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客观认识心脏介入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心脏介入治疗技术作为当代心血管领域里先进技术的代表,已在我国很多医院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然而,近年来由于医疗卫生体制的不完善,导致某些医务人员对它的认识出现了偏差,甚至滥用心脏介入治疗技术,给国家和患者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客观认识它,规范它在临床上的应用,使其真正做到为患者解除疾苦。  相似文献   

2.
本期“临床决策研究”栏目由杨宁等撰写的“客观认识心脏介入治疗”对目前心脏介入治疗进行了客观评价和反思,认为目前由于医疗卫生体制不完善,医疗机构过分追求经济效益等因素的影响,使心脏介入治疗技术出现了偏差,文章指出心脏介入治疗的应用,应该严格把握适应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在配备好的硬件设施的同时,更要重视软件的培养,作者强调应用心脏介入治疗技术治疗心脏疾病,必须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起来,用最恰当、最合适的诊治方案为患者去除病痛。  相似文献   

3.
本期"临床决策研究"栏目由杨宁等撰写的"客观认识心脏介入治疗"对目前心脏介入治疗进行了客观评价和反思,认为目前由于医疗卫生体制不完善,医疗机构过分追求经济效益等因素的影响,使心脏介入治疗技术出现了偏差,文章指出心脏介入治疗的应用,应该严格把握适应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在配备好的硬件设施的同时,更要重视软件的培养,作者强调应用心脏介入治疗技术治疗心脏疾病,必须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起来,用最恰当、最合适的诊治方案为患者去除病痛."  相似文献   

4.
冠脉介入治疗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治疗方法,使用该技术的数量在不断增长,但同时也存在着过度使用的情况.患者的主观意愿、医生过度追求经济效益、介入治疗适应证扩大等是其主要原因.加强宣传教育、完善卫生管理制度,提高医生职业道德修养、制定严格的冠脉介入治疗指南才能科学合理地应用介入治疗造福冠心病患者.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介入治疗过度应用的分析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入治疗是冠心病治疗的重要进展和手段之一,可以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存率.但目前也出现了过度使用的问题.冠心病本身的特点、医生对冠心病治疗认识不全面和现行医疗制度的不合理部分是其产生原因;建立正确的冠心病诊治策略,深入改革医疗体制,加强医师职业道德培养,同时注意辩证分析过度医疗才能科学合理的应用介入治疗造福冠心病患者.  相似文献   

6.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段,挽救了不少患者的生命,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及时准确的介入治疗关乎患者生命.介入治疗成败的关键是要熟练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获得清晰的影像资料.但是,一部分患者会发生解剖学变异,使得一部分患者冠脉走行异常,由于是少见人群往往被忽视,导致介入治疗失败,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急诊介入治疗时,由于找不到梗死相关血管而导致贻误治疗时机,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详细了解冠脉解剖变异,掌握变异血管介入治疗技巧对冠脉介入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心血管介入治疗在全世界范围内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在医疗资源缺乏的中国,由于它昂贵的手术费用和医疗设备,则要求介入医师应该以更经济、更科学、更人性的态度,高质量地推广它在临床的应用,让患者享受低投入、高获益的介入治疗,医疗机构应根据成本效益分析和循证医学的临床研究结果加强对医师及介入治疗策略的宏观、微观监管.  相似文献   

8.
冠脉介入治疗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治疗方法,使用该技术的数量在不断增长,但同时也存在着过度使用的情况。患者的主观意愿、医生过度追求经济效益、介入治疗适应证扩大等是其主要原因。加强宣传教育、完善卫生管理制度,提高医生职业道德修养、制定严格的冠脉介入治疗指南才能科学合理地应用介入治疗造福冠心病患者。  相似文献   

9.
越来越多的冠心病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但是这些患者表现出的焦虑抑郁情绪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的影响却少有报道。研究发现,焦虑和抑郁对心脏事件发生后的恢复有不利的影响,而接受 PCI 治疗的患者情感障碍的发生率是比较高的。主要心血管事件与这些负面影响是相关联的,研究表明密切监测这些患者的情感状态可以明显改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0.
由于近十年来经皮介入治疗技术的巨大进展,肾血管病(renovascular disease,RVD)患者中接受经皮肾动脉成形治疗的数量迅速增加,已作为纠正严重肾动脉狭窄的首选措施逐步被接受.但目前对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尚无公认的最优治疗,选择经皮介入重建肾动脉血流还是单纯药物保守治疗在学术界尚有争议.现系统评述目前临床上关注的经皮介入治疗RVD的一些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