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一本文中的“善”泛指道德伦理领域中的正面的价值。它与“恶”相对而言,指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显示公平、友爱、正义等表现在概念上的概括。也可以说,善是跟在个人层次上损人利己,在社会层次上的弱肉强食等现象相反的价值取向。大部分人都不否认善和恶的存在。但是在二者的起源上,则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关善和恶的起源的理论往往与哲学家们对于人性的看法有联系。一般说来,主张人性善的人需要解释恶的起源。主张人性恶的人则要解释善的起源。在中国,孟子以其性善论而闻名。他认为,人之变恶,是由于失去了本心。在西方,卢梭也主张人性善。他…  相似文献   

2.
老庄所谓心、性是两个绝对不同的概念.其他事物从于性,而人从于心.人之善与恶在于心之用.圣人、至人代表着老庄所谓善,圣人、至人非由其本性成就,而由心之修养工夫成就,所以道德之根源在于心.人之违背本性与道,代表着老庄所谓恶,人违背本性与道亦由人之心所起,所以恶亦源于心.性源于道,性与道是相通的.心之用合于本性、合于道即为善,违背本性、违背道即为恶,所以性与道是老庄之善恶标准.心合于性与道,是老庄修养工夫之目标.  相似文献   

3.
奉普慈特慈的真主之名各位朵斯提:色兰!德是指人的本性、品德和道德。道德是人们关于善与恶、正义与邪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荣誉与耻辱等观念以及与这些观念相适应的,由社会舆论和人们的信念来实现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重视品行和道德的修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古人说:"学之不讲,道之不修,是吾忧也"。孔子在《论语》中  相似文献   

4.
一道德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意识形态之一,是在人类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且随着社会历史发展而不断发生新的演变。道德是关于善与恶、美与丑、高尚与卑微、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观念、情操以及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的整体既包括道德观念、道德意志、道德准则,也包括道德规范、道德行为等。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包含丰富的伦理道德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佛教、道教中的伦理观念、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虽然在表现形式上有很大差别,然而在实质内容上,特…  相似文献   

5.
作为掌握世界方式的道德,是社会的人在有社会意义的价值观中的定向,是善与恶、需要与存在的辩证关系中的定向。掌握现代社会的道德,在本质上包括道德意识与现代社会的关系,关于当代社会发展道路的某些概念,以及未来可能的和理想的前景。因而,作为社会现象的道德预测,受道德本身职能规律性的制约。问题在于,用什么样的方法掌握社会未来的道德,保证道德模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康德在18世纪80年代把自由意志视为一种善的意志,认为自由的同时又是恶的意志是不存在的。后来康德在《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中拒绝了这种看法,认为人身上有一种内在于自己Willkür的对恶的普遍倾向,即根本恶。这种根本恶从动机二元论角度也可以表述为人在采纳道德法则和幸福作为准则的动机时颠倒了它们之间的道德次序,禀赋在动机二元论中体现为道德法则和幸福,而倾向是对这两个动机之间的等级关系的表达。所有特殊的恶的准则都有一个最高的准则即Gesinnung,这个概念使根本恶成为既是与生俱有的,又是自由选择的结果,从而使根本恶可以被归责。  相似文献   

7.
在康德伦理学中把恶作为一种隐匿的、对立的存在,是不符合康德原意的误读。同时,忽视恶的存在的康德伦理学是不完整的,善与恶共同构成了康德伦理学的完整体系。康德伦理学体系细致分析了恶的来源、形态层次以及作用功能。抑恶的伦理并不能用来概括康德伦理学,但对于有限的理性人而言却是必要的。善的培育和生成是在恶的土壤中,要在感性世界中凭借自身的力量克服根据不在此的恶,需要道德信念的坚定、道德偏好的纠正更需要勇气和力量,才能彰显人的德性光辉。  相似文献   

8.
在人类伦理中,“善”与“恶”是一对互相比较的道德范畴,用来对人生活动的评价。虽然“善”“恶”的定义因时因地因传统而未能一致,但所包涵的共通因素仍是有象可寻的。古代希腊人视智慧、公正、勇敢与节制为“善”的四大条件;孟子则以仁、义、礼、智  相似文献   

9.
宗教的结构总体上分为信仰对象的神灵和信徒两部分,宗教道德除调整信徒之间的关系,核心是调整信徒与神灵和宗教之间的关系。宗教道德的基本特征是:宗教道德以对宗教神灵的虔诚为原则和标准;宗教道德包含于教规、戒律之中;宗教道德以宗教仪式诱导虚幻境界的宗教生活;宗教道德奉行神至高无上,人谦卑,人对神惟有顺服;宗教道德轻今世重来世,想往来世彼岸福地;宗教道德的爱与憎、善与恶以宗教利益为准绳;宗教道德随历史背景或形势的变迁而变化。宗教行为的变化体现了宗教道德的变化。宗教道德是消极因素占上风还是积极因素起作用,因人因时而异。  相似文献   

10.
职业道德的基本范畴是职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反映行业与行业之间、行业与社会之间、行业内部从业人员之间、从业人员与社会之间的最本质、最重要、最普遍的道德关系的概念。职业道德范畴虽然还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有些概念的使用还在借助于一般道德范畴,如几乎所有的行业都在用“善”、“恶”、“义务”“良心”等概念来评价职业行为、职业道德生活的优  相似文献   

11.
1 贝母萝卜粥组成 :川贝 6克 ,萝卜 (鲜品 ) 5 0克 ,粳米6 0克 ,食盐 2克。制法 :(1)将贝母洗净 ,烘干研成末。 (2 )将萝卜洗净 ,切成方块。 (3)将粳米淘净 ,放入锅内 ,加水适量 ,置武火上煮沸 ,放入贝母粉、萝卜块 ,文火熬成粥。 (4)放入食盐混匀即成。服法 :早、晚餐食服。作用 :补肺化痰 ,止咳行水。适应证 :肺脾气虚之久咳痰少 ,气短懒言 ,浮肿 ,小便不利等症。2 地龙肺叶粥组成 :干地龙 6克 ,猪肺 5 0克 ,粳米 6 0克 ,食盐 3克。制法 :(1)将猪肺洗净 ,煮至七分火候 ,捞出切碎 ;地龙洗净 ,切碎 ;粳米淘净 ,同入锅中 ,加水适量 ,煮熬成…  相似文献   

12.
应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和中国道教协会的邀请,西班牙道教协会和巴塞罗那清静宫四名道友田信道(ALFONS,安道尔)、田  相似文献   

13.
应意大利道教协会的邀请,中国道教协会副秘书长孟至岭道长和编辑部副主任尹志华博士于3月4日抵达意大利卡塞塔省(Provinciadi Caserta),出席2011年道教节世界庆典开幕典礼。出席典礼的还有新加坡道教协会和马来西亚沙巴  相似文献   

14.
日本国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是一个以亚洲文化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研究机构 ,创立于 1 941年 1 1月 2 6日。 1 949年原直属于外务省 (外交部 )的东方文化学院的一部分也并入东洋文化研究所 ,包括其图书资料。据 1 998年底的统计 ,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图书馆收藏的日文、中文和朝鲜文的图书达到 41 71 5 3册 ,其中 ,包括相当数量的中国线装古籍。我应日本学术振兴会的邀请 ,应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的聘请 ,从 1 998年 1 0月至 1 999所 8月到该所与蜂屋邦夫教授合作进行中日两国宗教特点的比较研究。由于蜂屋邦夫教授的礼遇 ,我得以以外…  相似文献   

15.
非常荣幸能够参加2008崂山论道暨首届玄门讲经活动,这将是我学习道学的大好机会.佛门讲经,玄门论道,这是宗教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一道消除"欧洲中心论",抵御"物质至上"、"科技迷信"等现代世界性疾病,共同建立适合人类未来发展需要的伦理观、世界观,促进世界和谐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以台湾福兴宫圣母会会长阮德扬先生为团长的参访团一行20人于2004年3月15日来北京白云观参访。受到中国道协袁炳栋秘书长、北京白云观管委会徐信权副主任等的热情接待。并在西客堂举行了座谈交流。台湾台中大里福兴宫圣母会参访团访问北京白云观$中国道协联络处  相似文献   

17.
鱼玄机的诗歌以其独特成就和深远影响,在我国古代女性文学史上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她的诗歌能够冲破封建道德的束缚,把自己的人生感受表现得恣意荡漾、自由洒脱,从而在中国女性诗人的作品中大放异彩,与她初则身为艺伎、后来又出家为女冠的经历、体验有直接关系。玄机初踏入人生旅途,就遭受巨大的磨难。这成为她遁入道门的一个原因。而她出家到咸宜观,在那里又进行了人生另一段颇具波折、颇为浪漫的活动,则与唐时长安女观冠的具体情形有关。入道不但是她人生的一大转折,也进一步推动了她的诗歌创作。女道士的身份不但改变了她自身的环境,也充实了她的人生,从而使她的诗歌创作进入一个新的境界。从这个意义讲,她的成就也可以说是道教对唐代文学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修行"是一种实践活动。道教所谓"修行"说到底就是"修道",力图通过伦理道德实践和养生技术手段来调理身心,最终达到"与道合真"的理想境界。从这个角度讲,道教修行也可称为"大道修行"。  相似文献   

19.
"禁忌"起源于人类早期原始社会,是世界各地区、各民族都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在原始社会的自发宗教中,禁忌几乎与传统习俗融为一体.在历来的人为宗教里,禁忌则常常通过教义的规定,成为规范戒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就道教禁忌来看,由于道教是产生于中国国度,因而其禁忌也就具有十分鲜明的中国特色.正如道教的形成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一样,道教禁忌也有这样的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20.
今年五月,在马来西亚美里莲花山三清观乙酉年玄都律坛传授初真戒法会上,曾聆听了温州白云观邱崇桂大师给戒子们讲“玄门五戒”,获益良多,回味之余,偶得几句赘语,姑且书之,聊作续貂之犬尾吧。常有人问:怎样才算是一个道教徒?对此,也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愚以为,简而言之,凡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