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本文对禅籍中“拴索”一词作为“高僧骸骨”的代称这一用法作了考察,揭示出这一词义与禅宗对傀儡戏的宗教认识相关,同时与佛经中关于佛祖、菩萨、高僧的锁骨形象的描写相关。“拴索”本指傀儡戏中连络木偶肢体的木钉和绳索,其为高僧骸骨的代称源自两个层次的比喻:一是形象层次上,木偶的支体钩连与锁骨菩萨的骨节钩连具有相似性,因此“拴索”便可用来描写高僧连络如蔓的锁骨。二是本质层次上,禅佛教常用傀儡戏的虚假性质来揭示人生虚妄的本质,因此木偶外表下露出的拴索便可借以描写“皮肤落尽”后的真实枯骨。  相似文献   

2.
红木 《佛教文化》2011,(5):72-75
豫西南腹地,距镇平县城三十余里、杏花山阴、有一古刹,名曰“菩提寺”,相传为唐代高僧释智勤所建.距今已有千年历史。  相似文献   

3.
佛教认为,佛菩萨或高僧大德圆寂后,可得舍利。《玄应音义》载:“舍利有全身、碎身之别”。全身舍利即是指高僧示寂后,其身体经久不烂,常保原形而栩栩如生者。碎身舍利指高僧大德荼毗后之遗骨。我们所说的肉身菩萨,就是佛教所说的全身舍利。《金梵明经》载:  相似文献   

4.
佛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高僧立传,在中国史学界和佛学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以史学界而论,自北齐魏收《魏书》开正史立“释老传”之先河,在历代正史、方志中,僧侣传为不可或缺的内容。从佛学界来看,由僧人编修的高僧传也屡见不鲜,如梁释慧皎《梁高僧传》、唐释道宣《唐高僧传》、宋释赞宁《宋高僧传》、明释如惺《明高僧传》,合称《四朝高僧传》,此外,还有《补续高僧传》、《新续高僧传》等。这些由史家和僧侣完成的高僧传记,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史学和佛学研究的宝库。不过,要撰写一部成功的高僧传也殊非易事…  相似文献   

5.
1999年5月6日,泰国高僧拍玛哈向泰国家银行移交了一批金砖。这位高僧自去年4月展开“献金救国”活动以来,总共已募集到1.07吨黄金,并已全部上交国家银行。1997年7月,泰国爆发金融危机,国家经济陷入严重衰退中。为了帮助国家克服经济危机,促进经济复苏,泰国高僧柏玛哈从去年4月发起“献金救国”活动,到今年5月6日为止总共已募集到1.O7吨黄金。他说,这些黄金和金钱属于所有为救国而捐献的泰国同胞,每一分一厘都必须花在值得的地方。国家银行还宣布,这位高僧通过募捐活动还向国家银行捐款300万美元。相玛哈高僧不辞劳苦,募集黄…  相似文献   

6.
禅房花木深     
地狱与天堂 一名日本武士问高僧白隐:“真的有天堂和地狱吗?”白隐不正面回答,却说:“你有把剑,可惜钝得根本砍不下我的头。”武士被激怒,拔剑相对。白隐方道:“地狱大门由此打开。”武士心中一震,当下大悟,遂收剑:白隐又说:“天堂大门由此敞开。”  相似文献   

7.
明代五台山著名高僧镇澄法师在所撰《清凉山志》卷三“高僧懿行”中云:“传载高僧者,所以彰夫清凉宝山,实陶化圣贤之域。自佛法入中土,凡能出尘体道,以极佛化者,称高僧。……今之所载,凡有二焉。  相似文献   

8.
大千世界     
《佛教文化》2018,(4):10-15
近日,“丝路美地·敦煌”展在甘肃敦煌国际会展中心展出。复制壁画、3D打印彩塑、复制洞窟等,让民众“零距离”体验敦煌艺术之美。图为数字化采集后打印展出的大幅高保真莫高窟复制壁画320窟“散花飞天”。(图片来源:中新网)  相似文献   

9.
学禅吟诗     
门外学禅,竟然也悟到了一点门道。 (一) 弟子问高僧:“读经时如何专心?”高僧答曰:“把时光置于身后。”我将此说吟成一诗: 晨读面西天,夕诵迎东风。时光置身后,心思入经中。“忘”是一种禅境,我们可以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明代有四大高僧。他们分别是释袜宏、释真可、释德清和释智旭。以他们是“出尘体道,以极佛化”的“出类拔萃”者,故有此誉。其中,释袜宏、释真可、释德清三大高僧,又以“久栖胜地,道著清凉,或暂入兹山,感通大圣”,而又谓之明代五台山的著名高僧。所以,《清凉山志》卷三《莲池大师传》中说:  相似文献   

11.
现在,临近高考,不管家长、老师还是这些高中毕业生,都在为如何考上大学而努力,好像只有大学才是他们这些毕业生的唯一出路。有不少毕业生一个劲地担心:万一考不上大学怎么办?针对这些,我觉得我有必要给毕业生们讲一下下面这个故事: 一位将军,即将出征。将军很担心会在战场打败仗,便在出发前向一位高僧请教:“即将出征而处于生死歧路上的人,应该怎么办才好呢?”高僧念了一首偈语作为回答:“两头都截断,一剑倚天寒。”“两头”是指“生”与“死”。高僧的偈语的意思是告诉将军:切断生与死的对立,抛开胜与败的意念,只需让手中的那柄长剑威然于天地之间。同学们,我想我不用告诉你们剑落处的结果,你们也已经明  相似文献   

12.
晚明“四大高僧”禅教关系论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扼要地比较了晚明“四大高僧”在禅教关系问题上的看法,云栖宏主张禅教相资;紫柏真可主张禅教同一;憨山德清主张禅教之间是“性相”关系;藕益智旭的禅教关系则是宏和德清禅教关系之综合。“四大高僧”虽然都主张禅教合一,但由于立论角度不同,论述各有千秋  相似文献   

13.
《佛教文化》2018,(4):124-124
彻悟佛法究竟义理,打通现代修证之路!古往今来,历代高僧大德对《楞严经》倍加推崇,甚至有“自从一读楞严后,不看世间糟粕书”的评语。其原因就在于《楞严经》是释迦牟尼讲解如何明心见性最清楚、最通透、最究竟彻底的经典。特别是第一、二卷,佛陀以缜密的“七处征心、十番显见”的方式,指示出了“心”之所在。  相似文献   

14.
楹联,亦名“楹帖”,俗称“对联”、“联语”,是一种语言艺术和书法艺术相结合的独特形式,也是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情并茂的文学艺术。它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株灿烂奇葩。五台山是中国佛教著名圣地和旅游胜地。自古以来就有不少高僧大德、文人学士、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解读晚明高僧蒲益智旭《周易禅解》文本发现,智旭在解《易》过程中把易道与佛性相提并论,充分阐释了“易道即是乾道”、“佛性即名乾元”、“易道皆有佛性”的思想,为其禅易相通理论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一思想既开创了易佛思想沟通的新思路,也是对中国佛性论的继承和创新。 谢金良,哲学博士,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中国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相似文献   

16.
憨山大师是明代五台山的一位著名高僧崔正森《清凉山志》卷3曰:“或久栖胜地,道著清凉;或暂入兹山,感通大圣”者,就可为五台山的高僧。憨山大师不仅来过五台山两次,前后住了九年,而且修禅开悟,也是印证于五台山;他不仅研究宣传了五台山的佛教,而且也保护了文殊...  相似文献   

17.
一次有位记者问王树彤:“敦煌网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她说:“我们善于‘钻空子’。”这是咋回事呢?  相似文献   

18.
《高僧传.道安传》中"学不师安,义不中难"一语,表明论义在中国佛教史上曾经有过重要影响。敦煌遗书中新辨识出的论义文,帮助我们解决了以往论义研究存世资料有限的困难。本文以敦煌遗书中论义文的释读为基础,结合日僧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对论义的记载,从论义与论端、论义程序、论义失误、举行论义的时间和论义文五个方面,率先对汉地佛教论义进行了专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续高僧传·菩提达摩传》中的“宋境”一词有“时间 空间”的含义,意即“刘宋的境内”,并非孙述圻所说是泛指五到六世纪的“中国南方政权”的辖地。菩提达摩的于刘宋明帝至顺帝年间取海路来华,抵达“宋境南越”,“菩提达摩是否谒永宁寺”是确定《续僧传》与《伽蓝记》所载的“菩提达摩”是否为同一人的重要逻辑环节,胡适没有作这一环节的“求证”。考古资料揭示,道宣对永宁寺的记载有失实;文献考证表明,道宣撰《续高僧传》时,依据《洛阳伽蓝记》一书,但删去菩提达摩谒永宁寺一事,证明了二书所载的“菩提达摩”同为一人。菩提达摩大致于神龟元年(518)至永安三年(530)之间谒永宁寺。  相似文献   

20.
一代高僧正果法师净因在海外读书多年,方知华侨中信佛者颇多,回国探亲时,他们常常向我询问同样一个问题:“国内佛教界中,谁是当今的高僧?我们想去亲近。”起初以为这很容易回答,便向他们推荐了一些法师。华侨们听后评论说:“其中有些法师我们早就知道,知名度确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