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产后抑郁评估与诊断方法应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早期评估与诊断是产后抑郁预防干预的第一步,通过分析国内产后抑郁评估与诊断方法的应用现状,为提高评估与诊断结果的科学性提供依据。发现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为筛查首选量表,分析显示采用同一种量表和不同量表进行评估的检出率均有较大差异。因此,应根据研究特点选择适宜的筛查量表以提高不同研究结果的可比性,同时,需加强量表分界值本土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系统分析产后抑郁领域的国内研究现状.为研制针对性的干预策略奠定基础.研究遵循循证医学的理念,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时国内1998年~2007年阃发表的111篇产后抑郁领域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可见研究文献数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但研究范围主要局限于医学中心及区域范畴,研究内容主要涉及产后抑郁的评估与诊断,危险因素研究和预防干预方法的探索,但总体研究设计存在较大缺陷.可见亟需加强社区层面研究,提高研究设计的科学性,并将预防干预方法研究作为重点.  相似文献   

3.
我国产后抑郁研究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系统分析产后抑郁领域的国内研究现状,为研制针对性的干预策略奠定基础。研究遵循循证医学的理念,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国内1998年~2007年间发表的111篇产后抑郁领域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可见研究文献数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但研究范围主要局限于医学中心及区域范畴,研究内容主要涉及产后抑郁的评估与诊断、危险因素研究和预防干预方法的探索,但总体研究设计存在较大缺陷。可见亟需加强社区层面研究,提高研究设计的科学性,并将预防干预方法研究作为重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分析现有产后抑郁预防干预方法,为探索产后抑郁预防干预模式提供依据.研究中提及的产后抑郁预防干预方法众多,但缺乏效果评价,总体干预思路是以早发现为前哨,疏导为重点,建立社会支持系统为支撑,调整生活习惯为保障.集体心理干预值得推广,应加强实施效果评估,并将产后押郁干预融入孕产妇保健体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分析现有产后抑郁预防干预方法,为探索产后抑郁预防干预模式提供依据。研究中提及的产后抑郁预防干预方法众多,但缺乏效果评价,总体干预思路是以早发现为前哨,疏导为重点,建立社会支持系统为支撑,调整生活习惯为保障。集体心理干预值得推广,应加强实施效果评估,并将产后抑郁干预融入孕产妇保健体系。  相似文献   

6.
赵某,女,20岁,大二学生,因身体出现问题而产生抑郁情绪。经心理测验SCL-90的抑郁因子分明显较高,SDS标准分76分。精神检查:意识清晰,思维正常,有明显的抑郁情绪。心理评估:情绪抑郁,认知存在偏差。经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采用贝克认知疗法与求助者中心疗法,经过10次心理咨询后抑郁情绪缓解,认知能力得到改善。SDS简易量表测评结果为54。对咨询效果进行了回访、跟踪与评估,属成功咨询案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与探讨某高校优秀毕业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与普通毕业生进行比较,为高校更有效地开展毕业生教育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某高校各类优秀毕业生108人,并对照普通毕业生80人,采用自评抑郁量表、自评焦虑量表、自尊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优秀毕业生的抑郁、焦虑水平显著低于普通毕业生,自尊水平显著高于普通毕业生;2.优秀毕业生的抑郁、焦虑、自尊水平之间呈显著相关,且不同自尊水平的优秀毕业生,其抑郁和焦虑水平也存在显著差异。建议:高校应采取多种途径加强毕业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毕业生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8.
由于帕金森病早期常仅存在抑郁、睡眠障碍等非运动症状表现,其与重症抑郁障碍难以鉴别.本研究通过对帕金森病患者及重症抑郁障碍患者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匹兹堡睡眠指数及多导睡眠监测评定抑郁及睡眠特征,尝试发现两者之间差异,为早期鉴别及诊断帕金森病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了解剖宫产产后抑郁的发生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防御方式的相关性,对剖宫产患者进行抑郁状况的调查,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抑郁组与非抑郁组的一般情况构成比比较,并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应付方式评定量表(YFFS)、社会支持问卷(ISSI)、防御方式问卷(DSQ)进行测评。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防御方式对产后抑郁的发生均产生一定作用。应付方式、社会支持及防御方式是影响剖宫产患者产后抑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西方(以美国为代表)逐步形成了一套符合自身特点的成人学习不良筛查与诊断模式。文章讨论了筛查与诊断的关系,介绍了成人学习不良筛查与诊断的基本环节,以及筛查与诊断工具的选择与评估标准,并在对西方成人学习不良筛查与诊断模式特点的分析基础上,对建立我国成人学习不良测评体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