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最近几年,关于中国逻辑史研究的对象和方法产生了一系列争论。关于中国逻辑史研究的对象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传统)形式逻辑;非形式逻辑;古汉语的语义学;内涵逻辑;自然语言逻辑;等等。关于中国逻辑史研究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现代逻辑;传统逻辑;自然语言逻辑;语义学;等等。这些争论对于中国逻辑史研究的深入和发展无疑是很有好处的。但是在这些讨论中,在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问题上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模糊认识,这对于中国逻辑史研究的深入和发展无疑又是十分不利的。本文仅就几个基本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一、对象问题当我…  相似文献   

2.
语言、逻辑和语言逻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内近年来有一部分逻辑学工作者比较注意研究语言逻辑的问题。这里所谓“语言逻辑”,实际上是“自然语言的逻辑”的简称。国外有称“语言逻辑”或“自然语言的逻辑”的,也有称“自然逻辑”的。对于什么是语言逻辑,语言逻辑在整个逻辑科学中究竟占据什么地位,用什么方法研究语言逻辑,提出这么一种语言逻辑究竟有什么意义,这些问题逻辑界人士中还有不尽相同的理解。本文想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形式逻辑基本规律是形式逻辑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学习形式逻辑,一定要准确地了解和掌握每条规律的基本内容、逻辑公式、逻辑要求以及违反这些逻辑要求所产生的各种逻辑错误,同时还要弄清各条逻辑规律之间的联系和区別,以及这些基本规律在各种思维形式的具体逻辑规则中的体现和作用等等。总之,要准确理解,要融会贯通。但从这次自学考试的情况来看,不少考生在这方面是存在问题的。这次逻辑试题中有一题是:“什么是同一律?它的  相似文献   

4.
我国归纳逻辑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西方现代归纳逻辑传入国内之后,才开启了我国当代归纳逻辑研究的新时代。在这近三十年的研究中,广大归纳逻辑学者围绕着形式与非形式、概率与因果、巴斯卡概率与非巴斯卡概率这些核心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此外,在应用研究和逻辑哲学问题研究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与此同时,我国学者还积极开展了国际交流与合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5.
“科学认识的逻辑”,或者简单地说“科学的逻辑”,乃是研究运用逻辑手段和方法去进行科学认识的哲学学科。在研究科学认识逻辑的许多问题的时候,除辩证逻辑的方法之外,还可以顺利地运用形式逻辑的手段。本文就是专门研究这些问题的。现代的形式逻辑就其广义而言,包括两种研究:第一,研究形式逻辑本身的工具及在句法和语义方面的各种演算;第二,研究如何运用“纯粹的”形式逻辑中所制定的逻辑工具去分析科学知识。这种研究,即所谓的“应用”逻辑,构成“科学的逻辑”。必须强调指出,“科学的逻辑”在这个意义上与科学的方法论密切联系着,并且在科学认识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资本逻辑在当代发生若干明显改变,对这些变化的自觉问题意识和总体哲学审视不仅至关重要,而且刻不容缓。从资本一般的视角看,增殖逻辑整体强化,扩张逻辑持续加强,负向逻辑驱逐正向逻辑,但扬弃逻辑也日益发展。这些逻辑变化内在勾连、相辅相成,对资本本身和资本世界造成深刻影响,本质地关涉着当代人类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相似文献   

7.
形式逻辑如何现代化?怎样认识传统逻辑的意义及其局限性?如何理解形式逻辑、辩正逻辑和数理逻辑的关系?怎样修正、丰富和发展形式逻辑体系?如何建立新的普通逻辑体系?围绕着这些问题,最近一个时期我国逻辑界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不同意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种意见认为传统逻辑过时了,应该将它放进逻辑史的內容里去研究,现代逻辑就是数理逻辑,应该用数理逻辑取代传统逻辑,使形式逻辑全盘符号化。  相似文献   

8.
张立英 《哲学动态》2005,(11):68-69
2005年7月25~27日,由中国逻辑学会现代逻辑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书生公司协办的"全国现代逻辑研讨会"(中国逻辑学会现代逻辑专业委员会2005年年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3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北京大学刘壮虎教授介绍了国内现代逻辑研究和教学的现状.他指出,从研究的独创性角度来看,目前我国的现代逻辑研究在某些领域提出了一些新问题,能以新的角度看待一些问题,研究上具有继承性,技术上有新的内容,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现代逻辑研究的独创性.不能不承认,国内对前沿性问题的研究还很薄弱.  相似文献   

9.
论逻辑语义     
符号、由符号构成的某类表达式及其语义是语言哲学和符号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逻辑符号、由逻辑符号构成的某类表达式及其逻辑语义则是逻辑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逻辑 ,特别是现代逻辑 ,通常是用形式语言和形式系统表述的。但逻辑学家建立逻辑的目的是为了刻画人的思维规律和推理能力 ,这必然要涉及形式语义和形式系统的逻辑语义。逻辑语义可以分为两大类 :直观语义和形式语义。很少有论文专门论述逻辑语义中的直观语义以及它们与形式语义的关系。本文主要讨论这些问题。给定一个形式语言L。我们知道 ,从本质上说 ,L由一堆抽象符号…  相似文献   

10.
关于普通逻辑发展方向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普通逻辑的发展或“改革”,是关系我国逻辑学教学与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因而也是我国逻辑学界近几年来议论的热门话题之一。许多人就普通逻辑的对象、内容与体系、作用以及普通逻辑的“改革”等问题,写出文章乃至专著加以申说。这些经过认真研究提出的见解,在学术界引起了反响。启发了我们的头脑,深化了我们的思考。目前,十分  相似文献   

11.
先秦时期有没有逻辑,如果有逻辑,它是一种什么样的逻辑,这是一个长期争论的问题.自从梁启超开始研究墨家论理学(逻辑学)以来,在中国学术界就开始了关于中国古代是否有西方逻辑学的争论.例如,梁启超、虞愚等学者认为中国先秦时期有西方那样的逻辑学,当时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先秦时期没有西方亚里士多德那样的逻辑学.建国后,关于中国逻辑史的研究对象,中国逻辑史界一直存在着分歧.自1980年中国逻辑史研究会在广州成立以来,开始了有组织的学术讨论和集体研究,使中国古代逻辑思想史的研究以前所未有的成果面世,出现了大量的论文、著作和教材.从这些著作和论文看,20世纪80-90年代,尤其是90年代,中国逻辑史界关于中国逻辑史的研究对象问题,主要有三种观点,即中国逻辑史是名学和辩学史、是中国形式逻辑的思想发展史、是中国古代符号学史.  相似文献   

12.
认知逻辑最初是以逻辑的方法来研究哲学的认识论问题。因此,认知逻辑有着很强的哲学背景。哲学家对认知可以说有着悠久且值得骄傲的研究传统。“我们知道什么?”、“什么能够被知?”、“‘知道某件事’的意思究竟是什么?”等问题在哲学中被广泛讨论过。逻辑学家的任务是用逻辑的方法将这些哲学观点刻画出来,使之更加严格化、系统化。这项工作的价值是不容怀疑的。首先,哲学家无法证明其所有的认知观点的一致性。逻辑学家为其提供了严格的证明工具。其次,严格使用逻辑的分析方法可以深入研究这些哲学观点所蕴涵的命题。例如,“我知道我知道……  相似文献   

13.
知识创新的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时代 ,知识创新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能不能建构一种知识创新的逻辑 ,更是逻辑学界普遍关心的问题。一、非帕斯卡归纳概率逻辑等非经典逻辑对建构知识创新逻辑的意义 逻辑能不能探求新知 ,一直是逻辑学历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为寻找能够恰当反映现实原型的逻辑体系 ,产生了一系列非经典逻辑系统 ,这些逻辑系统应该是知识创新逻辑的主体。2 0世纪 6 0年代以来 ,国外逻辑学的研究方向从经典逻辑逐渐转向非经典逻辑。出现了辛迪卡 (Hintikka)、宁尼鲁托 (Niiniluto)的二维、 K维归纳方法连续统理论。玛丽·赫斯…  相似文献   

14.
以活动为认知对象的逻辑还没有系统地建立。本文我们采用半无穷方法、自代入方法、固定点方法和拟赋值方法全面建立这样的逻辑,从而研究知道一个活动的各种逻辑特性。根据这些方法,我们分别提出四类刻画知道一个活动的逻辑系统和相应的语义,然后证明这些系统相对各自的语义是可靠和完全的。  相似文献   

15.
从现代逻辑观点看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0 引言亚里士多德的直言三段论在逻辑史上具有不朽的价值。国际知名学者卢卡西维兹在《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中,从现代逻辑观点对之作了创造性的研究,开辟了用现代逻辑的工具研究逻辑史的新道路。但是,在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中有一些重要问题需进一步研究。本文第一部分讨论这些问题,提出了与卢卡西维兹的研究结果迥然不同的新观点。第二部分根据亚里士多德的原文,重新构造了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的一个自然演绎系统,证明了一切有效式,排斥了一切无效式,并且十分简单地解决了判定问题。  相似文献   

16.
哈维、索亚等人认为马克思没有重视地理和空间的问题,提出历史-地理唯物主义以补充历史唯物主义。这是因为当代社会中的城市化、信息化和全球化发展迅猛,导致空间和地理问题突出,空间生产成为重要的社会实践。但空间的生产与资本和市场主导的生产是一致的,空间的独立性很有限,更多遵循的是资本生产的逻辑而不是空间的逻辑。这些研究为我们理解空间在社会历史理论中的重要性有意义。  相似文献   

17.
悖论作为一种特殊的思维矛盾,几乎涉及抽象科学理论的每个领域。由于逻辑、数学、语言学和哲学,以及某些现代科学(如一般系统论、量子力学、相对论等)都是抽象程度较高的理论,它们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不同程度上均涉及对人类思维本性的研究,因而,在这些科学理论体系中就相继出现了悖论。然而,把悖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范畴进行研究,一直是逻辑界和数学界争论不休的哲学问题。在国外,悖论研究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值得介绍的理论有:罗素的“类型论”、塔尔斯基的“语言层次论”、哥德尔的“不完全性定理”、赫兹贝格的“朴素语义学”、雷歇尔和布兰登的“不协调逻辑”、普里斯特和罗特列的“超协调逻辑”,等等。在国內,近些年来有的同志已经开始对悖论进行思考和研究,现将有关理论问题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中国法律逻辑研究会第四次学术讨论会于1990年8月11至14日在广西大学召开。它反映了我国法律逻辑研究的现状,现就法律逻辑的研究对象、内容和体系等问题简介如下: 1、关于法律逻辑的研究对象问题关于法律逻辑研究的对象,有四种不同的观点:其一,法律逻辑并没有突破传统逻辑的框框而自成体系(至少目前是这样),  相似文献   

19.
语言逻辑(The Logic of Language)又叫自然语言的逻辑(The Logic of Natural Language),是以自然语言中的逻辑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学科。逻辑是研究推理的科学,语言逻辑就是研究自然语言中的推理问题的科学。它与一般逻辑之间的区别就在于它以自然语言为研究对象,是自然语言的语形学、语义学、语用学三者的综合。研究自然语言中的推理问题,既可以用描述的方法,说明推理的过程,阐述推理的机制;也可以用形式化的方法,构建形式系统和语义模型,证明形式系统的一致性和完全性。用前一种方法形成的语言逻辑可以称为描述的语言逻辑,用后一…  相似文献   

20.
《逻辑学研究》2010,(3):139-144
<正>王宪钧先生毕生致力于提高中国的逻辑教学与研究的水平,三十余年前率先提出"逻辑课程现代化"的口号,对当时的逻辑界有振聋发聩之功。此后"逻辑现代化"成为我国逻辑学发展的主旋律。时至今日,三十年的"逻辑现代化"实现或完成了什么,在新的形势下,"逻辑现代化"有什么新的内涵或重点,或简言之,我们今后该如何发展?这些问题需要逻辑界的总结与共识。为此,王宪钧先生诞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