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民族文化无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文化无意识是无意识结构中的一个层次,介于本能无意识和集体文化无意识之间,它是在民族集体历史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是民族文化影响和民族文化积淀的结果。每个民族都具有自己特殊的之化,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下形成每个民族所特有的民族文化无意识。其具体形成途径有三条:适应、文化压抑和文化赞许、以及习惯。  相似文献   

2.
广西汉、壮、瑶族中学生性格差异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有遗传、环境等其中环境起着更重要的作用。性格主要是通过人的生活实践,在外界生活条件和人的心理活动的相互作用之中形成和培养起来的。它的形成过程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都有着大致相同的传统文化,但又存在着各自的民族文化。由于受不同文化因素的影响,各民族人民在性格的形成上既存在着共性,又存在着差异。对不同民族性格的比较研究,既可以丰富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又可以增进不同民族的相互理解,促进交流,有助于民族团结;同时为提高中学生的教育质量提供科学的…  相似文献   

3.
<正>回族是形成于中国大地上历史悠久的民族,它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吸收和融合多种民族成分逐渐形成的共同体。本文基于中国梦的视角,客观认识回族穆斯林文化,并对加强回族文化建设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一、云南回族穆斯林、回族穆斯林文化是云南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云南省有回族穆斯林698 265人(2010年),占云南总人口的1.4%,全省16个州(市)的129个县(市、区)均有分布。相对  相似文献   

4.
<正>印度位于南亚次大陆,无论是国土面积还是人口,都是南亚最大国家。印度既是一个由10大民族和若干小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也是一个由印度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锡克教和佛教等构成的多宗教国家。其中,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人口占印度总人口的12%,仅次于印度教,逾亿之多。  相似文献   

5.
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一个民族长期积累形成的一种精神,它能够艺术地、形象地、具体地、真实地反映一个民族的心理素质、思想感情、民族性格和习俗特征。一个民族之所以能在历史长河中生息、繁衍,历百代而不衰,独立于民族之林,主要靠文化。  相似文献   

6.
中国佛教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延续时间最久,传布范围最广,影响深远,包罗万象的思想运动和文化运动。它自公元一世纪扎根于中国,以后不断吸收西域和印度新兴学说和学派的成果并和民族传统文化结合而进行创造性的发展,形成了汉语、藏语和巴利语三大系统的佛教。如果我们把自公元前四世纪开始(佛灭后百余年)至十二世纪为止的一千五六百年的印度佛教历史平均分为三个时期,则汉语系佛教囊括了第一二两期的上座部佛教和大乘  相似文献   

7.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是人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过漫长历史沉淀和发展形成的璀璨夺目的艺术瑰宝。在当今社会中,高校美术教学已成为高校教学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肩负着高校学生专业知识教育和素质培养的重任。同时,美术的呈现形式和内容与民族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所孕育出的美术都有其不同的、独特的精神表达。优秀的民族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基,把美术教学和民族文化进行有机融合可以让学生在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下充分感受和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形成美术教学的创新机制。围绕新时期高校美术教学,探讨民族文化的传承和融合的过程,以促进具有民族特色的美术教育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任何文明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道德传统则是文化传统的灵魂。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传统道德,是在千百年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继承、扬弃、丰富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它与各国或各民族的历史兴衰相同步。 东方民族的传统道德,是东方各国社会现代化的一种精神力量。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实践表明,东方民族的传统道德,尤其是儒家伦理道德,并没有成为发展现代科学技术与加速经济  相似文献   

9.
论传统哲学的中庸求和思维模式高晨阳中庸作为传统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反映的是儒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但它不仅是属于儒家的,而且也是属于我们民族的。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流播,中庸观念对中国国民的心灵和传统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构成了我们民族所特有的一种思维...  相似文献   

10.
文化区域与区域文化性格的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因而文化区域的划分亦应是具象因素和非具象因素的统一;文化区域的边界有软硬之分,而区域文化性格却没有边界;文化区域是历史形成的,但在历史演进中往往被行政区划分割,而分割后的行政区随着历史积淀往往又形成新的文化区域;区域文化性格在文化区域中形成,但它与以地域为载体并具有外部特征的区域文化不同,它作为内化于心的文化要素,以人为载体可向其他文化区域四处流动。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日益开放,就出现了一个在层层嵌套、复合交叉、互渗融会、动态演变的文化区域系统中对不同的区域文化性格的识别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 我对浙东学派没有研究,主席一定要我讲,就省去“浙江”两字,一般讲讲儒学与中国文化吧。但这个题目太大,只能讲一点点。我仍然认为儒学是中国文化的主流。这是什么意思?这说法究竟有什么意义?我以为,儒学作为中国文化的主流,主要还不在它有许多大人物,如孔、孟、程、朱、陆、王等等;而更在于它在历史上对形成中国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或称之曰国民性、民族性格)方面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只要中国人存在(如今已经有11亿!),为儒学所塑造所形成的文化——心理结构便存在,它对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颇关重要,这就是  相似文献   

12.
民族文化行为是人类社会最本质的特征,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受到该民族地理环境、历史传统、宗教信仰、经济发展和长期流行的价值观念所支配,是一个民族文化底蕴的体现,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西部民族文化发展至今,已经积累和延续了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及传统艺术观念。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东正教探源——罗斯接受基督教的原因与后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俄罗斯最大的宗教派别东正教源于古罗斯时期。10世纪末,罗斯完成了由多神教向基督教的历史转变。定希腊正教为国教既反映了罗斯统治阶级的主观愿望,也符合其当时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罗斯国际国内环境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基督教的引入对罗斯的政治体制、传统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东正教信仰是俄罗斯历史上专制政治、具有近东特色的民族文化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甚至在俄罗斯民族性格的构成中它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4.
佛教与和平     
和平构成了佛教时间目标的本质。佛教教理、教义的弘扬,不是依赖流血、武力,而是依靠和平的说服来完成、实现。佛教的这一显著特点,为世界宗教学者所公认。印度民族的和平性格印度历史上,未曾发生过对历史产生重大、决定性影响的战争。对于这一点,印度的学者认为:婆罗门种族本身具有平稳、祥和的民族性格。印度历史上的众多战争中,民族间的纠纷、争斗十分罕见。战争多发生于某一国王的雇佣兵与其他国王的雇佣兵之间,一般民众几乎与战争无缘,战争也未对一般民众构成致命的危害。与其他文明国家相比,武士在印度文化史上的地位也极其…  相似文献   

15.
优秀的价值观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和灵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民族精神内在于民族意识 ,是民族先进的、优秀的思想文化、民族性格、民族传统和价值观念 ,是民族意识的精华。民族价值观是民族精神形成和发展的向导和动力。民族精神实质上是一个民族渗透在其民族思想观念、文化模式、思维方式、伦理道德、心理结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之中的优秀的共同的价值观 ,民族的优秀价值观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和灵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重视发挥民族的优秀价值观的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伊斯兰教有着悠久的优良历史文化传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它自公元7世纪初诞生于阿拉伯半岛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先后传播到世界各地。它在传播、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同各国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相结合、相适应,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伊斯兰文化,并已成为各国各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也促进了伊斯兰文化的发展,丰富了它的文化内涵和层面。伊斯兰教约在公元7世纪中叶传人中国,经过一千多年的传播发展,已具有了本土化和民族化的特色,这是伊斯兰教与中国历代社会相适应的具体反映。目前它在回、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与西方文化在世界观、艺术观、审美观上有着不同的特点,因此,中西传统绘画艺术存在较大的差别。这些差异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是由民族思想与民族文化决定的,是不同的民族意识形态在绘画审美上的反映,它既体现了民族的独特品性,又体现了人类历史文化的一些共性。  相似文献   

18.
正道教历史表明,古老的道教对人类社会的贡献是巨大的,影响也是深远的,甚至在世界文明史上也留下了光辉的业绩。道教文化根植于中国民众生活之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道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宗教,道教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教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学、艺术、音乐、天文、地理、化学、医学、药物学、养生学、气功学以及民族习俗、民族心理、民族性格和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婚姻习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文化价值观和文化心理的反映。普什图人的婚姻行为深受伊斯兰文化、传统的风俗习惯和部落道德规范的影响,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普什图人传统婚俗和家庭婚姻观。一、普什图人概述普什图人(亦称帕坦人),起源于苏莱曼山谷地区和加兹尼与坎大哈高原地区一带,目前主要以部落的形式分布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两国的边境。普什图人总人口为2749万,其中巴基斯坦境内有1639万人,占巴总人口的11%,阿富汗境内有1110万人,占阿总人口的43%。[1]普什图人全民信奉伊斯兰  相似文献   

20.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民族在其长期的社会的历史实践中的产物。它是为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服务的。一个伟大的民族,尽管她背着怎样沉重的包袱,以及传统文化具有怎样的顽强势力和保守性,但当传统文化无法适应这一要求时,它就会被迫地或自觉地调整自己文化的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