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检测索拉非尼(Sorafenib)对NCI—H446人小细胞肺癌细胞株不同克隆细胞抗肿瘤作用。采用有限稀释法克隆培养NCI-H446人小细胞肺癌细胞株细胞,以终浓度分别为6μmol/L、3μmol/L、1.5/2mol/L加入各克隆实验孔继续培养24、48、72小时,噻唑蓝(MTT)法检测索拉非尼对各克隆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15个单细胞克隆生长形成克隆,形态上大致分为两种克隆,索拉非尼对NCI-H446人小细胞肺癌细胞株克隆A细胞增殖抑制作用不随时间及浓度变化,抑制率为4.96%-6.49%;对克隆B抑制率为3.86%-30.39%,呈剂量-时间依赖效应。索拉非尼对两种克隆细胞增殖抑制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是索拉非尼能抑制NCI-H446人小细胞肺癌细胞株细胞增殖,部分呈剂量-时间依赖效应,索拉非尼对不同克隆细胞增殖抑制率不同,可能与不同克隆细胞生物学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2.
放射生物学理论指导下,通过不同肺癌细胞株的放射敏感性不同、不同肺腺癌亚分型化放疗反应不同、微环境与代谢因素影响肿瘤的放射杀灭效应、放化疗剂量不足造成残留细胞侵袭转移能力增强的反作用和放射损伤与修复等大量实验结论,论述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期放化疗剂量与最终效应取决于各种放射生物学因素、异质性、综合治疗措施等。所以,应该客观辩证分析,不过度拘泥于RTOG 0617结果的60Gy标准剂量限制,要在尽量减少正常组织损伤和保护重要器官基础上,予以个体化高剂量放疗,并指出标准剂量模式不适用于大分割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3.
探讨NF-κB圈套寡脱氧核苷酸(NF-κB decoy ODN)联合紫杉醇对肺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培养人肺癌细胞A549:(1)脂质体瞬时转染细胞;(2)MTT试验观察细胞生长曲线;(3)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NF-κB decoy ODN使细胞生长受到抑制,NF-κB decoy ODN联合紫杉醇使细胞凋亡增加.NF-κB decoy ODN联合紫杉醇可增强对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及凋亡的诱导.  相似文献   

4.
靶向治疗是运用抗肿瘤药物靶向性与肿瘤的不同特异性住点结合发生作用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一种治疗手段.针对恶性肿瘤中的非小细胞肺癌,其在临床中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其中仍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针对吉非替尼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运用,及其优点和所面临的问题,阐述如何应对完善靶向治疗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肺癌目前位于世界肿瘤死亡原因的首位.肺癌的治疗应根据临床不同的分期,选择规范化的治疗方案.肺癌规范化综合治疗可使早期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达50%~70%左右.中晚期达到25%左右.美国NCCN肿瘤学临床实践指南在2006年发布了第二版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方案,对于规范化治疗肺癌以及提高肺癌病人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综合治疗中采用三维适型或调强放疗技术,按不同照射范围分为累及野照射和预防野照射2个组进行比较,分析不同照射野对预后的影响.67例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累及野照射组37例和预防野照射组30例.累及野照射组照射范围包括化疗前CT所见肿瘤及转移淋巴结范围,预防野照射组照射范围包括原发灶、同侧肺门、纵隔及锁骨上淋巴引流区.两组均采用三维适形或调强技术,放疗剂量为DT50Gy~66Gy/5周~6周.结果全组总有效率为82.1%,局部复发率为29.9%,远处转移率为56.7%,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68.7%、36.2%和20.1%,分组比较以上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病例急性放射性肺炎和食道炎发生率分别为5.4%、16.7%和2.7%、20.0%,累及野照射食管炎发生率显著低于预防野(P<0.05).  相似文献   

7.
靶向治疗是运用抗肿瘤药物靶向性与肿瘤的不同特异性住点结合发生作用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一种治疗手段。针对恶性肿瘤中的非小细胞肺癌,其在临床中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其中仍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针对吉非替尼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运用,及其优点和所面临的问题,阐述如何应对完善靶向治疗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生长迅速,具有高度的侵袭性,就诊时多数患者已发生远处转移,对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治疗仍以全身化疗为主,在过去30余年里,EP/CE方案作为标准一线化疗方案在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中取得了较高的缓解率,但多数患者在化疗停止6个月内疾病发生进展,2年的生存率不足5%,我们需要更加积极有效的一线化疗方案,本文综述了近10余年来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一线化疗进展.  相似文献   

9.
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综合治疗中采用三维适型或调强放疗技术,按不同照射范围分为累及野照射和预防野照射2个组进行比较,分析不同照射野对预后的影响。 67例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累及野照射组37例和预防野照射组30例。累及野照射组照射范围包括化疗前CT所见肿瘤及转移淋巴结范围,预防野照射组照射范围包括原发灶、同侧肺门、纵隔及锁骨上淋巴引流区。两组均采用三维适形或调强技术,放疗剂量为DT50Gy~66Gy/5周~6周。结果全组总有效率为82.1%,局部复发率为29.9%,远处转移率为56.7%,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68.7%、36.2%和20.1%,分组比较以上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病例急性放射性肺炎和食道炎发生率分别为5.4%、16.7%和2.7%、20.0%,累及野照射食管炎发生率显著低于预防野(P<0.05)。  相似文献   

10.
放射治疗是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大约有3/4的肺癌患者在疾病的不同时期需要做放射治疗.针对不同的患者可以选择根治性放疗、姑息性放疗、术前、术后、放化疗联合治疗等不同的治疗方式.从治疗技术上还可以选择适形、调强、立体定向放疗等.临床医生需要辨证地应用循证医学证据,针对不同的患者制定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