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田尘 《天风》1997,(3):36-36
提到讲台工作,我想到许多事。 台前与台后的关系,一个演员台上的演出是与台后的大量工作分不开的。比如戏剧演员的脸谱,是靠台后精心勾画,合理涂色,产生一个典型人物的脸谱,使观众一目了然,是个忠臣,还是奸臣;是正人君子,还是宵小之辈。一个魔术师的精湛表演,大饱观众眼福,但观众却不想那是假的。一个老师讲课深入浅出,  相似文献   

2.
海派京剧脸谱与京朝派脸谱差异以及某些首创脸谱在设计的过程中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不断丰富,体现出江南地区的历史文化对海派京剧脸谱设计的影响。在海派京剧中李元霸、谢虎、马谡、金兀术的脸谱设计与京朝派的不同,是受国家分裂时期,南北处于不同的政治集团控制下,对同一历史人物的不同评价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传统戏曲中的花脸,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其蔚为大观的脸谱,是具有民族文化风格的独特创造,它为戏曲艺术增添了绚丽夺目的光彩,多少年来,它的魅力经久不衰,引起了中外观众的极大兴趣。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脸谱,作为戏剧演员面部化妆的一种程式,作为戏剧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剧情、角色表演、人物服饰等有机组成了一部戏剧。同时脸谱本身也具有极高的欣赏与品味价值。脸谱图形和色彩的使用与安排,不仅仅只是点缀与美化,它对剧中人物的命运、性格特征,以及人物的职能等等,都有着深刻的寓意与表现。所以,我  相似文献   

4.
中国戏曲中的丑角,以其诙谐滑稽的形象、语言和动作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眉眼鼻梁间的一块白粉便是丑角的特征.昆曲《孽海记·下山》中的本无小和尚便是这样一个丑角,其巧妙的脸谱造型、夸张有趣的身段动作、幽默生动的唱词念白,使得整出戏诙谐滑稽无处不在,使观众获得了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5.
面具是人们内心世界的一个象征,面具本身就是戏剧性的。——美国作家尤金·奥尼尔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京剧中的脸谱艺术并不陌生,但是,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藏族独特的脸谱艺术——面具。藏族面具主要有羌姆面具和藏戏面具两大类。羌姆是一种戴面具的  相似文献   

6.
京剧是流传最为广泛的一种戏曲,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京剧胜谱是京剧艺术魅力的直接表现,它的形成过程也像京剧一样,吸取了很多地方戏曲剧种的特点,京剧脸谱是当今戏曲舞台上谱式最多,最完整的脸谱体系,是中国戏曲文化现象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和丰富的历史内容。中国画中“重神似”而“轻形似”的美学思想,被运用到戏曲脸谱中。脸谱中的“离形”(拉开与自然物象的距离)、“取形”(以变形的装饰化的手法取自然物象之形)、“传神”(传人物的性格、神情、心理、品德之神),就是中国画中“遗貌取神”的“重神似”的美学思想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广东粤剧院1958年成立,至今已走过了61个春秋,是目前广东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粤剧团之一。它的身份不仅仅只是一个演出单位,还是一个专注于粤剧生产的艺术机构,在推动粤剧的传承与发展中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对广东粤剧院运营与管理进行剖析,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粤剧院的管理机制与内部组织,二是兼及不同层次观众的代表性剧目,三是近年演出状况与业绩分析。  相似文献   

8.
戏曲脸谱是化妆艺术中一种极大的变形艺术。脸谱的变形是为了形象、准确、直接地表现戏曲的内容。戏曲脸谱的各种造型、颜色在生活中是没有的,但它却又是来源于生活、表现生活、高于生活的一种艺术,能够表达人们内心深处的美好愿望,可谓寓意颇深。  相似文献   

9.
草间弥生此次在上海当代艺术馆的《草间弥生——我的一个梦》展览不仅带给中国观众震撼的视觉体验,更将她最完整最核心的创作思想与心理轨迹展现给观者。徜徉于她所构建的视觉空间中,穿梭在形与色的奇幻画面里,无论是专业人士还是普通民众,都能从中得以感动。当观者沉浸于草间弥生"梦"的世界时,"梦"中人正悄悄地诱导观众,和她一起走向"自我消融"。这正是草间弥生通过此次展览所要传达给观众的由衷心声。  相似文献   

10.
王轶群 《美与时代》2013,(11):108-108
在传统艺术作品的欣赏方式中,艺术家通过作品表达自己的心绪或者对某件事物的喜好或态度,让观众在欣赏时产生共鸣,如同身临其境感受到作者创作作品时的情绪和环境。而新兴数码艺术作品则是由创作者搭建一个互动平台。它决定了整个作品的基调和开始状态,但由于观众的参与和互动,创作者无法控制作品的过程和结果,从某种角度来看,观众也变成了作者。如果观众还是以原始审视普通作品的“阅读经验”来解读新一代的数码艺术作品则会造成“阅读障碍”。  相似文献   

11.
版画是一种间接性绘画,版与画是相互依存的两个部分,不像油画和国画,可以拿笔直接在画布和纸上直接进行创作;而版画则分成了两部分,通过对版的制作,然后印出画来。版画的创作就好像是一个电影的完成一样,对版的制作就好像是电影的前期拍摄部分,会出现种种困难和意外,而印画的过程和印出来的画就像是电影的播出总会给观众不一样的惊喜和结果。但无论是版还是画都围绕着同一个主题,那就是创作者的创作思想。  相似文献   

12.
马勺社火脸谱纹样的符号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西马勺社火脸谱是脸谱艺术中的一枝奇葩。它集艺术、文化、实用、经济价值于一体,同时也体现出现代农民艺人的风采。因此它的内在价值已远远超出了它自身的符号特征,而具有更深更广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网络科技的日益普及,观众的审美判断与艺术消费习惯均发生了改变。时下的观众已经不再受观影空间与时间的限制。直播歌剧因其具有时效性、全球性与交互性等功能特性而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歌剧观影方式,吸引了诸多歌剧迷的追捧,为全球歌剧事业的发展开启了新篇章。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在全球第一次推出高清直播歌剧系列,无论从剧目制作还是产业运营方面,都具有教科书式的模范地位,引领着全球高清直播歌剧由无到有的发展全过程。  相似文献   

14.
自我监控性作为性别助长效应的干涉变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双手调节器操作任务进一步验证“性别助长”假设。20个自我监控者与20个我行我素者(男女各半)分别按抵消顺序接受两种实验处理:男性观众和女性观众。结果表明,异性观众可以助长男性被试的操作速度,而削弱女性被试的操作速度;对于作业效绩也存在着同样的交互作用;自我监控性是性别助长效应的一个重要干涉变量,男自我监控者表现出明显的异性助长,女自我监控者表现出明显的异性抑制,而我行我素者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观众效应。由于自我监控性对相应的异性效应有一种放大作用,可知性别助长效应的基础是以印象管理动机为主。  相似文献   

15.
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京剧中的脸谱艺术并不陌生,但是,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藏族独特的脸谱艺术+面具。藏族面具主要有羌姆面具和藏戏面具两大类。羌姆是一种戴面具的宗教舞蹈,主要用作佛教寺院迎神祭祀等宗教活动,有驱邪除恶,启迪智慧的宗教功能。藏戏,则是藏族地区独具特色的民间综合艺术,  相似文献   

16.
“太极图”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极”和“太极图”已是极为普遍、又极容易让人产生神秘联想的字眼和图案。我们知道,明代的高道张三丰曾悟创了一套拳法,能“四两拨千斤”、“以弱克刚”,称之为武当太极拳;京剧的脸谱中,太极图和八卦是智慧和法力无边的象征;我们的近邻——韩国,国旗图案是一幅“太极图”,四方对角处有乾、坤、坎、离四卦。总之,“太极”和“太极图”无论是过去还是现代,都是人们谈论的一个重要话题。所谓“太极图”,指的是用图式的方法来表达作为本源或本体的太极生化过程和原理的各种图式。在和道教中,“太极图”是一个较宽泛的概念,之所以这么说,是因…  相似文献   

17.
正早年间,美国有家电视台,播出了个很轰动的节目。主持人请一位极有声望的心灵导师出场。导师向观众展示一只有许多小抽屉的木箱,把木箱留给主持人,然后转过身背对观众。他要表演的是:透视你的心!第一个上来的是位家庭主妇,心灵学导师并不回头,说:请主持人拉开木箱上标号为6的小抽屉,取出里边的信封,交给这位观众。  相似文献   

18.
9月24日,香港道教蓬瀛仙馆与香港宽频网络有限公司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正式签署合作意向,共同推出一个专门作道教文化宣传的电视频道———《道通天地》,届时在香港宽频有线电视台播出。作为一个独立的、专门的频道在电视媒体上做道教节目,这还是第一次。《道通天地》频道每天于不同的时段以不同的内容与观众见面,目前,该频道共有九个栏目,分别是:“大道纵横”、“洞天福地”、“钧天妙乐”、“仙踪道迹”、“道教养生”、“天天谈道”、“妙手灵丹”、“道教知多少”、“经忏科仪”等,节目以生动的形式,多姿多彩的画面,向大家介绍道教的哲学…  相似文献   

19.
正在湖南电视台何炅等人主持的《快乐大本营》某期节目中,撒贝宁作为嘉宾被邀请到场。节目中有个电话抽奖的环节,被抽中的场外观众不仅有奖品赠送,还可以向自己喜欢的主持人提问一个问题。其中有一位女观众被幸运地抽中了,她先是夸奖了撒贝宁一番,然后抛出一个问题:"我是特别想代表电视机前的所有女性观众问一下,您最喜欢的女主持人是谁?"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太好回答,如果撒贝宁直接点名道姓说出答案,就可能会让其他女主持人有所微词,甚至不满。  相似文献   

20.
脸与性格     
想用脸隐蔽心灵是不容易的。脸是一个人的综合的象征,是一个人价值的外观。尽管外交学、礼仪学和谍报学认为经过严格地训练可以使人掩饰内心感情,给人以性格假象。但这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办不到的。 你对你的面孔负责 美国总统林肯说:‘二个人过了四十岁就该对自己的面孔负责。’这句话大体上是不错的。但是何须到四十岁呢,一个人只要正式进入正式的社会生活,面孔总是你昨天和今天的写照。除非你带着降格以求的观察动机,否则你不会把一个智力低下的人看成精明有灵气的人。中国戏剧的脸谱把奸诈、残忍、暴烈、耿直人的性格定型,虽有艺术的夸饰,但准确地反映了大众的习惯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