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正2013年11月10日至11日,由中国伦理学会会刊《伦理学研究》杂志社、中国经济伦理学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伦理学研究》创刊十周年暨第七次全国经济伦理学学术研讨会"在湖南师范大学隆重召开。《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哲学动态》、《光明日报》理论部理论版、《道德与文明》等学术报刊的主编或编辑应邀出席会议。来自全国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11月25日,湖北省伦理学会、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学报》杂志社和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在武汉市召开了"以《人本伦理学》为线索的理论伦理学研讨会"。《人本伦理学》是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韩东屏于2012年推出的专著,对伦理学的诸多一般性问题给出了新的解释。来自全国二十多所高校的五十多位学者,对一系列原理层面的伦理学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伦理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于一九八五年元月十日至十一日在成都召开,七十多位从事伦理学教学和研究工作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四川省伦理学研究会章程》,选举产生了理事会。理事会由十一人  相似文献   

4.
中国文化界的权威报刊《光明日报》(2003年1月28日“理论周刊”版)以“中国伦理学会会刊《伦理学研究》创刊”为题,报道了《伦理学研究》的创刊情况。文中指出:《伦理学研究》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5.
一、马列主义伦理学在苏联 发展的几个阶段 首先我来谈一下苏联马列主义伦理学的简史。作为道德哲学的伦理学在苏联出现的比较晚。1957年在列宁格勒召开了第一次伦理学会议,标志着伦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得到了党和国家的承认。1961年,施什金出版了《共产主义道德基础》一书(有中译本——插话),这是苏联的第一部伦理学专著。这个时期伦理学刚刚走出历史唯物主义的帷幕,其突出特点是全面美化社会主义的价值,专门歌颂社会主义生活方式中的优秀道德成就。大部分伦理学家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伦理学研究会笫二届年会,于1985年1月13日至2月3日在济南市举行。到会人数80人,收到论文30篇。会上传达了全国伦理学会在成都召开的第三次学术讨论会精神、《中国妇女》杂志社在北京召开的‘生活方式’座谈会精神和教育部在广州召开的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哲学系系主任参加的‘高等学校哲学教学改革’座谈会精神。会上围绕着‘经济体制改革与道德’这个中心议题,进行了热烈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伦理学研究会于三月二十九日在杭州召开成立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省各地区的代表五十八人。省哲学学会秘书长李培沂同志致开幕词;中国伦理学会秘书长刘启林同志代表全国伦理学会向大会祝贺,并作了题为《目前伦理学研究状况和今后研究方向》的学术报告;金荣昌同志同到会代表汇报了筹备成立研究会的经过。  相似文献   

8.
正2017年11月25日,湖北省伦理学会、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学报》杂志社和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在武汉召开了"以《人本伦理学》为线索的理论伦理学研讨会"。《人本伦理学》是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韩东屏于2012年推出的专著,该书建构了一套不同于以往的伦理学理论体系。来自全国各地的五十多位专家学者与会。大会围绕"伦理学本身的问题""道德本体论的问题""道德建设论的问题"和"道德践履论"四个主题,对一系列原理层面的伦理学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国人民大学龚群  相似文献   

9.
正2013年10月,《中国经济伦理学年鉴》(2012)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至此,《中国经济伦理学年鉴》(以下简称《年鉴》)已出版10卷。《年鉴》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和南京师范大学共建的经济伦理学研究所编辑出版。《年鉴》编委会主任为中国伦理学会名誉会长、著名伦理学家罗国杰教授,主编为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中国经济伦理学会会长、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王小  相似文献   

10.
正2017年12月24日,第四届全国赛博伦理学暨人工智能伦理学研讨会在湖南长沙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技术与工程伦理专业委员会、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大数据环境下信息价值开发的伦理约束机制研究"课题组、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南师范大学人工智能道德决策研究所、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和《伦理学研究》杂志社联合举办。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国防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伦理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教授罗国杰同志在一九八五年十一月六日召开的第四次全国伦理学讨论会上,作了题为《我国伦理学的现状和展望》的工作报告。 罗国杰同志认为:伦理学要适应三个面向的需要,关键在于能不能回答目前社会上大多数人所提出的最重要的伦理道德问题,能不能用无私无畏的精神去深入问题的核心,触  相似文献   

12.
温克勤,男,1936年9月生,天津市人。1957年至196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学习。毕业后先后在北京师院(现为首都师大)政教系、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学习通讯》杂志社、南开大学哲学系、天津社科院哲学所、伦理学所工作。1996年11月退休。退休前曾任哲学所、伦理学所所长、《道德与文明》常务副主编、主编。社会兼职主要有天津市社联常委、中国伦理学会理事、天津市伦理学会会长等。著有《中国伦理思想史》(合著)、《伦理百科辞典》(合著)、《伦理学简编》(主编)、《中国职业道德概论》(主编)、《管理伦理学》(主编)、《中华五千年美德》丛书(主编)、《中华名人与治国》(主编)、《毛泽东伦理思想的理论与实践》(主编)等,发表论文百余篇。所著《中华五千年美德》丛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道德》论文获中宣部1993年度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项目奖。1991年获天津市"八五"立功奖,1992年十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13.
2013年6月28日~30日,由香港浸会大学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和医学与哲学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第七届建构中国生命伦理学研讨会"在大连召开."建构中国生命伦理学研讨会"于2007年始建,前六次皆是在香港举办,本次是第一次移至内地.香港城市大学范瑞平教授,香港浸会大学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主任罗秉祥、副主任陈强立、张颖教授,大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周万春、副书记宫福清、党委常委佟春光教授,以及《医学与哲学》杂志主编杜治政、常务副主编赵明杰教授和海内外近百位专家学者参会.会议集中探讨了家庭在当代中国生命伦理实践和医疗保健中的作用,并分别从家庭伦理、医疗保健制度改革和传统伦理三个专题就医疗决策中的家庭主义与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医疗保健制度改革中的儒家正义观与公正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而热烈地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伦理学会和天津社会科学院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抵制精神污染,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于九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在天津召开会议,研究正式发行《伦理学与精神文明》杂志问题。除全国伦理学会和天津社会科学院主要负责同志出席外,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徐惟诚,天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肖元,天津市委宣传部顾问沈其朋,天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杜立,天津市社联副主任王诚,《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副总编辑丁盘石,《天津社会科学》杂志负责人毕西等同志亦应邀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10月11日,由中国伦理学会青年伦理学工作者委员会、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联合主办的"伦理学前沿与青年学者的学术担当"高层论坛在南京师范大学召开。中国伦理学会会长万俊人教授,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李建华教授、王小锡教授,《新华文摘》杂志社副总编王善超,《道德与文明》杂志社主编杨义芹,《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杂志社副主编李义天以及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曹刚、李培超、田海平、唐文明、王露璐、杨  相似文献   

16.
1991年1月15日至18日,云南省民族伦理学研究会首届年会暨理论讨论会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召开。会议对学会成立一年来的工作作了总结。学会成立时承办了第三届西部地区伦理学学术讨论会,加入了中国伦理学会,进行了组织建设,并出版了内部通讯和《民族伦理研究》等两本书。此次年会还传达了中国伦理学会第五次讨论会的精神,讨论拟定了学会今后的工作计划。现将讨论会上的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伦理学研究会于三月二十二至二十四日在兰州召开成立会。省社会科学院、省委党校、省工会、团省委、省妇联、兰州大学、西北师院、省广播电台、省人民出版社等单位参加了省伦理学研究会的筹备工作。全省科研、文教和宣传战线上的一百一十六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与会代表就开展伦理学研究、组织伦理学研究队伍、筹办《甘肃省伦理学研究会会刊》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2007年10月12日~14日,“第一届全国生命伦理学学术会议”在湖北武汉召开。本次会议由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哲学专业委员会等单位主办,由武汉大学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等单位协办。100多名与会代表共提交了论文100余篇,对生命伦理学的一些重要问题展开了热烈而富有建设性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民族伦理学的拓荒之作———《民族伦理学》评介●罗树杰中央民族大学熊坤新副教授所著《民族伦理学》(日前已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是一部开拓和建立中国民族伦理学的拓荒之作。它对于拓宽民族学和伦理学的研究领域,并促进其繁荣和发展,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正...  相似文献   

20.
核伦理学     
关于核武器与道义问题的研究,出现过两次“大浪头”:第一次是在50年代末到60年代,其代表作有基辛格的《核武器与对外政策》和《美国对外政策》;第二次是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其重要标志是哈佛大学核研究小组的建立,该组的两部颇具影响的专著是:《生活在核时代》和《鹰派、鸽派、猫头鹰派——如何避免核战争》。1986年J·亲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出版了《核伦理学》一书,将第二次大浪头推上了高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