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教会的任务是根据《新约》倾听《旧约》,根据《旧约》倾听《新约》",克里斯托佛·赛茨(Christopher Seitz)恰如其分地说。[1]若不能完成这种双重的工作,就是否认这样的基督教会真理,即,《旧约》舍弃《新约》就不完整,《新约》舍弃《旧约》同样不完整。基督教给予犹太人的希伯来圣经(简称希伯来——亚兰文圣经)以"旧约"这个标题,这个标题传递出了一种清晰的信号。[2]这个信号作为依据《旧约》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钟力 《福建宗教》2001,(2):42-42
基督教,英文为Christianity,公元一世纪源于巴勒斯坦,包括天主教、正教、新教及一些小的教派。《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早期的《圣经》包括《圣经旧约》、《圣经后典》和《圣经新约》。1520年后,基督教分为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新教的《圣经》只包括《圣经旧约》和《新约》,天主教《圣经》除此之外,还包括《后典》。《圣经》的前一部分为希伯来文,后一部分为希腊文。及至公元5世纪才有了统一的拉丁文译本。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前后,《圣经》在欧洲逐渐被译成各国文字。  相似文献   

3.
《中国天主教》2004,(2):8-9
阅读“旧约”须知 七十三卷《圣经》,分“旧约”和“新约”两大部分:在基督降生之前写成的,称为“旧约”,共四十六卷;写于基督降生之后的,称为“新约”,共二十七卷。  相似文献   

4.
正《旧约》是《圣经》的重要组成部分,旧约神学更是学习神学必不可少的功课。传道人想要传讲整全的福音信息,离不开对《旧约》的神学和灵命信息的深入挖掘和深切体认。注重《旧约》与《新约》信息的内在统一关系,教会建立健全合宜的圣经观,正确理解和推进神学思想建设和基督教中国化,对每一个基督徒灵性生命的健康、均衡整全的成长至关重要。"圣经神学又分为旧约神学、新约神学。它是近两个多世纪以来发展的新兴学科。不少基督徒认为有了《圣经》,  相似文献   

5.
<正>新约作者在引用旧约历史典故时,常常会溢出原来的含义,给典故以新的理解,即将历史事件当做新约的预表,旧约是影子,新约是实体,旧约是表象,新约是实现。这种新旧约的对比在保罗的著作中尤为明显,"摩西的帕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保罗在《哥林多后书》3章里提到,承当新约执事的凭据,不是凭着字句,乃是凭着精意。"字句"是第一层含义,文字都有其本义,意指实体世界的某件物品或精神世界的某种状态,例如"猫"这个字的本义是一  相似文献   

6.
旧约是新约的前身、准备和预兆;因为按照圣保禄宗徒致希伯来书所说,旧约只是“未来美物的影子”,新约才是“事物的真相”(希:十·1)。尚且,圣保禄宗徒致哥罗森书更说:“这一切原是未来事物的阴影,至于实体乃是基督。”(哥:二·17) 所以,在旧约中许多的人物和事件,除了本身的历史性及字面的意义之外,尚有它们的象征性或其他的含义;即是说,天主藉着这些旧约时代的人物或事件,往往也预示新约时代的另一人物或另一事实。比如:  相似文献   

7.
正《希伯来书》是新、旧约的桥梁,讲述了《旧约》的预表如何转到《新约》的实体,《旧约》的律法如何过渡到《新约》的恩典。作者清楚地阐明了基督宗教的教义和礼仪要比犹太教优越得多,借此将耶稣与天使、耶稣与梅瑟等做了比较,指出耶稣基督远超过所有的天使,因为祂是天父的儿子,天使只不过是仆役(1:1-9);同时祂也是创造者,天使是受造物(10-12),祂是掌管万有者,他们是被统治的(13-14节);祂是具有神性和人性的救  相似文献   

8.
《旧约》是犹太教和基督教共奉的经典,这里所说的基督教是一种广义上的基督教,基督教也有一些教派不承认《旧约》。它是西方文明源流之一的希伯来文明的结晶,为《新约》和基督教的诞生奠定了神学理论基础。它对整个西方文明乃至世界文明都有极其重大的影响,并一直延续至今。《旧约》无疑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宗教典籍之一。《旧约》也存在着许多难于理解和解释的问题,《旧约·创世纪》中说:上帝创造天地万物,第六日“神就照着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就是照着他的形象创造了人;他所创造的有男有女。”(创1:27)(为了论述上的方便,我们姑且称之为“造…  相似文献   

9.
杨联涛 《天风》2023,(1):21-22
<正>《启示录》中充满了旧约的形象、主题和观念,了解约翰怎样引用旧约及引用之目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明白此书。一、不同形式的引用《启示录》是新约中引用旧约最多的书卷,在这一点上学者们已达成一致。约翰自由且极具创造性地使用旧约经文,很少直接引用。他在几乎每一章的词汇、主题、模式或观念等方面引用旧约,404节经文中有518次引用了旧约,而我们却看不到诸如“这是要应验先知的话”“你们听过有话对古人说”“如经上所记”之类的引用导语。  相似文献   

10.
天主教传世的著作《圣经》,分“古经”(旧约)和“新经”(新约)两大部份。“旧约”又称《旧约全书》共四十六卷,写人类起源之说和依斯赖耳人从部落到立国及其衰亡的历史等;“新约”又称《新约全书》,共二十七卷,记载耶稣的生平及宗徒传教的历史。依斯赖耳人的史籍和文学作品等都以古教圣典的形式流传下来。《旧约全书》约略可分三部份,即法律书,先知书和圣著。法律书共五卷,即梅瑟五经,即《创  相似文献   

11.
《圣经》是一部什么样的经典,《旧约》与《新约》又有什么异同,这是很多读者都不太清楚的问题,我们特依据相关资料作出解答。  相似文献   

12.
新年新智慧     
“智慧”是一个意义丰富的词,也是一个非常实用的词。智慧可以用来指“在实用的知识上有技巧和才干”。而对于生命本身来说,就是善良、和谐而又成功的生活。《箴言》是智慧的精华,而智慧的基础在于敬畏神。神是智慧的根源,惟有敬畏神的人才能得着真智慧。在旧约中,能结合应许、律法与智慧的一个观念,就是敬畏神;智慧和律法都能反映出真信徒在应许的合宜表现(华德凯瑟(walter c.kaiser)《旧约神学探讨》,廖元威,魏玉琴等合译,台北:中华福音出版社,1987年,第218页)。新约也提及智慧的属性(林前1:24),新约中的《雅各书》强调人的信心应加上行为;被人们称为“新约”中的箴言。人不敬畏神,就很难认识和掌握智慧。因为智慧不能离开他  相似文献   

13.
《圣经》汉译版本之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包括《旧约》和《新约》两大部分。“旧约”原是犹太教的经典,原文为希伯莱文,共有39卷。“新约”原为希腊文,包括《福音书》、《使徒行传》、《使徒书信》和《启示录》4个部分,共有27卷,是耶稣的门徒等著述的汇编。在19世纪以前,《圣经》只有个别天主教传教士翻译了部分内容。19世纪初,基督教传教士进入中国传教。他们从一开始,就非常热心于《圣经》的汉译工作,翻译了许多种版本。从语体角度可以分为三类:深文理译本(High Wen Li Version),即文言译本;浅文理译本(Easy Wen Li Version,Sample WenliVersion),即…  相似文献   

14.
天主圣三     
天主三位一体是教会信仰的基础。“耶稣上前来,对他们说:‘天上地下,一切权柄都交给了我,你们要去使万民成为门徒,因父及子及圣神之名给他们授洗。’”(玛:28·18) 天主三位一体的奥迹,按有些教父的意见,在《旧约》内已有所暗示,在《新约》时代,耶稣清楚地启示了天主三位一体的奥迹。天主圣三是万物的本原。因为创造万物是天主圣三的工程,这在《创世纪》、《若望福音》和圣保禄书信上是有所启示的,对我们信友来说,却另有特殊的关系:信友是  相似文献   

15.
希伯来《圣经》(Tanakh)是饱经忧患的希伯来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积累了一千多年的文学精品集。公元1世纪末至2世纪初,希伯来《圣经》被确立为犹太教的正典,后来被基督教继承,名为《旧约》,与《新约》相对应,二者合为《圣经》(Bible)——基督教的正典。  相似文献   

16.
基督教《圣经》的苦修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列民  何光沪 《学海》2005,4(2):67-75
国人都熟知韦伯对新教苦修主义的分析阐述,而这种理论的经典性依据就是基督教《圣经》。《圣经》被认为是上帝默示的经典,也是基督教各教派苦修主义的根本性依据。从传统的“历史—文法释经法”视角来看,无论是《旧约》的各类书卷,还是《新约》中耶稣和使徒的各种教诲,都有大量涉及或清晰地指向苦修主义的经文。它们包括从完全的禁欲、独身,直至普通的斋戒、圣洁、施舍等十余种形式。《旧约》苦修主义以禁食和圣洁为主,意在使当事人或场所更加洁净,从而获得上帝的恩典或者赦免;《新约》则以基督道成肉身,拯救世人的福音进一步倡导奉献服侍的信仰生活,蕴含着隐修和非隐修的苦修主义思想和制度雏形。《圣经》苦修主义是理解基督宗教的基本纬度之一  相似文献   

17.
耶稣君王     
立耶稣为君王,是教会的大道理,根据“启示”,我们知道这件事。“天主已经立他为王为基督了。”(《宗》二、36) 耶稣做万有的君王,原是天主立定的,我们要从《旧约》和《新约》上学习这端启示的真理。 1、《旧约》的启示先知依撒以亚说:“有一个婴儿为我们诞生了,有一个儿子赐给了我们。他的王权在他肩上,他的名字称为全能的天主,后世之父,和平的君王,他王权的平安必增加无穷,他必在达味的宝座上治理他的国,以公平正义使他的国坚定稳固,从现在直到永远。”(《依》九、6-7)  相似文献   

18.
《天风》2018,(10)
正中国教会编写和使用自己的经课(简而言之,是一本崇拜手册,可以根据耶稣的生平与教训,每一年、两年或三年,把整本圣经通读一遍。每个主日都选定了需要查考和诵读的经文,通常是旧约经文两段,包括《诗篇》,以及新约经文两段,包括福音书和使徒书信)。旧约经文的选择通常是配合新约经文。每个主日或数个主日,根据教会的节期,有相应的主题),对促进基督教中国化具有积极的意义。基督教中国化是为了中国基督教良性的、和谐的存在。  相似文献   

19.
文海拾粹     
《天风》2018,(10):57-57
中国教会编写和使用自己的经课(简而言之,是一本崇拜手册,可以根据耶稣的生平与教训,每一年、两年或三年,把整本圣经通读一遍.每个主日都选定了需要查考和诵读的经文,通常是旧约经文两段,包括《诗篇》,以及新约经文两段,包括福音书和使徒书信).旧约经文的选择通常是配合新约经文.每个主日或数个主日,根据教会的节期,有相应的主题),对促进基督教中国化具有积极的意义.基督教中国化是为了中国基督教良性的、和谐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陈贻圣 《天风》2012,(12):38-39
纵观圣经及教会历史,圣乐侍奉在教会中的主体性地位确凿无疑。旧约时期大卫在圣殿设立诗班(参代上25:1-8),及至新约《启示录》所描绘将来新天新地十四万四千人的诗班在主前侍奉(启14:1—3)。诸如教会历史记载,教皇格列高利(PopeGregoryI)以及其后的马丁·路德(MartinLuther)等,均以圣乐来建造教会、改革教会、发展教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