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内源性,外源性应激因素都会对人体心理和神经内分泌系统造成影响,在同一应激因素下由于人格不同可能有不同的应激反应.过度的应激是导致心身疾病的重要原因.多数难治性慢性胃炎和医源性应激关系密切,对慢性胃炎和FD在处理上应作为一种病去对症处理,不必过度强调抗Hp.医生在临床工作中,要注意规范言行,合理解释病情,避免医源性应激给患者带来心理创伤,减少医源性心理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焦虑是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人类对应激的反应主要表现之一为焦虑情绪,近年来的医源性应激反应也渐为人们所关注,国内外许多学者对临床各种检查和治疗前后的病人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人们在经受医源性应激的同时,其急性精神性焦虑状态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而当各种应激因素去除之后,病人的焦虑状态可以得到缓解。在临床实践中,常常可以发现病人对各种医疗手段感到担心、恐惧及焦虑情绪体验。由此所产生的应激反应如果过于强烈,不仅会给病人造成痛苦,还会干扰手术与麻醉等医疗活动的顺利进行,从而消极地影响病人的心身健康与治疗…  相似文献   

3.
过度模仿指模仿与完成目标无关的动作。本文通过比较不同文化下儿童过度模仿行为的共性和差异,探究了儿童过度模仿可能的产生机制。不同文化下的儿童均存在过度模仿行为,说明它很可能是人类累积文明发展的重要产物;而不同文化下儿童过度模仿的倾向又存在差异,生存环境、教导式学习和对社会规范的强调等因素均可能产生影响。未来研究可考虑进一步探究不同文化因素的具体作用,并比较不同文化下个体过度模仿行为的发展进程,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过度模仿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应激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事件,过度应激也是许多疾病发生的诱因。应激会引起一系列生理反应,包括激活自主神经系统及神经内分泌系统,表现为自主神经系统(ANS)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活动的增加。社会支持通过改变或抑制应激相关脑区的活动,缓冲了应激引起的ANS和HPA轴活动,使机体快速恢复到应激前水平,避免应激引起的内稳定失衡对机体的伤害。  相似文献   

5.
程祺  严进 《心理科学进展》2008,16(3):355-362
从进化的观点解释了不同生物体应对应激的不同行为策略及其生理基础,和由此引起的对不同应激性疾病易感性的差异。行为策略和生理基础的差异使得一定环境条件下引发的应激反应对不同个体产生了不同的非稳态获益和代价(非稳态负荷)。非稳态的获益和代价影响了健康和疾病间的平衡:攻击性个体由于非稳态调质失调,更可能出现冲动控制障碍、高血压、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疲劳状态等;反之,非攻击性个体由于非稳调质过度释放,更易发生焦虑障碍、抑郁症、代谢综合症等  相似文献   

6.
过度模仿指模仿与完成目标无关的动作。本文通过比较不同文化下儿童过度模仿行为的共性和差异,探究了儿童过度模仿可能的产生机制。不同文化下的儿童均存在过度模仿行为,说明它很可能是人类累积文明发展的重要产物;而不同文化下儿童过度模仿的倾向又存在差异,生存环境、教导式学习和对社会规范的强调等因素均可能产生影响。未来研究可考虑进一步探究不同文化因素的具体作用,并比较不同文化下个体过度模仿行为的发展进程,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过度模仿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中学生应对方式问卷、自编的两个具体应激情境下的应对问卷和SCL-90量表为调查工具。对466名高中生的测量结果表明:(1)高中生的应对方式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可能为不同的心理问题提供相应的心理归因条件;(2)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在不同的应激情境下,对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的应对方式是不同的,同一应对方式在不同的应激情境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即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与应激情境有关。  相似文献   

8.
探讨不同干预方式、不同应激源对血压、心率影响的差异。被试为本科生48人,采取干预方式、应激源、实验间期的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干预方式为放松训练和预知,应激源为心算和恐怖影片。实验间期包括基线期、干预期、应激期、恢复期。实验的因变量为每个实验间期的血压和心率。结果显示,心算应激引起的血压和心率升高显著高于恐怖影片应激引起的血压和心率的升高;放松训练组和预知组其干预期的血压和心率值都低于基线期;干预方式和应激源在血压和心率两个指标上交互作用不显著。结果表明,与恐怖情绪引起的紧张相比较,智力操作紧张更容易影响血压和心率;放松训练和预知对于对抗应激时血压和心率升高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不同干预方式对于不同性质的应激源作用没有差别。  相似文献   

9.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认知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少数具有相对明确病源的精神障碍之一,而且具有独特的临床特 征,如创伤事件的频繁闪现、过度警觉等。关于创伤后应激障碍,存在多种理论解释,该文 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认知理论作一简要介绍和评述。  相似文献   

10.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认知理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少数具有相对明确病源的精神障碍之一,而且具有独特的临床特征,如创伤事件的频繁闪现、过度警觉等。关于创伤后应激障碍,存在多种理论解释,该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认知理论作一简要介绍和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