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选择实行福利社会制度和全民免费医疗的新西兰作为参照,在介绍和比较中国与新西兰各自医疗体制状况的背景下,分析中国与新西兰的医患信任状况.通过比较发现.两国在制度层面上患者均对医疗体制的信心不足;但在个体层面上.新西兰的医患信任程度要远高于中国,医疗投诉和纠纷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2.
从中国传统之医疗专业和医患关系发掘出中国医药所具有的一种视医疗为仁术、视病犹亲的医患关系,合理回应中国传统社会特别重视的医师与病人和病人家属所结合成的亲密关系,重修医患与家属互相信任的方向,即建立一种家人之间的内在的信任关系,让病患与家属感受到医护人员的真诚和专业的服务.最后建议医院方面提高专业质素的具体表现,使病人有回家的感受,提升医疗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医患关系已不仅是医生和患者间的关系,还包括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等,直接影响诊疗活动效果。探讨患者信任、医患参与行为,分析影响医患信任度的主要原因,找出改善医患关系的建议,以此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患者信任、医患参与行为等进行调查。个体差异对患者信任、参与行为具有影响,同时患者信任、医患参与行为等各因素对医患信任度也会产生一定作用。多种因素组合影响医患信任度,建议推进分级诊疗;提升诊疗技术服务价值;加强医患沟通,提高双方在诊疗中的参与行为;健全卫生医疗法律法规,规范媒体报道及舆论导向。  相似文献   

4.
不同医疗体制下医患信任关系之比较:中国与新西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选择实行福利社会制度和全民免费医疗的新西兰作为参照,在介绍和比较中国与新西兰各自医疗体制状况的背景下,分析中国与新西兰的医患信任状况。通过比较发现,两国在制度层面上患者均对医疗体制的信心不足;但在个体层面上,新西兰的医患信任程度要远高于中国,医疗投诉和纠纷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5.
过度医疗与医疗风险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医疗风险导致医患立场日益分化,影响了正常的医疗秩序。就过度医疗与医疗风险的关系对医患立场的影响问题,从医疗风险的经济学因素、法律因素、人道主义因素和医疗技术因素4个方面阐述过度医疗的原因,并对此提出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6.
医患关系是构建和谐医疗环境的重要内容,然而医患信任缺失是导致当前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核心问题。基于西美尔信任理论的基本观点,结合我国医疗改革的现状,深入剖析并探讨社会制度层面的医疗系统信任对个体层面的医患之间信任的影响,医患双方的信任与弱归纳性知识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如何把握从弱归纳性知识跨越到医患信任过程中的超验因素。医护人员可以借鉴西美尔信任理论,通过完善制度体系,不断改进和积累专业态度、知识技能,努力争取患者最大的信任,从而建立起和谐的医患信任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临床工作中对"安慰剂"效应重视不够."安慰剂"效应建立在患者对医生的信任之上.生物医学模式重视疾病的生物学意义而忽视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导致医生对患者态度冷漠,患者对医生缺乏信任,已成为我国医患关系恶化的重要原因,继而弱化了医疗的"安慰剂"效应.推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提倡临床工作以人为本而非以疾病为主,建立医患共赢的医疗体制,改善医疗环境,有利于产生和加强临床工作的"安慰剂"效应,切实促进医疗和谐.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医患双方的紧张关系不断显现,医疗纠纷已成为当今社会热点问题之一,人民法院受限于专业限制将医疗纠纷鉴定结论作为首要的处理医疗纠纷的基本依据.审核现有医疗纠纷鉴定规则及其程序,存在医疗知识不确定、鉴定规则不完备、鉴定内容难以掌握等因素,导致双方对鉴定结论产生疑惑,造成了当事人对裁判依据的不信任与不认可.对此,完善针对医疗鉴定的质证制度是最重要的程序和手段.目前,主要切入口是完善鉴定人到场制度和建立专家参与审判制度.  相似文献   

9.
综合了伦理学、法学和经济学对过度医疗的研究,从医患双方各自的资源、权力和利益等角度出发,认为在过度医疗中,医患双方在信任和可信任性上表现为明显的不对称性,即患者对医生有较高的不信任性,医生容易同具有相似社会经济地位的的患者发展出良好的信任-可信任性.  相似文献   

10.
患者对医疗决策者的信任起到了一种有效的对医疗进程不断进行的重要推动作用。作为更大的临床决策参与者,患者需要更好地了解如何建立这种信任,如何去维护互相信任的关系,并在医疗环境中忘记医患的主次之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