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有这么一家人,男的是教师,女的则开一家纽扣店。女的除了卖纽扣,还卖些头饰、胸花之类的小玩意儿。一天,男的告诉女的:昨天我在图书馆看到一本杂志,介绍的全是世界上的大公司,叫做‘五百强’。我发现他们都是一根筋一条路。女的问:什么意  相似文献   

2.
这件事发生在北京某食品商店里。一位年轻人走进商店。他走到卖香烟的柜台前,问柜台里面的售货员:“同志,这里有好烟卖吗?”售货员是一位女同志。她看了年轻人一眼,然后回答说:“我们卖的烟都是好烟!我们从来不卖坏烟!”年轻人:“嗨!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问这里有没有好一点的香烟。”售货员:“我们卖的烟都不坏。”于是,两个人之间就你一句我一句地争论起来了。我们不想在此评论谁是谁非。我们仅想  相似文献   

3.
一天,路过一家商店,见许多人都围在一个柜台旁,原来刚才这儿卖过一批“热门货”,样品还挂在一旁。我凑过去问:“师傅,还有吗?”营业员回答:“今天不卖了”。我还想问,营业员走开了。起先,我有些纳闷:我问营业员“货还有吗?”然而营业员却回答,“今天不卖了”。岂不是答非所问?仔细想一下,我明白了其中的隐含判断:货是有的;以后再卖。  相似文献   

4.
在美国拍摄的旅游照片中,有一张我和老伴同女警察的合影颇引人感兴趣。那是1995年九月下旬的一个周末,女儿带我和老伴去费城附近的一个小镇购物。这个镇只有一条主街,很长,很干净,环境也很美。街上的店铺很多都是卖妇女饰品、高档服装、古玩和香料的,居住在这个镇的人都是富户。女儿要带妈妈进店买衣服。因女服装店不许男的进入,我只好在外面等候。老伴有个毛病:逛店买衣服从来没有时间概念。“不要时间太长了。”我随口交待了一句。  相似文献   

5.
一日,我与一位老友闲聊起散淡的话题。他深有感触地给我讲述了一个故事:一个美国记者到墨西哥采访,看见一个老妇在卖柠檬,5 美分一个,她的生意并不怎么好,美国记者打算把老妇的柠檬全部买下,好让她早点儿回家。当他把想法都告诉老妇时,老妇的话却使他惊讶:“都卖给你,那我下午干什么?”    原来老妇并不是在乎卖出多少柠檬,挣了多少钱,而是在意自己卖柠檬时看到的满街风景,或把卖柠檬作为增加自己生活乐趣的一个“游戏”。她的心是散淡的,没有买卖的功利追求。    散淡是一种精神境界。向往散淡的人,乐于从“红尘扰攘,物欲…  相似文献   

6.
女孩子们,是否渴望倾诉?是不是都有蓝色的忧郁与柔情?花开的季节有多少美丽的春梦,还是说我们梦样的青春有多少美丽?我听着英文歌,怀着一种优柔的执着,记录下前人的生命华实.  相似文献   

7.
我认识一对年轻夫妻,他们几乎从相识的那天起便开始“抬杠”。男的是记者,女的是地理教师。他们开始“抬杠”始于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中国国土面积是多少?男的不假思索回答说960万平方公里,女的说不对,960万平方公里只是陆地面积,正确的回答还应该包括海洋面积。男的恍然大悟。“弄清”了被自己忽略了多年的问题。不用  相似文献   

8.
最近读到一篇短文,是嘲讽循规的德国人的:中国的留学生见到德国人做事刻板,不知变通,就存心要捉弄他们一番。大学生们在相邻的两个电话亭上分别标上了“男”、“女”的字样,然后躲到暗处,看“死心眼”的德国人到底会怎么做。结果他们发现,所有到电话亭打电话的人都毫无怨言地进入自己该进的那个亭子。有一段时间,“女亭”这边电话闲置,“男亭”那边宁可排队也不往“女亭”这边挤。我们的大学生惊讶极了,不晓得他们何以“呆”到这个份上。面对大学生的疑问,德国人平静地耸耸肩:规矩嘛,还不就是让人来遵守的吗? 是啊,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甘…  相似文献   

9.
珍惜自己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小男孩,常常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有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笑而不答。有一天,院长交给男孩一块石头,说:“明天早上你拿这块石头到市场上去卖,但不要真卖。记住,无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第二天,男孩拿着石头蹲在市场的角落,意外地发现有不少人对他的石头感兴趣,而且价格越出越高。回到院里,男孩兴  相似文献   

10.
赵皎钦 《天风》2003,(4):61-61
笔者于去年12月末的一天早晨到农贸市场买菜时,看到一卖鲜姜的摊位上按堆卖,上前问业主“多少钱一堆”? “五毛钱”,我不由自主地说:“这么多,真便宜。”突然在我前面的一位老妇回过头来对我说:“你信耶稣吧,”我立刻亲切地告诉她:“我就是基督徒。”她高兴地喊了一声:“哈里路亚!”转过头去又向业主说:“你也信耶稣吧。”老汉很尴尬地随口应合“我信,我信”。同时,  相似文献   

11.
家是什么?     
那所充满爱的房子叫家,没有爱的房子不管多大,都只是房子……家是什么?有人说世界上有多少栋房子,就有多少个家;也行人说世界上有多少扇门就有多少个家。可是,也许答  相似文献   

12.
快乐生存     
朱恩慧 《天风》2004,(5):39-39
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有多少快乐呢?超越自己的那种力量和勇气有多少呢?而往往总是担着沉重的担子拖着疲惫的身躯,匆匆忙忙地奔波着,愁苦与忧虑的阴影慢慢地消耗着我们的生命。其实快乐是我们的权力,谁都不必使自己生活在痛苦与压力的沼泽中,让圣灵担忧。假如我们向前迈进一步,即“拨云见日”。  相似文献   

13.
生活需要辩证法,辩证法在生活中。“大”是“小”,“小”是“大”。某些当官的、有钱的,整日“肿”着、“胀”着,目中无人,牛气十足。好事者将“牛”者称了称、卖了卖,结果重不增,值不升。其实,这是一种典型的愚昧和无知。  相似文献   

14.
所谓“钓鱼”是市中心一项新的游戏项目,每个鱼竿租费5元钱,不限时间,只要把池子里的鱼用空钩钓出,这条鱼就免费赠送。池子里鱼很多,也很大,每条都有两三斤重:再看那鱼竿,只是一根细细的竹子,哪能承受鱼的挣扎?许多人都只是围在池边看鱼,说着“这条鱼好大”之类的话。同行的小刘却跃跃欲试,  相似文献   

15.
有一次,美国总统罗斯福在白宫里散步,在大楼拐弯处,看见前面有一位女官员跌倒了,文件散了一地。随从欲上前帮忙,罗斯福阻止了他。那位妇女从地上爬了起来,捡起了文件,揉了揉脚站了起来,环顾四周没有人,又从容地整理了一下衣服和头发,脸上浮现着笑容向前走去。见女官员走远了罗斯福认真地对随从说:“她已经够尴尬的了,我们何必再给她添新的尴尬呢?”在实际生活中,任何人,包括我们的亲朋好友、父母、妻子和孩子,都可能会遭遇到不同程度的尴尬。我们看到别人遇到尴尬时,一般情况下都会挺身而出,热心地帮其解围。岂不知,人人都有自尊,人人都有隐…  相似文献   

16.
说起来,这似乎是一个神话。一名叫普热罗夫的捷克籍法学博士,在做论文时发现纽约里土满区一所穷人学校,50年来该校的毕业生在纽约警察局的犯罪记录最低。这其中的秘密在什么地方呢?普热罗夫想弄出个究竟,于是展开了漫长的调查活动。对于凡是在这所学校学习和工作过的人,只要能打听到他们的地址或信箱,他就要给他们寄去一份调查表,问道:贝纳特学院教会了你什么?在将近6年的时间里,他共收到3756份答卷,其中有74%的人回答惊人地相似,即知道一支铅笔有多少种用途。纽约市最大的一家皮货商店的老板说:贝纳特牧师教会了我们一支铅笔有多少种用途。…  相似文献   

17.
让爱播种     
人间需要爱,在爱的海洋里,爱,就象一滴滴水,汇聚成碧波的大海。爱象一棵棵小草,点缀着宇宙的美丽。 有很多人都说这个世界变的越来越冷漠,人人都想得到温情和帮助,那么清回想一下,你曾有过多少个笑脸,而又付出过多少爱意呢? 我记得有一位远道而来的教友,在上山朝拜圣母回来的时候,天色已近黄昏,要回城里去,却迷了方向,向一位经过这里的教友问路,这位教友微笑着说:“你跟我走吧”她把那个迷了方向的人带到公交车前让他上了车,并交上了一元钱,对司机说:“他迷了路要到城里去,请你帮助他。”这仅仅是一元钱,一个微笑,就解决了一个人的困难,改变了一个人的  相似文献   

18.
那是我在北京参加的一期培训。课间,安排了一位专家作讲演。作讲演的人总希望有人配合自己,于是他问:“在座的有多少人喜欢经济学?”没有一个人响应。我知道,我们当中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是从事经济工作的,到这儿来的目的就是“充电”。可由于怕被提问,大家都选择了沉默。专家苦笑一下说:“我讲个故事给你们听。”  相似文献   

19.
幽默接茬免遭敲诈英国大文豪萧伯纳因脊椎骨有毛病,需要从脚跟上截一块骨头来补脊椎的缺损。手术做完后, 医生想多捞点治疗费,便说:“萧伯纳先生,这可是我从来没做过的新手术啊!”萧伯纳笑道:“那好极了,请问你打算付我多少试验费呢?”不仅拒绝了医生的无  相似文献   

20.
意雯 《天风》2018,(6):56-56
“舍”与“得”从古至今都是一个人生难题,人心总是贪婪的,仿佛拥有了比所需更多的东西,就会让人有安全感。可是,“总有一天会用上”的日用品,有多少沾满灰尘,放到过期?想有时间再看的文章、链接,有多少最终被遗忘,白白占着空间?囤积不仅是经历过贫苦的年长者才有的习惯,如今物质生活丰富的年轻人依然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