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巴黎手稿》纯哲学语境的解读产生了双重误解结果,一是文献语境,二是与后继文献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对象、研究手段和写作目的使然,马克思《巴黎手稿》语境是经济哲学语境而非纯哲学语境,取得的主要理论成果是主、客体之间的辩证关系理论,异化劳动理论和人道主义思想只是这一哲学分析框架的延伸性成果。基于这一哲学分析框架而来的理论成果是:政治经济学人学前提论、人化自然论、劳动哲学本体论和主体历史观。它们与马克思狭义政治经济学之间是互为内生变量关系,作为理论“基因”一再出现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资本论》等后继文献中。《巴黎手稿》是马克思广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第一部文献,与《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资本论》构成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皆然的三点一线关系。  相似文献   

2.
斯金纳操作行为理论若干问题的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大柔 《心理学报》1982,15(2):33-40
斯金纳操作行为理论是华生行为主义的一种发展,是目前西方行为科学的基础理论之一。本文从该理论的哲学渊源、师承、论点及其应用,作了简要的评析,指出它的特点与缺点,以及对发展心理科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谈谈作为大学公共课程的哲学基础理论教育中的有关问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一、哲学基础理论教育这里所指的哲学基础理论教育 ,是就高等院校开设的“哲学理论公共课程”而言 ,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教育。对于个人发展来说 ,大学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素质的培养 ,而把哲学基础理论纳入公共基础课程 ,这更是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种强化 ,是非常必要的。恩格斯说 ,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高峰 ,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但理论思维仅仅是一种天赋的能力。这种能力必须加以发展和锻炼 ,而为了进行这种锻炼 ,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 ,直到现在还没有别的手段” (《马恩选集》第 2卷 ,第 2 84页 )。所以 ,要培…  相似文献   

4.
如何在批判地吸收和借鉴西方当代语言分析和批判哲学之理论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代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对于以往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批判性反思、意识形态的话语特征和意识形态理论的本质机制三个方面比较系统地探讨了当代反思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阿尔文·古尔德纳在这个课题上的主要探索成果,并基于理性思辨哲学和实践哲学的基本观点对其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5.
历史唯物主义与政治哲学、道德哲学等实践哲学的形态是否相兼容的问题,是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需要阐明的一个重大问题。深入剖析不难发现,作为一个关于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论,历史唯物主义既包含一个与理论哲学相对应的理论维度,也包含一个与实践哲学相对应的实践维度。历史唯物主义并没有因为包含这个实践维度,而成为一种缺乏理论反思的经验主义哲学,相反,正是由于它与实践哲学相兼容的理论本色,才在理论上与经验主义划清了界限;同时,历史唯物主义也没有因为包含这个理论维度,而阻断与实践哲学相打通的道路,相反,正是由于它在理论层面对必然性的东西进行了深刻的探索并取得了科学的认知成果,才将实践层面的思考根本性地推向了纵深。  相似文献   

6.
正《哲学研究》(月刊)是我国国家级哲学理论刊物、哲学社会科学权威期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主办。本刊倡导以现实问题研究推动基础理论研究,强调发挥哲学的探索功能,注重发表大视野、大格局、分量厚重、富于时代气息和人文关怀的原创性学术成果,为宣传、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7.
科学地阐明有关人的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需要,也是当前思想、政治战线斗争的需要。由于人的学说是涵着哲学和各门社会科学以及若干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综合性的基础理论,具有相当复杂性,因此,必须对它进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在国家教委有关领导的支持下,经教委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与黄楠森、夏甄陶、靳辉明和陈志尚等专家学者共同协商,拟以上述同志主持的三个关于人的理论问题的课题组为基础,组织专题系列研讨会,邀请哲学、文学、法学、政治学等学科中对人的理论问题有研究的专家学者,共同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诸如自由、人权、人的价值、人的需  相似文献   

8.
由《哲学研究》编辑部、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与哲学社会学院、美国过程哲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哲学:基础理论与当代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7月26日—27日在吉林大学召开。来自美国、英国、奥地利、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的10多位国外学者与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20多位国内学者,对当代哲学如何推进自身的基础理论研究并回应当代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首先,马克思哲学的理论主题及其当代阐释成为与会学者关注的重点论题,如何理解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及其开创的哲学革命成为讨论的焦点。有学者认为,马克思的哲学主…  相似文献   

9.
<正>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一种实践哲学、一种实践的唯物主义,这是30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最重要的理论贡献之一。然而,从理论上论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实践哲学,这还仅仅是我们重新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特质的开端,更进一步的问题还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  相似文献   

10.
李辛生 《现代哲学》2000,(1):107-107
高齐云同志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生形态探微》新著的出版可说是我省哲学界勇于创新、艰辛开拓的基础理论探索的一次长征的可喜成果。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体系、构架是我国哲学研究的一个老大难课题,所谓“老”,是从1938年联共(布)党史四章二节传播以来,直至七十年代末改革开放以前,无论中学、大学、社会宣传,一直使用着两大部分四大块的模式,80年代以来对这一模式曾引起不少疑难探索和争论,但始终未能从总体上进行清理和突破。  相似文献   

11.
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综述赵景来近年来,发展问题已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我国哲学界也从哲学高度,从整个世界历史发展的广阔视野出发,开展了发展理论和发展哲学的研究。一、建构中国自己的社会发展理论和发展哲学现代化本质上是人与社会发展的总体性的历史进程,它需要一种总体性的发展理论,只有以哲学统摄经济学、政治学、文化、人类学等具体学科的成果,才可能提供这种总体性的现代化理论。关于这种理论的内涵及其建构方法,有以下不同观点。有的论者提出,要建构中国的宏观现代化理论或发展理论,必须以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进程为背景,以中国的具体国情为立足点,既要考虑构成中国现代化进展当务之急的制约性环节,又要放眼中国现代化的总体的和长远的发展前景。具体说来,可以分两个步骤来建构:1.建立中国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提供关于人的现代化的哲学理论,以解决人的现代化这一关键环节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滞后问题;2.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人类学体系,以作为中国现代化的总体性理论。另有论者认为,建设中国自己的社会发展理论的立足点,应是通过社会学的调查,整理改革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面临的矛盾和冲突,然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实际升华出理  相似文献   

12.
正《哲学研究》(月刊)是我国国家级哲学理论刊物、哲学社会科学权威期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主办。本刊倡导以现实问题研究推动基础理论研究,强调发挥哲学的探索功能,注重发表大视野、大格局、分量厚重、富于时代气息和人文关怀的原创性学术成果,为宣传、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构建服务。  相似文献   

13.
专家评《宗教观的历史理论现实》林述栋《宗教观的历史理论现实》一书共50万字,是“八五”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研究项目的最终成果,四川联合大学宗教学研究所陈麟书教授是该项目的课题负责人,是该书的主编,副研究员石衍丰为副主编。在该书出版之前,由四川省社...  相似文献   

14.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它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发展,才能保持其强大的生命力。近年来,我国哲学界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使重新理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哲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一个基本趋向。  相似文献   

15.
社会哲学是当前哲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我国哲学界以往对社会哲学缺乏系统研究,近年来开始受到重视,有些大学还成立了社会哲学研究所,出现了不少研究成果。与纵向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历史哲学不同,社会哲学主要从横剖面研究社会结构。社会形态、社会系统的变革和发展及其规律等。李恒瑞教授主编的《世纪难题的破解──社会改革开放新论》一书,就是社会哲学研究的一项新成果。该著作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作了系统探讨,抓住了一个关键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读了这本著作,引起我对几个…  相似文献   

16.
当前,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宏伟任务向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新问题,这就要求哲学研究打开新的局面。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史观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最为直接和密切——它既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又是指导社会主义实践的一般方法论,因此,如何打开新局面,就成为十分迫切的问题。 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正确认识和解决理论与实践的矛盾。唯物史观创立迄今近一百四十年的历史,既光辉地证明了唯物史观确实“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也表明了它不是“固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中医传统阴阳理论认识的局限性,并客观分析了局限性产生的原因,结合现代哲学和相关科学知识大胆地提出了现代中医阴阳理论的新认识——地球生态系统阴阳观,并就其内涵及应用意义进行简要阐述,进一步丰富了中医基础理论,为中医药研究、教学、临床等提供新的理论参考,以期促进中医事业发展,为中医、中西医结合发展提供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确立和阐明马克思主义的一般价值理论,已经作为一项现实的任务提到了我们的哲学研究工作日程上。这个任务要求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于有关价值和评价的一系列重要的基础理论问题做出自己的回答。评价认识的对象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9.
理论工作事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局。本文在系统梳理邓小平关于理论工作一系列论述的基础上 ,从哲学社会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先导作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提倡理论创新、创造有利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环境等六个方面进行论证 ,从而得出邓小平理论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指针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中医传统阴阳理论认识的局限性,并客观分析了局限性产生的原因,结合现代哲学和相关科学知识大胆地提出了现代中医阴阳理论的新认识--地球生态系统阴阳观,并就其内涵及应用意义进行简要阐述,进一步丰富了中医基础理论,为中医药研究、教学、临床等提供新的理论参考,以期促进中医事业发展,为中医、中西医结合发展提供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