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运气均等主义理论遭到了来自平等主义和非平等主义的双重批判,运气均等主义者发展了三种变体理论来为运气均等主义辩护。制度运气均等主义将关注的范围限定在制度领域,这难以解决与运气相关的不平等问题,它的解释更像是一种民主互惠的理想。虽然动态运气均等主义为思考责任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但是其所依赖的基础理论问题重重,并且其所建议的措施会导致对有才能者的奴役和对个人选择自由的限制。相对基线运气均等主义没有成功解决基线悖论、偏好以及多元化的担忧问题。  相似文献   

2.
运气均等主义理论是当今平等理论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人们关于运气均等主义的争论可以分为"外部之争"和"内部之争"两个方面:运气均等主义的外部之争是争论运气均等主义本身"能否证成"的问题,而运气均等主义的内部之争是在认同运气均等主义基本信条的前提下,争论应该以"什么的平等"来体现它.实际上,就平等理论关注的对象而言,运气均等主义错置了关注的重心,与平等主义政治运动相脱节,已经走进了死胡同.运气均等主义要实现自我救赎,应扩大其关注的范围.  相似文献   

3.
运气均等主义正成为当代西方平等思想中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理论思潮.为实现对所有人的平等关照与尊重,该理论要求政府和社会要承担集体责任,尽力抵消由人们不能负责的原生运气产生的不平等,个人要承担个人责任,对自身选择的结果负责.随着运气均等主义的理论演进,越来越展示出独有的理论魅力,同时也逐渐显露出内在的困境和问题.  相似文献   

4.
运气均等主义与个人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罗尔斯的《正义论》出版以后,对西方的学术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重新促成了西方对道德哲学与政治哲学的热潮。在罗尔斯作品的推动之下,出现了一种新型的运气均等主义思潮,在西方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伊丽莎白·安德森在对当代西方平等理论的总结中指出:“现在运气均等主义在均等主义者之中是一种占有统辖性地位的立场,这可以由认同它的一群理论家所证实,包括阿内逊(Arneson,1989)、科亨(Cohen,1989)、罗纳德·德沃金(Dworkin,1982)、内格尔(Thomas Nagel,1991)、拉科斯基(Rakowski,1991)和罗默(Roemer,1994)。帕里…  相似文献   

5.
作为运气均等主义理论--当代平等理论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最为著名的代表,罗纳德·德沃金将运气分为"原生运气"与"选项运气",并认为町以通过虚拟保险市场这种思想试验将原生运气转化为选项运气.实际上,德沃金对选项运气与原生运气的区分是不合理的,同时德沃金通过虚拟保险市场将原生运气转化为选项运气的努力亦是不成功的.虽然如此,原生运气和选项运气仍是运气均等主义理论的重要分析概念.  相似文献   

6.
很多人认为,特别是反平等主义者认为,平等主义面临一种致命的反驳,即"拉平反驳"(levelling down objection)。即使对于那些坚定的平等主义者,由于这种反驳的巨大力量,他们也不得不修改自己的观点,主张一种更温和的平等主义,比如说某种形式的"优先论"(prioritarianism)。因此,我们需要对"拉平反驳"给予特别的关注:首先,我们将讨论拉平反驳本身,以澄清它的含义;其次,我们将检验一些对拉平反驳的反驳,以测试拉平反驳是否能够对平等主义构成真正的威胁;最后,我们将探讨这种反驳的实质是什么,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平等主义本身。  相似文献   

7.
在当代道德哲学关于动机问题的探讨中,休谟主义被认为提供了一种与康德主义截然相反的解释进路,其核心主张可被归纳为欲望在道德动机中发挥着更基础的作用。动机休谟主义阵营的迈克尔·史密斯主张,不论在强的意义上还是弱的意义上,休谟主义都是对动机本质的唯一正确解释,对此他展开了三重激烈的辩护:一是区分了行动的激发性理由与规范性理由;二是反驳了对欲望本质的现象学理解;三是澄清了激发性理由的目的论意蕴。在展开如上三重辩护的同时,史密斯发展出了一套独特的动机理论,进而对康德主义构成了极大的理论挑战。不过当史密斯将欲望作为核心要素去解释行动时,他对欲望大包大揽的做法使得欲望要么是在解释行动上不可能的,要么是在与"无意"的概念区分上模糊的。而更为严重的是,广义欲望的策略并不必然能够得出欲望在动机中更基础的结论。对此,史密斯都未能提供一个令人信服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不相容论者倾向于认为,为了能够对一个行动承担道德责任,行动者必须在实际上采取这个行动的时候能够采取其他可能的行动,因此道德责任预设或要求一种"反因果"的自由。哈里·法兰克福在发表于1969年的一篇著名文章中试图反驳这个观点。不相容论者已经采取了一些策略来回应法兰克福的挑战,其中的一个重要策略旨在表明,在道德责备的特殊情形中,不相容论者的主张可以得到维护。然而不相容论者通过诉诸康德准则对法兰克福挑战的回应并不成功。  相似文献   

9.
通常认为,获得知识不能靠碰运气,凭借好运气获得的真信念不足以被视为知识。知识与运气是近年来认识论研究的热门话题。一般认为,一个好的知识理论应该能排除认知运气的影响。在当代认识论中,过程可靠主义、德性认识论和反运气认识论这三条主要进路都分别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了认知运气,但各自都存在明显不足。由于缺乏对"运气"统一的、明晰的概念,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认知论进路能够完全满足排除认知运气这一要求。  相似文献   

10.
当前支持对虚拟行为进行道德评判的主要论证依赖于经验证据,存在重大不足。古斯肯从"图像意识"出发,论证与道德评价相关的种种因素在虚拟世界中都被中立化,因此虚拟行为不具有道德意义。通过揭示道德评价的二阶性,可以反驳古斯肯的论证,从而维护虚拟行为的道德地位。  相似文献   

11.
自启蒙时代以来,人们通常信奉的是正统的平等主义,但是这种平等主义遇到了很多理论上的困难,特别是它无法克服"拉平反驳"。为了克服"拉平反驳",很多平等主义者转向了"优先论"。有两种"优先论":一种是以罗尔斯为代表的绝对优先论,另外一种是以内格尔为代表的相对优先论,但两者本身都存在一些难题。更重要的问题在于,人们通常把优先论与平等主义对立起来,从而平等主义者面临两难的处境:平等主义坚持平等的内在价值,但是它无法克服"拉平反驳";优先论能够克服"拉平反驳",但是平等会失去它的内在价值。我们试图证明,消极的平等主义能够摆脱这种两难,从而它是一种更合理的平等主义。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50年代,随着认知主义假说的提出,关于认知科学的讨论聚讼纷纭。由于认知主义假说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今,认知科学正经历着一场改造运动。在这场改造运动中,认知实用主义是重要的竞选者。认知科学需要一个认知实用主义的转向。这个转向可以通过"行动核心性假说"来刻画,这一假说既是认知实用主义理论的必要条件,也是充分条件。需要考察对该假说可能的反驳:一种反驳质疑这一假说的充分性(代表是皮埃尔·施泰纳),另一种反驳诘问该假说的必要性(代表是杰瑞·福多)。关于认知实用主义的讨论刚刚起步,在行动理论、实践知识理论等方面还待进一步开拓。  相似文献   

13.
克里普克提出对描述主义的著名反驳已经40多年,直接指称理论已成为语言哲学的一个新正统。杰克逊(F rank Jackson)在论文"关于指称和描述的修正"和其他一些著述中,提出一种声称能反驳直接指称论者所有严厉批评的新版本的描述主义。本文旨在评价杰克逊的观点,并就其对模态论证和语义论证的反驳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14.
骆长捷 《世界哲学》2015,(3):65-70,160
斯特劳森对关于外部世界和他人心灵的怀疑论的反驳通常被看作某种先验论证。B.斯特德(Barry Stroud)批评斯特劳森的先验论证建立在实证原则的基础上,不能成功反驳怀疑论。斯特劳森在《怀疑主义与自然主义》一书中对斯特德的批评作出了回应。他认为,描述的形而上学所坚持的是一种温和自然主义立场,它并不打算诉诸理性论证来反驳怀疑论,而仅仅满足于说明怀疑论的无效性。先验论证的主要工作不是为了反驳怀疑论,而是为了展示概念图式的主要结构性要素之间的内在关联,从而揭示描述形而上学的自然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15.
关于道德运气问题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道德运气是虚幻的和悖论性的,另一种观点认为道德运气是真实存在且非悖论性的.本文认为第一种观点基于一种难以防守的“运气分离学说”,它要么导致一种不健全的行动者概念,要么导致行动者概念的瓦解.第二种观点的优势在于它能够提供一种健全的行动者概念,本文给出了这一概念的标准形式,同时表明它将得出一种更符合常识立场的道德哲学.  相似文献   

16.
汤云 《哲学动态》2023,(6):91-97
与正义相关的规范性理论往往视自尊为理论焦点,罗尔斯、玛格利特、霍耐特和查尔斯·泰勒等人的理论均反映了这一特点。柯林·博德从斯多葛主义出发反驳了这一基本立场,其论证核心为“依赖性论题”,即自尊依赖于他人的尊重性态度。借用尼采对“升华的愤恨”的反思,通过区分两种不同形式的痛苦能够反驳博德的论证,并证明博德对自尊自足性的强调将使其拯救自尊的努力产生伤害自尊的后果。为了更好地保障自尊,博德应该接受而不是否认“依赖性论题”。  相似文献   

17.
康德的至善学说蕴含着一种从后果主义角度进行解读的可能性。至善作为德性与幸福的综合,可以被解读为"理想的道德世界"或"一切道德目的的全体",它蕴含着一种追求"理想事态"的后果主义价值论思想。而康德关于"人有义务促进至善"的主张,不仅不像伍德和贝克等人认为的那样与康德关于"应当意味着能够"的主张相冲突,反而包含着从目的出发来理解义务之可能性的后果主义规范论思想。因此,探讨一种"康德式的至善后果主义",不仅有助于克服康德伦理学与后果主义伦理学不兼容的传统教条,也有助于克服对一般后果主义伦理学的价值论是"前道德的"或"非道德的"的责难。  相似文献   

18.
李红  陈康 《现代哲学》2023,(4):94-100
理由主观主义者认为,实践理由依赖欲望;而理由客观主义者主张,实践理由取决于价值。近来,德里克·帕菲特用来反驳理由主观主义的极度痛苦论证引发不少讨论。这一论证旨在表明,理由主观主义蕴含了不合情理的后果,即人们没有理由想要避免极度痛苦。帕菲特相信,极度痛苦论证决定性地反驳了理由主观主义,从而有力支持了理由客观主义。本文表明,鉴于帕菲特把痛苦这类感觉的好坏归因于人们的享乐式好恶,即使极度痛苦论证成功地反驳了理由主观主义,它也并不由此支持他的理由客观主义。  相似文献   

19.
苏格拉底的幸福主义命题主张"我们所有人都追求幸福"。艾尔文依据"是否承认有无关于幸福和善的其他人类行为目的"来分析这一命题的著名区分,容易导致一种会否认人类行为者统一主体性的人类灵魂和行为分析模式。但如果沿着这样的思路来分析这一命题,即苏格拉底是在主张"我们所有人的所有行为都追求幸福和善"的基础之上探讨构成幸福的不同善是否具有完全可通约性的问题,则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苏格拉底及其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幸福主义伦理学理论,也能阐明这样的理论对行为者的统一主体性的可能建构。  相似文献   

20.
"还原论的物理主义"认为,心灵的属性和物理的属性是同一的。但是如何解释我们身心分离的直觉,对"还原论的物理主义"而言似乎是一个难题。帕品纽作为"还原论的物理主义"的领军人物,试图诉诸"现象概念和物质概念"的不同特征来解答这一困惑。他认为正是因为"现象概念"的特殊性质导致了身心分离的直觉。本文介绍了帕品纽的这一解释,考察了对其种种可能的反驳,并通过对这些反驳的回应来辩护帕品纽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