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学范式是建构神学的模式。范式的转移是神学发展的需要。汉语神学在不断的范式转移中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寻找自己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中国教会正在进行的“神学思想建设”既需要圣经的支持,也需要神学的思考。鉴于教会多从“救赎神学”思考问题,故本文特从圣经出发,对“创造神学”源流作一点探索。希望能从创造神学角度理解神学思想建设,积极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本文所观察和分析的有关“创造”的经文材料,是犹太宗教思想史的宝贵材料,更是基督徒释经和进行神学思考不可或缺的最重要“文本”。而基督宗教思想史上对“创造神学”的反思,则为中国基督徒今日从“创造神学”角度探索“神学思想建设”之路提供助益。本文提供“创造神学”思想“文本”的另一重要目的,是试图从创造神学层面理解“文化”,为基督宗教与中国文化相适应相融会提供一点神学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3.
处境神学是20世纪后期兴起的一种神学。处境神学的倡导者认为,神学必须是处境的,也就是说,自古以来的任何神学都是处境的神学。从新约时期之后的神学家们对福音的解释可以知道,他们一直在尝试着从希腊文化来解释福音。比如,亚历山大的革利免用的是斯多亚主义,奥利金用的是柏拉图主义,奥古斯丁用的是柏拉图主义和新柏拉图主义思想,而“后君士坦丁时期”的教会体制反映出的则是罗马帝国的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4.
“自传”内容的关键部分是时代信息。 基督教福音适应于任何时代,圣经真理应是绝对的永恒的。我们如何理解“时代信息”这个概念呢?应该是时代的需要,这个“需要”是由多方面现实因素所决定的。就是说在不同的时代我们对圣经真理的属灵发现不同。 相似文献
5.
(一) 耶稣基督是生活在大约2000年以前的人。在公元前7年到公元后30年期间,祂生活在巴勒斯坦地区。耶稣常被人们视为一个重要的世界历史人物。 祂的历史重要性,在于藉着池的生命及其死亡使世界历史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6.
一英国喜剧团体Monty Python's Flying Circus最杰出的滑稽短剧之一是一场滑稽模仿秀比赛——“全英总结普鲁斯特比赛”。选手们被要求在15 秒内尽可能多的总结普鲁斯特关于寻找失去的时间的论作。舞台上树立了一块黑板,它上面从下往上按照游戏“击打卢卡斯”装置(Hau-den -Lukas-Apparatur)的形式列出了文章的书籍。但是几乎没有一个选手在开头时能够超越第一册的第一页。于是,时间就卡在他们的脖子里,如普鲁斯特本人一样,他们也不可避免的一点一点遗失了时间。 相似文献
7.
三自爱国运动是中国基督徒于1950年全国人民解放以后,在新中国发起的一个基督徒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运动。它虽然有明显的政治意义,但是40多年来的教会生活实践,使越来越多的中国基督徒认识到:它是一个有圣经根据,有教会历史传统,富有神学意义的,建设中国教会必备的一个爱国爱教的运动。它的目的是:使教会更加纯洁,更加符合神的心意,更加接近人民群众。它是中国基督徒不能不走的一条荣神益人的光明大道。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新正统派神学做了简单的梳理和介绍,并重点阐述由神学家巴特开创的新正统神学在历史发展中并未保持其原初思想。新正统神学在不同的神学家手里,不同的文化处境、不同时期里形成了神学家各自不同的特色。 相似文献
9.
罪的定义:从旧约圣经到新约圣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罪的观念和教义是天主教的核心教义之一,在跨文化和跨宗教的比较研究中,尤其是在中国传统精神与天主教精神的对话和比较,罪的观念常常被中国人误解和曲解,以致轻率地得出两者是“乐感精神”与“罪感精神”的对立,并认为中国人无法接受“人人有罪”的天主教说法。本文从圣经文本入手,对罪的观念进行疏解,以期对这一误解有所矫正。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处境神学为切入点,阐述了作者对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和神学思想建设的认识。作者作为“文革”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中国青年基督徒认为,今天的青年基督徒在对“三自爱国运动”缺乏亲身体验和感性认识的情况下,除了从历史课本中认识“三自爱国运动”之外,更需要从神学的层面来认识和理解“三自爱国运动”。作者运用处境神学的方法分析了教会史中的一些典型事件,并得出结论认为,“三自爱国运动”的思路与处境神学的思路是一致的,“三自爱国运动”的产生是中国教会神学思想发展的结果,它是中国基督徒面对新处境的新思考,带来的新行动;同时,作者认为,“神学思想建设”作为“三自爱国运动”的延续,是中国教会在二十世纪末和二十一世纪乃至更长的时间内,为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社会而做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