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春蕾 《法音》2012,(9):53-55
《六祖坛经》,又称《六祖法宝坛经》,或《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是由中国禅宗六祖惠能讲述,其弟子法海集录的一部佛教经典。这是唯一一部由中国佛教大师口传下来的经典,是禅宗顿悟法门的集大成之作,也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成果。在英国伦敦大不列颠国家图书馆广场,矗立着世界十大思想家的塑像,其中就有代表东方思想的先哲孔子、老子和惠能,并列为"东方三圣人"。或许因为这个缘故,研读《六祖坛经》时,我常怀有特别的亲近感。虽然六祖主张直指人心、见性  相似文献   

2.
吕建福 《法音》2004,(12):29-33
一、关于《坛经》的误解六祖《坛经》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于禅宗之弘扬,贡献极大,可以说是“中国禅”的根本经典。在中国,凡稍知佛法者,几乎无不知晓六祖《坛经》;尤其是文人士大夫学佛,《坛经》乃是案头所必备。然而《坛经》流传千年,情况复杂,由于种种原因,也产生了一定的弊端  相似文献   

3.
敦煌出土的一些实用型文书(患文、佛文、邈真赞、斋文等)以及疑伪经《法王经》中,作者在描述人生短暂、生命易逝时,常使用"四蛇毁箧"和"二鼠侵藤"两个譬喻。本文以"二鼠侵藤"这一譬喻为研究对象,追溯该譬喻在古代印度的多个源头,分析该譬喻以佛教文献为中介在中国、日本和朝鲜半岛的流变,同时考察该譬喻在西亚民间故事集《凯里来与迪木奈》以及欧洲《伯兰及约瑟夫书》等文献中的传播,梳理该譬喻在古代欧亚的双向与多维度的传承,比较该譬喻的涵义在不同时空的宗教与文化场域中的异同,为古往今来的人们在跨文明语境中的相互理解提供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实例。  相似文献   

4.
敦煌出土的一些实用型文书(患文、佛文、邈真赞、斋文等)以及疑伪经《法王经》中,作者在描述人生短暂、生命易逝时,常使用"四蛇毁箧"和"二鼠侵藤"两个譬喻。本文以"二鼠侵藤"这一譬喻为研究对象,追溯该譬喻在古代印度的多个源头,分析该譬喻以佛教文献为中介在中国、日本和朝鲜半岛的流变,同时考察该譬喻在西亚民间故事集《凯里来与迪木奈》以及欧洲《伯兰及约瑟夫书》等文献中的传播,梳理该譬喻在古代欧亚的双向与多维度的传承,比较该譬喻的含义在不同时空的宗教与文化场域中的异同,为古往今来的人们在跨文明语境中的相互理解提供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实例。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一些学者对敦煌本《坛经》的误解,就敦煌本《坛经》研究、《坛经》的附益、传衣表信与《坛经》传宗、"南宗"及"南能北秀"等禅宗史上的重大问题进行考辨,肯定了敦煌本是现存最早的《坛经》,是慧能说法讲经的记录,其真实性不容置疑。  相似文献   

6.
《百喻经》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孺童 《法音》2007,(10):32-37
《百喻经》为佛教"十二部经"中,"譬喻部"的著名经典。因其书中,收录百篇譬喻而得名。下面,就《百喻经》本身的一些问题,作一厘清和阐释。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读书的范围十分广泛。这里稍多介绍一点毛泽东对宗教方面的著作和文章阅读情况。他对宗教问题比较重视。代表中国佛教几个宗派的经典,如《金刚经》、《六祖坛经》、《华严经》以及研究这些经典的著述,都读过一些。对于禅宗的学说,特别是它的第六世唐朝高僧慧能的思想更注意一些。禅宗不立文字,通俗明快,它的兴起,使佛教在中国民间广为传播。《六祖坛经》一书,毛泽东阅过多次,有时外出还带着。这是一部在慧能死后由慧能的弟子编纂的语录。哲学刊物上发表的讲禅宗哲学思想的文章,毛泽东几乎都看。基督教的《圣经》,他也读过。…  相似文献   

8.
《坛经》是中国佛教重要宗派———禅宗———的根本性经典 ,而敦煌写本《六祖坛经》则为目前所知的最早的《坛经》本子。本文在回顾述评国内外学术界近百年以来的主要观点的基础之上 ,从敦煌写本的出现时间、书写格式、题名与内容及当时禅风的关系、前题和后题的牵联、古书的形制或体式等多个方面 ,提出和论证了自己对于敦煌写本《六祖坛经》题名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不二"思想是佛教的重要思想,《维摩诘经》与《坛经》都非常全面地贯彻了"不二"思想。《坛经》"自心与净土不二"的净土观、"空有不住"的修行观念、"不拘形式与处所"之禅修观,都受到了《维摩诘经》的影响。同时,《坛经》"定慧不二"的修行思想及"无修之修"的修行方法,又进一步发展了《维摩诘经》的"不二"修行观。另外,《坛经》"以心为本"的本体论,会通般若性空之学,与《维摩诘经》的"以空为本"亦有相通之处。总之,《坛经》受到了《维摩诘经》"不二"思想的影响,同时又进一步发展了"不二"思想。  相似文献   

10.
在《坛经》版本讨论中,德清勘校本《坛经》长期未得到关注。以数种新见《坛经》刊本为依据,文章明确了德清勘校本在明清时期有曹溪本、真朴重梓本、海幢寺本、鼎湖本等重要刊本,并经如皋刻经处最终定型为没有序跋的“曹溪原本”。根据《重刻法宝坛经凡例》,可以肯定德清勘校本原本署“门人法海编集”,节目有“品”字,经文称“惠能”而不是“能”或“慧能”,神会行迹见于“机缘品”而非“顿渐品”等。该刊本清代至今在《坛经》诸本中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1.
《坛经》是禅宗六祖慧能(638—713)的语录,由他的门人法海结集而成,为研究慧能思想的根本典籍。《坛经》问世之后,即有多种本子同时存在,其间虽有详略之分,但无真伪之别。自从本世纪初发现了敦煌写本《坛经》,因其内容与现行几种版本的《坛经》有不少出入,于是在中外学者问出现了肯定敦煌本《坛经》而否定其他版本《坛经》的倾向。有的说:“在《坛经》各本当中的敦煌本为最古,它是后来各本《坛经》的基础。”(宇井伯寿  相似文献   

12.
明朝袾宏自参笑岩大师彻悟后,在举扬净土的同时亦宣弘禅宗,极力倡导禅净双修。袾宏对慧能的《坛经》颇有研究,其主要见解有对"曹溪不断思想绝非纵心任身,曹溪无心可动绝不同于告子的不动心的阐释,以及对《坛经》几处讹误文句的考证"。  相似文献   

13.
元文广 《法音》2021,(10):13-22
佛教传入中国早期,中士僧侣从汉译佛经中集录出了许多部《譬喻经》.从现存佛教经录可知,其中抄撰年代较早、抄撰者可知的《譬喻经》,即东晋康法邃《譬喻经》十卷.梁僧祐《出三藏记集》曰:"《譬喻经》十卷,旧录云:《正譬喻经》十卷.右一部,凡十卷,晋成帝时,沙门康法邃抄集众经,撰此一部."[1]关于康法邃,目前仅知其为东晋成帝时人,撰有《譬喻经》一部,十卷,其它生平事迹不详.康法邃《譬喻经》不仅对研究中土僧侣抄撰《譬喻经》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研究现存几部名为《汉译譬喻经》的真伪问题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魏裕铭 《管子学刊》2010,(2):42-45,50
目前对《荀子》作为著名散文著作之一的研究,从艺术性上的分析止于对其譬喻和大量排比句法的一般肯定。本文认为《荀子》中的幽默风格是应予关注到的艺术特点之一。文中的荒谬意味比喻、错倒描写、对因果不协调的现象原因的欲擒故纵的揭示、"猜谜语"谐隐游戏形式等幽默手法都值得珍视和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5.
评《敦煌新本六祖坛经》说起禅宗,人们自然会将它与初唐时的慧能(又作“惠能”)联系起来。慧能为样宗的实际尊定者。作为慧能说法与行事记录的《六祖坛经》(以下略称《坛经))成了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最重要的禅宗经典,备受世人的注目。由我国著名佛教学者杨曾文先生...  相似文献   

16.
正《牟子理惑论》为东汉牟融所撰,是中国最早论及儒释道关系的著作之一。书中大量使用"譬喻"的修辞方法。如果将《牟子理惑论》中的"譬喻"从文中去掉,那么其所缺少的将不仅是语言的形象生动、优美达意,同时将使其逻辑论证的说服力大打折扣,也可能模糊、舒缓了早期佛教与中国文化融合时本有的直观而紧促的张力,并将忽略《牟子理惑论》为克服这一张力所具有的判断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7.
三、《古兰经》中比喻的特色(一)目的明确众所周知 ,《古兰经》是一部欲将人类“从重重黑暗中引入光明”(14 :1)的辉煌典籍 ,其根本精髓是劝戒人类走“正路” ,而《古兰经》中的比喻的明确的目的性与其相一致。《古兰经》云 :真主的确不嫌以蚊子或更小的事物设任何譬喻 ;信道者 ,都知道那是从他们的主降示的真理 ;不信道者 ,却说 :“真主设这个譬喻的宗旨是什么?”他以譬喻使许多人入迷途 ,也以譬喻使许多人上正路 ;但除悖逆者外 ,他不以譬喻使人入迷途(2:26)在这《古兰经》里 ,我确已为众人阐述了各种比喻 ,人是争辩最多的(…  相似文献   

18.
孙克星 《法音》2007,(6):8-11
“自性”和“佛性”是《六祖坛经》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其中犹以“自性”概念在《坛经》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令人瞩目。在《坛经·行由品》中,六祖惠能就谈及其悟到“一切万法不离自性”,并向五祖弘忍说到:“何  相似文献   

19.
两种明清时期署"曹溪原本"的《坛经》,实际上是德异本和德清勘校本。《坛经》存本有敦煌本、存中本、惠昕本、契嵩本、过渡本、德异本、宗宝本、语录本和德清勘校本。德异本和宗宝本都是契嵩本的改本,德清勘校本与宗宝本内容并无实质性区别,同样属于契嵩本改本。开元二十年(732)神会在滑台大会藉其师慧能得受"相传付嘱"的达摩传法袈裟,辨邪正,定是非,大获成功。但该袈裟在神会圆寂(758)后一度送京供养,并传说早已被则天皇帝转赐智诜和尚,在蜀地递代传承,于是神会弟子根据神会著作及《曹溪大师别传》一类资料,在慧忠圆寂(775)前已编成《坛经》,力图通过"《坛经》传宗"延续自己南宗顿教的正宗地位。敦煌本之前不存在所谓的"曹溪原本"。  相似文献   

20.
《坛经》在历史上形成很多版本,以独特的方式对禅宗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虚云大师作为近代禅宗泰斗,曾以憨山德清重修南华禅寺为榜样,一度挑起重整禅宗祖庭南华禅寺的重任,实现了南华禅寺的重兴。在这个过程中,他曾助缘重刊德清版《坛经》,并在惠能祖龛外立南岳怀让、青原行思、韶州法海、菏泽神会等4位弟子的塑像。这种在诸多弟子中注重神会功绩、抬高神会地位的做法,与德清校勘《坛经》若合符契,故而此举是直接受到德清校勘《坛经》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