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蚂蚁     
在圣经的箴言篇里,一共提到两次蚂蚁,其它地方就再也看不到这种小动物的名字。第六章6节上说:“懒汉,你去看看蚂蚁,观察它的作风.便可得些智识”。可以看出,在这里不仅仅是为了督促游手好闲之人,更重要的是作者通过蚂蚁的勤劳之喻,倡议人要奋发图强,做一个有上进心的人。在三十章24节里,作者把蚂蚁视为四种小精灵中的第一:“蚂蚁是无力的一群.却在夏日储备粮食”。既是赞美了蚂蚁,又是赞叹了造物主的奇智大能。  相似文献   

2.
小蚂蚁过河     
正一天,大雨过后,枯叶下走出了一只黄蚂蚁。吸足水分的泥土汩汩冒出一股清泉,流经小蚂蚁回家的路。蚂蚁立在水边茫茫然地张望,来回地寻找过河的舟楫。这时,一条大虫沿着水流的方向走来。因为大雨的延误,蚂蚁从早上到现在,还没找到一粒食物。它想肚子饿还不算什么,更无颜空手回去  相似文献   

3.
一头狮子躺在大树下休息,它看见一只蚂蚁在急匆匆地赶路。狮子奇怪地问:“蚂蚁,你去哪里呀?”蚂蚁说:“我要到山那边的大草原去,那里可美了!”  相似文献   

4.
每个人都想拥有快乐的生活,但是生活总是不能尽如人意,很多时候老天就像在你和快乐之间设置了一堵墙,你想翻翻不了,想绕绕不过。你是多么想拥有一根魔杖能把困难的墙变没,可是没有魔杖的你做了什么呢?坐在墙角黑暗的影子里,孤独地饱受着失望的折磨,感觉没有快乐的生活是多么令人窒息?拥有快乐比你想的更容易。不用去攀爬那堵让你绝望的墙,既然你无法顺利地走到快乐身边,干吗不邀请快乐来找你,让它到你家来做客呢?要知道快乐  相似文献   

5.
蚂蚁精神     
苏志明 《天风》2009,(11):9-10
旧约的智者教导我们要向蚂蚁学智慧,教导我们去察看蚂蚁的动作。因为“蚂蚁没有元帅,没有官长,没有君王,尚且在夏天预备食物,在收割时聚敛粮食”,所以圣经称蚂蚁是“甚聪明”的(参箴30:24—25)。我们通过观察蚂蚁在夏天里的所作所为,就能够晓得蚂蚁的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相似文献   

6.
昆虫:蚂蚁的故事。 有位老教授发现自家门前的大槐树上住着一窝蚂蚁,便做了一个实验:用泥巴、水泥、胶水把蚂蚁的洞口封死,第二天去看,只见蚂蚁已经在别处打开洞口。再封,再打,甚至把洞口打在了树顶上。  相似文献   

7.
昆虫:蚂蚁的故事。 有位老教授发现自家门前的大槐树上住着一窝蚂蚁,便做了一个实验:用泥巴、水泥、胶水把蚂蚁的洞口封死,第二天去看,只见蚂蚁已经在别处打开洞口。再封,再打,甚至把洞口打在了树顶上。  相似文献   

8.
蚂蚁家族的洞穴原本在离海几百米的荒草地,由于食物短缺,各个家族的竞争相当激烈。蚂蚁家族成员几乎倾巢出洞,每日也难寻觅到足量的食物,大量的蚂蚁因饥饿而死。好端端的一个大家庭,日渐衰败,活下来的成员真成了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  相似文献   

9.
一只蚂蚁来到石头下,它急急忙忙地往上攀爬。这块石头对它来说既陡峭又光滑,蚂蚁爬到一半就掉下来了,于是再爬,便又再掉,爬而又掉,但终于爬过了那块石头;另一只蚂蚁则不然,它绕过石头,走向了它的目的地;第三只小蚂蚁到来,望石而回转,也找到了丰富的食源。  相似文献   

10.
生存的寓言     
我曾经看到一只小狗叼着一根肉骨头得意地走着,想找个地方好好地享受。忽然,一条大狗出现了,小狗叼着骨头狠命地跑,大狗气势汹汹地在后面追。当小狗发现自己根本跑不过大狗时,便立刻松开嘴扔下了骨头,大狗于是不再理小狗,叼起骨头扬长而去。小狗只是愣了一小会儿,便又欢快地摇着尾巴去寻找其它的食物了。  相似文献   

11.
善缘可求     
夜晚闲来无事,偶翻丰子恢先生的《随笔》,不期然地看到这么一段文字:“顽童一脚踏死上百蚂蚁,我劝他不要。并非爱惜蚂蚁,或是想供养蚂蚁,只恐这一.太残忍心扩而充之,将来会成侵略者,用飞机载了重磅炸弹去虐杀无辜的平民。”读罢,为之一震。丰子伦先生并非把人忧天,实乃是看透了人的本性。只因一个人的本性不是先天生成,而是由后天的种种熏陶,潜移默化形成的。记得有这么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非常有名的雕刻家,他技艺精湛,所刻之物形象生动,栩栩如生,故慕而求者颇多。但就在这时,雕刻家得了一种怪病,他的面目日渐凶恶,…  相似文献   

12.
看央视动物世界节目,长了见识。知道了竹节虫在树上产卵时,会让卵有意落到地面上,然后,就有觅食而至的蚂蚁将卵搬运到蚁穴。乍一看,真有一点自绝于天敌的味道。其实呢,这正是竹节虫的高明之处——-它们知道,蚂蚁整日劳碌不休,四处搬运食物加以囤积,事实上,贮存起来的粮食它们享用的不足十分之一。因而,有着一层外膜、气味平淡、  相似文献   

13.
注意力     
正我们养了一只猫。猫对什么感兴趣呢?吃。我们吃饭的时候它仰着脖子蹲在地上,目不转睛地看,如果人无动于衷,它就叫,怪可怜的。它经常站在厨房门口,眼巴巴地看着我们做饭。我们一开冰箱,它就兴奋。它有猫粮,但不爱吃。猫馋,所以对食物,尤其是鸡鸭鱼肉特别在乎。猫的注意力是食物。猫对出名不感兴趣。你给它拍照,想秀  相似文献   

14.
狮子和蚂蚁     
一头狮子躺在大树下休息,它看见一只蚂蚁正在急匆匆地赶路。狮子奇怪地问:"小家伙,你去哪里呀?"蚂蚁说:"我要到山那边的大草原去,那里可美了!"狮子听了很感兴趣,对蚂蚁  相似文献   

15.
祝福     
有一样东西,人们都希望得到它,但只要你是一个善良的人,是一个具有爱心的人,你就会将它源源不断地送出。你送出了,你也会得到他人送来的“它”。有了它,岁月便有了光泽,世界便有了温暖,生命便有了力量,生活便有了内涵;有了它,你的精神会更高尚,你的情感会更丰沛,你的人生就更有追求,你的奋斗就更有动力。这样一种东西便是“祝福”。  相似文献   

16.
两只蚂蚁     
两只蚂蚁要到对岸去。甲蚂蚁先行,它来到桥上,被一个药瓶挡住了去路。它用头使劲推,可力气太小,瓶纹丝不动,于是,它就攀爬,由于瓶面光滑,它怎么也爬不上去。但它没有泄气,跌下来又攀爬,摔了数百次,始终爬不过去.终于,力气耗尽,不小心掉下河,被水;中走了。乙蚂蚁也来到桥上,依旧被那个瓶挡住了,和甲一样.它用头使劲推,瓶稳如泰山,于是.  相似文献   

17.
兄妹俩在路边玩沙球,忽然旁边树洞里爬出一群蚂蚁,调皮的哥哥就拿起树枝去戳它们,蚂蚁顿时散乱成一团东奔西窜。见蚂蚁越来越多,哥哥不顾妹妹的反对,挽起裤腿就用脚去踩蚂蚁,在哥哥的“踩死你、踩死你”的声音中,一只只蚂蚁在他的脚下粉身碎骨,妹妹急得大哭,用手死死拽住哥哥的胳膊。  相似文献   

18.
两棵树     
那棵经常为它浇水、施肥、爱护倍加的树,被狂风连根拔起了,而那棵无人管护、独立生长的树却仍屹立在山上。儿子忙问父亲缘由。父亲说:“那棵经常有人为它浇水、施肥的树,由于一直能很轻松地得到充足的水分和养料,所以它便不思进取了,它的根须便不再费劲地往深处扎了,只是浅浅地浮在表层土壤上,结果大风一来,它理所当然地要倒下去;而那棵没有人专门为它浇水、施肥的树,由于不能得到基本的水分和养料,为了生存,它的根须便不得不一直不屈不挠地深深往下扎去,一米,三米,五米……直到扎进地层深处有充足水分和养料的地方,因为它知道如不这样拚命…  相似文献   

19.
安宁 《思维与智慧》2010,(10):28-29
读大学的时候,曾经和朋友去苏州的园林里游玩,信奉逃票主义的我们,当然不肯从前门进入,而是兜来转去,寻到一处可以翻越过去的残墙。两个人费力跳下去的时候,被故意设置的铁丝网给绊住了,朋友划破了小腿,  相似文献   

20.
坚持是一种品质。许多大事之成,不在于力量大小,而在于坚持多久。正如乐圣贝多芬所言:“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强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可不是吗,蜗牛走得多慢啊,但它经过不懈的努力,也能爬到目的地;蚂蚁的力气多小啊,但它一点一点地挪动,也能把比它体重大得多的食物搬回家去。 法国马赛有一名叫多梅尔的警官,为了缉捕一名强奸害死女童埃梅的罪犯,查了十几米高的文件和档案,足迹踏遍四大洲,打了30万次电话,行程80万公里。经过52年漫长的追捕,终于在1992年将罪犯捉拿归案,这时多梅尔已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