,如同春蚕作茧,在孕育着一场蜕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