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林初锐  李永鑫  胡瑜 《心理科学》2004,27(5):1116-1119
为了考察社会支持在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水平之间的调节作用,利用症状自评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对1102名大学生进行施测。层级回归分析的结果不仅支持了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而且表明社会支持与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之间存在三种不同的关系形式,即(1)社会支持的主效应显著,但是调节效应不显著;(2)社会支持的主效应和调节效应同时显著;(3)社会支持的主效应不显著,但是调节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2.
探讨神经质人格对青少年应激与抑郁症状的调节作用。采用自评的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大五人格问卷-神经质分量表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对618名在校高中生进行了首次测查,随后每隔3个月对被试的抑郁症状和生活事件进行追踪测查,追踪时间为期一年,结果发现:与低神经质青少年相比,随着生活事件应激水平的升高,高神经质青少年的抑郁躯体症状与心理症状增长速度更快。结论:神经质人格在青少年生活事件应激和抑郁症状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医学生中探讨气质性乐观、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杀意念自评量表以及乐观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对两所医学院校的800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应激事件对医学生的自杀意念水平有正向预测作用,应激事件越严重,学生的自杀意念水平越高;②气质性乐观对应激事件与自杀意念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结论气质性乐观是负性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之间的调节器。  相似文献   

4.
监狱民警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及艾森克人格问卷 (EPQ) ,对 2 89名监狱民警作测量。结果显示 ,至少 7 2 7%的监狱警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一线工作的监狱警察与科室工作的监狱警察相比 ,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差异 ,且前者严重。男性监狱警察相对于女性监狱警察心理健康问题更突出。SCL-90与EPQ得分的相关分析表明 ,情绪越不稳定或精神质越明显者 ,倾向于出现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 ,性格越内向心理健康问题越突出。  相似文献   

5.
采用年龄认同问卷、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646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考察我国老年人年龄认同的特征及其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老年人感觉自己比实际年龄年轻的人数比例为55.7%,平均年轻4.07年。实际年龄和自评健康对老年人的年龄认同有显著影响。(2)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控制了性别、受教育水平、自评健康等变量后,年龄认同仍然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表现在对其焦虑和抑郁情绪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对其生活满意度水平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综上,我国老年人年龄认同存在年轻化偏向,而且这种年轻化偏向程度越强,老年人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越少,生活满意度水平越高。这意味着可以采取适当干预措施促使老年人保持年轻化的年龄认同,这可能将有助于改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6.
为了考察博士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艾森克个性量表对450名湖北地区高校博士研究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湖北地区博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较好,但个别存在心理健康问题;(2)影响博士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主要有人格特质,心理压力中的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经济压力、家庭婚恋压力,以及社会支持关系中的导师关系、同学关系、家人关系;(3)人格N均分、E均分、学业压力、导师关系、家庭婚恋压力对博士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职业倦怠、应对方式、生活满意度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运用问卷调查法测量了南京市移动公司共132名员工(剔除无效后获得有效问卷113份)的职业倦怠、应对方式、生活满意度和心理健康水平。所用工具分别是职业倦怠问卷(MBI中文修订),简易应对方式量表,生活满意度指数(LSIA),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结果:(1)职业倦怠三个维度与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存在显著相关(0.655;0.502;0.365)。(2)简易应对方式量表中,积极应对方式与症状自评量表存在负相关(-0.134),消极应对方式与症状自评量表存在显著正相关(0.460)。(3)职业倦怠量表的情感枯竭,讥诮态度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的消极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有一定的预测效应。(4)生活满意度指数与症状自评量表没有达到显著相关,且该指数对心理健康没有明显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激性生活事件对森林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对160名森林公安民警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和生活事件量表进行心理状态评定和生活事件调查分析,并分析应激性生活事件对森林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共发放问卷160份,收回有效问卷124份。森林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除强迫因子和精神病性因子外,差异不显著;应激性生活事件中家庭有关问题强度频度偏重,工作学习中的问题强度频度次之,社交及其它问题强度频度最轻;森林公安民警的应激性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水平成正相关,应激性生活事件能有效预测森林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状况。结论:森林公安民警的心理问题比较突出,应激性生活事件能有效预测森林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适应性自恋与病理性自恋对个体心理健康的不同影响。方法:750名大学生完成了一套由自恋人格问卷(NPI)、病理性自恋量表(PN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组成的测验。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变量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病理性自恋的二阶因子自恋易损性对个体心理健康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自恋易损性水平越高,个体心理健康水平越低。自恋夸大性和适应性自恋(自恋人格问卷,NPI)对心理健康的正向预测作用达到边缘显著,自恋夸大性和适应性自恋得分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结论:病理性自恋的二阶因子自恋易损性对心理健康具有明显的破坏作用,而自恋夸大性和正常/适应性自恋可能对心理健康存在微弱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977名9~14岁学生为对象,探索负性生活事件与儿童反应性攻击性之间的关系。研究使用了反应性与主动性攻击性问卷、Rosenberg自尊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儿童版)–情绪稳定性维度问卷,建立了以自尊和情绪稳定性作为中介变量,描述负性生活事件与反应性攻击性之间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发现,负性生活事件可直接影响儿童反应性攻击性的形成,同时还可以通过改变情绪稳定性来影响反应性攻击性,即当负性生活事件发生时,情绪状态会倾向于不稳定,进而提高反应性攻击性的水平。此外,负性生活事件也会通过降低自尊水平来提高情绪状态的不稳定性,从而提高反应性攻击性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贫困优秀学生的人格特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秦启庚  王新法 《心理科学》2004,27(6):1509-1511
本文以关注贫困优秀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为目的,以上海市久隆模范中学的贫困优秀学生为被试.采用中小学团体智力量表、SCL-90心理健康自评量表、Y-G人格测验、学习适应性测验四种测查工具,结果发现①贫困优秀学生具有很好的学习潜能,其学习的适应性高、学习的能动性强:②由于长期生活在贫困家庭,贫困优秀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其性格也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社会、学校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引导;③对贫困优秀生的健康人格的培养和教育胜于知识的教育,只有一以贯之地予以心理支持方能使其知识、能力、人格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广东汕头市公安人员心理健康水平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调查了解汕头市公安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本文采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汕头市区分局的男女警察共339名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所得数据,结果发现:样本总体健康水平高于常模;女警察心理健康程度略高于男警察;治安警在强迫人际关系和忧郁程度方面因子分显著比刑警、巡警高;警龄大于15年的警察群体的躯体化因子分大于警龄小于15年的警察;年龄大的警察样本偏执因子分高于年龄小的样本。结论表明:警察群体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部分群体在某些心理状况方面需加以调整和改善。  相似文献   

13.
异地复学震区中小学生PTSD及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是指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生活事件导致个体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其临床表现以再度体验创伤为特征,并伴有情绪的易激惹和回避行为,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对异地复学的震区中小学生进行测量,了解他们的PTSD及心理健康状况。结果表明:震区中小学生PTSD和SCL-90的检出率都较高;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学生受地震的负性影响不同,其心理健康状况也有差别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心理应激模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考察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应对方式、自我评价、人格等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诸因素之间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初步建构青少年心理应激的结构方程模型,采用ASLEC、CSQ、EPQ、PEI、SSRS、SCL-90对湖南省470名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社会支持对自我评价、应对方式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并通过人格、自我评价与应对方式间接影响心理健康。2)人格对心理健康有显著的直接效应,并通过应对方式间接影响心理健康。3)自我评价和应对方式是生活事件—心理健康的内部中介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地震波及地区大学生社会支持、心理控制感与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干预提供帮助。方法:通过分层随机抽样,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和控制圈量表(SOC)对1287名地震波及地区的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1)地震波及地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佳,主要表现在躯体化、人际敏感、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5个方面。(2)社会支持和心理控制感对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社会支持直接影响心理健康,社会支持水平低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心理控制感影响着社会支持水平,心理控制感强的人所获得的社会支持程度更高。结论:社会支持和心理控制感都是影响心理健康水平的两个重要因素,研究这二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对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探讨心理障碍产生的心理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心理控制感对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祚山 《心理科学》2004,27(5):1100-1102
本研究采用《心理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内控性、有势力他人和机遇量表》对30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控制感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在SCL-90中至少有一个因子得分大于或等于3分的占学生人数的25.33%,在性别和年级之间心理控制感和心理健康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正常成人常模;父母的文化和职业等社会因素对心理健康和心理控制感水平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与心理内控倾向者相比,心理倾向于外在控制的人正性情感少,负性情感多,精神症状多,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低。  相似文献   

17.
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及其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支持状况及人格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学校贫困生125名为研究组,相对应的120名非贫困生为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结果:(1)贫困生在DSCL-90量表测量的总均分、躯体化水平、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上的因子分显著高于非贫困生;(2)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得分贫困生普遍得分低于非贫困生;(3)社会支持各维度与SCL-90各因子负相关,与EPQ人格P和N维度呈显著负相关,而与人格E维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有重要影响,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李金钊 《心理科学》2004,27(4):980-982
该研究采用中学生应激源量表、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852名初一至高三的学生进行了调查。通过单因变量多维交互效应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消极应对方式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较大;积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不显著;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同时具有主效应和缓冲效应;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显著相关;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在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彼此独立起作用,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陈君  杨娟  朱熊兆  姚树桥 《心理科学》2011,34(3):733-737
目的:探讨神经质人格和负性生活事件的跨层相互作用对自杀意念的影响。方法:采用自杀意念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问卷和大五人格量表-神经质分量表等自评量表对618名高中生进行评估,每三个月追踪1次,共追踪7次,历时21个月,用多层线性模型分析数据。结果:在控制了第一次自杀意念和性别的影响后,负性生活事件的主效应(b = 0.08, F(1, 2963) = 37.93, p < 0.001)、负性生活事件与神经质人格的相互作用(b = 0.03, F(1, 2963) = 4.35, p < 0.001)显著,而神经质人格的主效应不显著(b = 0.59, F(1, 557)= 3.05, p > 0.05)。结论:神经质人格和负性生活事件的跨层相互作用可以预测自杀意念的变化,支持素质-应激模型。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的人格与心理健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系统总结了中国人人格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研究。首先,对心理健康的含义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心理健康由心身症状的缺失、行为抑制的降低、自我和谐水平的提高以及主观幸福感的提升等4个不同的水平构成,并对人格与心理健康的4个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综述,特别分析了人格与心理健康的结构方程模型,以及不同人格维度对心理健康的促进、抑制、及促进-抑制作用。文中还提出了建立中国人的人格耐受性模型的设想,并对将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